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四年前,我们家附近开张了一家中餐馆。 这是一家带有连锁色彩的餐馆,在多伦多及城北的几处中餐餐饮聚集的地方,都有它的铺面。 最近路过这家餐馆所在的那个plaza,发现招牌已经换了,餐馆关门了。 曾经和几个朋友约在这儿吃过一次饭,对它的菜式、价钱等等暂不做评论。只想说说眼看着这家中餐馆在短短的几年间从开张到关张而生出的感想。 先从“老干妈”香辣酱说起。 几年前,一个喧嚣甚上的“传说“是,老干妈畅销海外几十个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卖的火爆,老美爱得不得了,“已经成为了他们吃饭的时候必备的酱料”。甚至宣称,老美/老外们用老干妈抹牛排,蘸面包,吃得欲罢不能。 记得以前在国内时经常能听到这样的感慨:我们的好东西都出口到国外了,给外国人吃了。那时,天真地相信并以为,我们中国产的食品质量好,被“洋人”喜欢。的确,有些国产的东西的确好,比如中国的水、海产品。记得前几年带着一个来多伦多玩儿的朋友逛(西人)超市,看到冷柜里摆着的从国内进口的、一包两片的小包装的龙利鱼柳 (sole fillet),她感叹说,在国内根本看不到包装这么精致的水产品。 但是,现在我们都知道了,那些来自国内的中式特征、风味明显的食材,包括各种干货,以及各种的调味料、腌酱菜等等,其实都是海外的华人在享受着,消费着,根本到不了所谓老外的嘴里(那些娶了、嫁了华人的老外除外)。这些东西,不要说老外视之“另类”,就连我们的亚洲“近邻”们,对纯中式的食材、调料也是敬而远之的。 中餐、中餐馆在海外的命运大同小异。多伦多市中心写字楼里的food court,有经营改良了的中餐的摊位,谈不上有多受欢迎,只是午餐的一种选择,从就餐排队情况就可以看明了,尽管YouTube上有视频竭力“证明”中餐在外有多受“欢迎”,夸中餐如何好吃。 华人踏上美国的土地,迄今已有200年左右的时间;华人来多伦多定居,也有100多年的历史。虽然我们可以看到华人在北美社会中的影响、渗透日渐扩大,但是仍然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随着华人远涉重洋而来的中华文明、传统在异国的土地上,仍然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文化现象。而我们的孩子(海二代、海三代)身上反映出的混合的文化元素中那仅存的一丝中华传统、价值观念,更能说明这一点。 回来说这个关了张的中餐馆。不排除这两年疫情的冲击,可能是导致它最终关门的原因之一。但是我们那次去吃饭(疫情前),我脑袋里就已经画上了问号。那是入秋的一个周末,晚餐的黄金时间,但诺大的店堂里,只开了五桌,每桌5人左右。这样的上座率何以为继。 这家中餐馆是附近唯一的一家地道、正宗的中餐馆。按说,凭着唯此独尊的优势,应该是高朋满座的,也许当初把餐馆开在这里的初衷也是这样吧。但是,有一个硬核儿的事实,也许经营者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却有意忽略了:这个区域范围内总数大约5万的人口,多为意大利、东欧、南亚、西亚、拉美后裔,华人约占3.9%。这家中餐馆显然没有足够的客源支持。这也间接说明,中餐仍然只是华人圈子里的生意。 前几年有一句很流行的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被视为民族主义的旗帜。 即使是在多元的移民国度,不同族裔的文明、文化是相对独立的,相互之间是有差异的,有隔阂的,甚至是会有冲突的。一种文明、文化在异域生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硬性的文化移植是殖民、战争时代的产物。在现代,过分解读、夸大一种文化在外域的影响力是一个摆不平的梗。 对于海外华人来讲,不如中庸一些,在入乡随俗中保持自己的特色。 2022年3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