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一娴的博客  
一闲对百忙  
网络日志正文
日本核危机后中美会停止建核电站吗? 2011-03-17 14:17:04

日本核电站危机全球瞩目,人们担心一个巨大的核灾难或许在形成。昨天,美国核能管理委员会(NRC)主席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一个机组辐射水平“极高”,并表示美国官员相信至少有一个反应堆的恶化情况比日本承认的要严重得多。美国目前已经要求福岛核电站80公里范围内的美国公民撤出。NRC发言人说,此前该委员会利用他们所能得到的有关信息,以及所积累的知识等,进行计算机模拟实验,之后才做出了这一决定。

这一决定很明显地表明了美国认为日本当局发布消息的疑虑。日本当局在这次核危机中的表现备受批评,其中原因尚难以判断。尽管日本不断有官员表示情况尚稳定,但美国已经开始准备包机撤离外交官和侨民,并开始隔海指导,要求日本增加在核电站里救灾的人手:“谁都知道这是自杀任务,但一定要有人做。”与此同时,欧盟和俄国的一些核专家,都对日本的核电站危机发出了严重的警告。

日本的核危机,引发各国的和担忧并重新审视核能政策。以严谨认真著称的德国,第一个宣布关闭境内的7所核电站,并在3个月内对17所核电站进行检查。德国政府已经决定暂时推迟执行现役核电站平均延长寿命12年的决定。俄罗斯、法国都要求有关部门对核电站严格检查,杜绝隐患。

 

在美国,现有核电站的安全,成为专家、民众和舆论的讨论焦点。尽管专家不断向民众保证美国的核电站很安全,但是最近媒体还是曝光,在距离加州近海地质断层不到一英里的魔鬼谷核电站其应急预案中不包括对地震引发灾难的有效回应。该核电站在上个世纪80年代建设的时候,当地环保分子和律师曾经请求暂缓建设,而对地震风险进行进一步的规划,但是联邦上诉法庭最终以5:4作出裁决,认为地震不应该被包括在核电站应急预案之中,魔鬼谷核电站得以建成。地震因素是否应该在建造核电站的预案考虑中,最终不是由专家决定而由法官投票决定,也算是美国国情了。在日本核电站危机中,这座电站的安全引起公众强烈的关注。南加另一个圣欧诺夫核电站也离一条地质断层不远,在公众的质疑声中,爱迪生公司发言人安慰说,该核电站建造时考虑了多方因素,是在最高安全基准下使用,可以抵御30英尺高的海啸和7级大地震。并说,每年该厂方都有六次演习,做足所有预防措施,确保灾难发生时,将危害降到最低。

 

应该说,美国对审核核电站的兴建有很严格的要求和监督机制,美国的高科技发展也使公众对核电站的安全有一定的放心度,但是南加这几所核电站建造时间已有几十年,再说,如果地震引发的海啸危害超过预期设计的限度怎么办?(如日本此次核灾难)凡此种种,都引起反核能的环保主义者的强烈批评,因而奥巴马政府推行建造核电站的计划面临新的质疑。但是奥巴马近日在面对质疑时说,为了确保美国的安全,尽一切力量推行核电站建设很重要,奥巴马并表示将按原定计划进行新的核电站的建设。

 

和美国按原计划建造核电站的的态度有所不同,在近日召开的温家宝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中国核电安全和发展做出4点决定。这4点决定,在日本核电站危机下,着眼于中国核电站建设的安全,以及未来要严格审批新的核电站项目,以及在核安全计划批准之前暂停审批核电站项目。这些决定显示中国政府在日本核电站危机下,对中国的核安全的重视,充分考虑公众的心理忧虑,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做法。

 

但是中国是否会因为日本核电站危机而改变未来核战略的部署,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就如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所说的那样,美国视核电为发展洁净能源的重要部分。中国也一样。中国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根据计算,按目前的发展速度,中国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在50年内将耗尽,石化能源短缺,风电太阳能以及再生能源都不稳定可靠,在世界能源需求日益紧张的背景下,中国如果要想在减排的同时保持经济增长,在发展洁净能源方面就没有太多的选择,因此放弃核电是不太现实的。当然中国和美国一样,有广大的较安全区域可以选择,在日本核电站危机后,相信会有更安全更尖端的技术出现并使用,以防止危机的出现。这方面,中美是一致的。

 

核能源的利用对解决人类能源短缺,保护环境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意外故障引起的核泄漏同时也给人类生命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威胁。因此,如何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切实保证人类的生存安全,是各国制定核战略时的首要考虑的问题。

 

