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提起温州人,几乎所有人都会说:“温州人聪明啊,有经商头脑。”
是啊,温州人吃苦耐劳,对经商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敏锐触角。他们善于抓住商机,而且向来以此为荣。哪怕在还未改革开放的70年代,我们家和糖厂的邻居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拥有一台或数台小小的机器,在业余时间生产松紧带,然后等着有人定期上门来收购。当然,没有人去大庭广众之中明目张胆地宣扬自己的副业,但大家都心照不宣。到了80年代,温州的服装鞋帽、电器、汽摩配、眼镜等产业已经在全国崭露头角,全国的第一个电话村就是80年代中期出现在温州瑞安的韩田村。我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就来自于这个村庄,我目睹了她父母从小打小闹、业余生产经营汽摩配的小学教师发迹为现在的大企业家的整个过程。这次回去几位同学应邀去她父母家做客,围着围墙、占地3亩的院落里是一栋五层的住宅楼和几栋作为厂房用的平房,他们还在离市区不远的地方购置了30多亩土地,打算扩建产房。我LG也算是见多识广了,但看了她家堪与港台电视剧里的豪宅媲美的住宅也不禁半开玩笑地感叹:“你家已经不是小康的概念了,是绝对的大康了。”
改革开放后,温州人更是如鱼得水,甚至连很多公务员都有自己的家庭副业。我表哥原来是瑞安某局的局长,他小舅子开皮鞋厂。每天下班后,他都会帮表嫂给她弟弟的皮鞋厂烫装皮鞋用的塑料袋,有时忙不过来,我父母也会帮忙,收入好像还很不错呢。不过,那是80年代的事情了,现在表哥下海经商做房地产,这种小儿科的手工作坊人家才不会看上眼呢。
我三位最要好的高中同学原来都毕业于温州师范专科学校(后来改名为温州师范学院,2006年和温州大学合并后又改名为温州大学),现在都是当地的中学老师,两位教高中,一位教初中。中国实行16年义务教育后,初高中老师的收入拉开的距离一下子大得令人难以置信:高中老师因为学校有学费收入,年薪可达八万左右,而初中老师的年薪却只有三万多。好在我那位教初中的同学向来淡薄名利,她周围的好多同事都或“带学生”或给学生课外补习忙得不亦乐乎,从中得到的收入是工资的数倍,而她,照样每天早起爬山健身,下班回家便看看小说,偶尔和同事或朋友打打麻将,一副悠哉自在的模样。
我不知道“带学生”是否为温州的特有现象,但我想温州至少是最早开始这种做法的地方之一。温州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是,最初富起来的那批人,大多数文化程度都很低,有些甚至都没怎么上过学。我姐姐也算是较早下海的一个,她接触的朋友中,有些开始时甚至连普通话都不大会说,却照样全国各地到处跑,做生意挣大钱。由于自己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对知识有一种特别崇拜的心理,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但由于他们忙于经商,很多还经常全国到处跑,无暇照顾孩子,更没能力指导孩子学习,于是,很多人就把孩子寄放在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家里,每月交两、三千的食宿费,孩子不但生活得到了照顾,而且有了较好的学习环境,遇到不懂的地方,老师也能给予指点。更重要的是,孩子不会因为没人管教而染上不良习气,甚至走错路。我的一位初中同学夫妻俩都是英语老师,最多的时候,家里住了20多个孩子。他们请了保姆专门做饭搞卫生,几年间,他们从祖传的house换了condo,然后又买了地造了五层高的house,还在杭州、上海、北京等地买了多处房产,短短的几年,她买了卖,卖了又买,通过房产买卖,她的资产不知暴涨了多少倍。而我记忆中的她,原来只是一个非常好脾气的老实女孩。另一位大学同学,来自舟山,毕业分配到温州师院工作,多年也是一直英语辅导班办得红红火火的,有时有人报不上名还要托人找关系才能收呢。
看来环境造就人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错。温州就是一个适合经商、锻造商人的地方。和她们相比,我觉得自己已经不是地道的温州人了:以前在国内的时候,也经常有一些人来问过我是否愿意业余时间帮他们的孩子做辅导,我都是想都没想一概谢绝的。
下一篇,说说温州的炒房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