浏览(5234) (0) 评论(11)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一娴 留言时间:2011-03-18 23:00:28
侃侃兄说得好,是两个问题,既觉得现实是不能不发展,又希望最好不发展。很纠结啊。

brown68,谢谢评论。中国的核电站建设问题问题暴露出来很多,希望有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最后那一句我和你有同感,很多人都在问,57座核电站的核废料都哪里去了?
回复 | 0
作者:brown68 留言时间:2011-03-18 19:08:03
中国在核电建设上被法国人和日本人绑架了,方案好大喜功,贪官从中渔利,至今没有与美国合作。如果继续下去,可能会成为花钱请人设计,自己兴建坟墓的情况。惨了。
核电可以是安全的。美国的应该说大部分早已经更新。其核动力航母就是证明。

问题是日本的核电除去发电还在做什么用。
回复 | 0
作者:侃侃 留言时间:2011-03-18 09:08:49
一娴兄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思考题目。

核电究竟因不应该继续发展,是一个论题。而,核电会不会继续发展则是另一个论题。一娴着眼的是“会不会继续发展”。这就涉及到能源需求和各能源公司、各国的利益。恐怕结论是一定的:“只要认真考虑并解决安全问题,核电不会停止发展。”

可,从另外的角度看问题,“核电应不应该发展”,恐怕会的出相反的结论。因为核污染太可怕,也持续太久,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的破坏将是无法预计的。
回复 | 0
作者:一娴 留言时间:2011-03-17 22:59:40
谢谢昭君。你说得对,所以奥巴马坚持要按原计划发展核电站,毕竟搞清洁能源也是他的重要目标之一。

网络游戏好,谢谢鼓励,其实不算专业文章的呢。呵呵

昆仑山上一棵草,欢迎光临。谢谢你告诉很多专业知识,尤其是第四代核能技术的知识。

thetruth111 ,谢谢你提醒我去科普哈,不过你说的1代堆2代堆3代堆等等,并不是我博文里要说的事,我只是把中美在日本核危机之后是否继续或者暂停发展核电站计划的态度做了点比较,建议你最好耐心读懂别人博文要表达的主旨后,再来嘲笑别人也不晚。

Talkswitch 你说得很对,现在中国的核能建设有大干快上的趋势,腐败造成的危害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后果相当可怕。

沁霈好!边吃饭边看电脑对胃不好呢,不过对核能,我确实比较矛盾,理智上我觉得不应该反对,但是感情上是有点抵触,呵呵
回复 | 0
作者:沁霈 留言时间:2011-03-17 20:17:54
一娴:前面因为在吃饭没有认真看你的文章,刚刚又仔细读了一遍,原来误会你文中的意思了。抱歉!

我也看了有关方面的新闻报道,从中美双方的官方消息看,估计双方在核电战略上的步伐应该是一致的。
回复 | 0
作者:talkswitch 留言时间:2011-03-17 19:41:10
中国的核电起点高,这一点毫无疑问。令人担心之处并不是技术问题。 在中国,质量与安全问题经常让位于成本控制、利润,甚至腐败行为。比如中核集团原总经理康日新因为核电站建设招标上的问题被判无期,据传获利高达2亿美元。又如秦山2期为了节省运营费用经常超标排放,把含有放射性的工业水直接排入杭州湾,给当地环境造成很大影响,核电厂所在的秦山镇癌症发病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中国核电站大跃进酝酿着巨大的人祸,实在让人不寒而栗
回复 | 0
作者:沁霈 留言时间:2011-03-17 19:20:36
哈哈,看了一娴是支持核能源的发展了。等着,我要跟你唱唱反调。
回复 | 0
作者:thetruth111 留言时间:2011-03-17 19:02:58
你忽视了最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这就是,起码一半美国现有的核反应堆是同Fukushima一样的一代堆,甚至还有一些是和 Chernobyl一样的石墨核反应堆!这些反应堆多是70年代建成,40年的设计生命。 正如 Fukushima的设计生命已经基本结束, 又申请并已批准延长了30年,美国的许多一代堆也都在申请延长20-30年的使用期。谁知道美国政府是不是会仔细审查后再批准??反正Fukushima是在没有被任何审查的情况下就被批准了延长30年。

而中国已建成或正在建的最起码是二代堆,或2.5代堆, 或3代堆。

只有对核电厂没有任何常识的人才会把中美对核电的态度作比较!

至于一代堆,二代堆,2.5代堆, 3代堆, 的区别,你最好自己去科普哈,免得在这里让人笑话!
回复 | 0
作者:昆仑山上一棵草 留言时间:2011-03-17 18:41:38
博主说,【在日本核电站危机后,相信会有更安全更尖端的技术出现并使用】

这是至理名言。实际上现在的核能方面正在探索第四代核能。其中一个堪称在理论上相当成熟,几乎达到工程实现阶段的是用加速器轰击铀等金属靶产生中子有这些中子来使铀238
(注意不仅仅利用铀235)发生裂变释放能量。这种核能发电厂,只要加速器关机就立即停止产生能量,不存在需要安全棒的问题,对冷却的要求也大大降低了。诺贝尔奖得主Carlo Rubbia曾经用CERN 的加速器做了原理实验。证明现有的加速其技术已经可能使之实用化。这实际上是1960年代俄国科学家提出的概念,但那时当时加速器的强度太弱不能实现工业用的电站。
但是一个新的科学思想的发展总要遇到许多阻力。尽管Rubbia 是个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当过CERN(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的所长,但是他的这个思想受到能源界的冷漠,基本上没有走出CERN的大门。在中国曾经有几位物理学家发起研究,但是在一个主要发起者丁大钊逝世之后就陷入停滞。我希望这次日本核事故能促使能源界的反思,,认识到第四代核能技术的必要性。中国目前比较占上风的是增殖堆。这种技术有减少核废料的优点,再是在安全性能上更脆弱。我希望中国能够在第四代核能技术上能有所建树引领世界的潮流。加入中国动起来,美国和欧洲可能也不可能再作沙漠中鸵鸟了。
回复 | 0
作者:网络游戏 留言时间:2011-03-17 16:33:26
很专业的文章。

顶了。
回复 | 0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11-03-17 16:28:57
顶 一娴好文! 这次大日本的核灾难,的确会引起各国重新审视 的开发策略和安全措施。其实美国的核能发展也很有规模,好像来自核能的发电达到全国总发电量的20%左右--当然这和法国等国家相比,从比例上来说是差多了(法国的比例好像是70%多),但总量还是很可观的。
回复 | 0
我的名片
一娴
注册日期: 2009-08-25
访问总量: 269,049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环球邮轮115天 (2)意大利历史
· 环球邮轮115天(1)梦想成真
· 我的新书散文集《心若能静,红尘
· 灵魂的休憩——阿拉斯加游记之二
· 冰川的诱惑——阿拉斯加游记之一
· 女人,你们真的都肯做妖吗?
· 随想莫吉特
分类目录
【人在旅途】
· 环球邮轮115天 (2)意大利历史
· 环球邮轮115天(1)梦想成真
· 我的新书散文集《心若能静,红尘
· 灵魂的休憩——阿拉斯加游记之二
· 冰川的诱惑——阿拉斯加游记之一
· 随想莫吉特
· 三坊七巷的灵魂
【中美思考】
· 要从历史感高度看中美与台关系
· 美国很多人认同 时间在中国大陆
· 美国对台军售是一柄双刃剑
· 从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学中文
· 拜登访华和美国对台军售的重新定
【美国生活】
· 我的新书散文集《心若能静,红尘
· 小鸟小丫的故事
· 避难辐射云和小赌怡情
· 保守派的蜂鸟鲍伯
· 遭遇通货膨胀
· 在美国种菜的快乐和烦恼
· 自由派的蜂鸟吉米
【心情日记】
· 我的新书散文集《心若能静,红尘
· 莲花开合的季节
· 卡尔斯贝花田和核电站随想
· 爱上巴赫
【美食美味】
· 我的新书散文集《心若能静,红尘
· 在洛杉矶吃上海菜
· 香港茶餐厅和性感奶茶
· 美容降脂米醋蒜
【边走边看】
· 环球邮轮115天 (2)意大利历史
· 我的新书散文集《心若能静,红尘
· 烟雨爱丁堡
· 紫色的诱惑——从普罗旺斯到洛杉矶
· 阿尔卑斯山的思念
· 放松一下 Much Picasso
· 大峡谷 玻璃桥
· 查理在北京
· 夏威夷的雨
· 从旧金山说美国的房子和胖子
【随想随感】
· 我的新书散文集《心若能静,红尘
· 女人,你们真的都肯做妖吗?
· 2012年,中国能否逃过一劫
· 红色的精灵——古国家巴芭蕾舞剧院
· 外逃贪官的天堂将不复存在
· 赖昌星遣返模式对中国外逃贪官的
· 中越对峙,谁先眨眼?
· 从选区划分看多元化还是美国化?
· 美国国会向华人道歉难不难?
· 奥巴马会背叛以色列吗?
存档目录
2020-01-11 - 2020-01-12
2016-02-17 - 2016-02-17
2014-10-07 - 2014-10-07
2014-09-22 - 2014-09-22
2014-05-10 - 2014-05-12
2014-04-16 - 2014-04-16
2012-09-27 - 2012-09-27
2012-03-11 - 2012-03-11
2012-02-13 - 2012-02-16
2011-12-14 - 2011-12-15
2011-09-12 - 2011-09-22
2011-08-02 - 2011-08-11
2011-07-10 - 2011-07-22
2011-06-03 - 2011-06-30
2011-05-10 - 2011-05-26
2011-04-24 - 2011-04-24
2011-03-02 - 2011-03-24
2011-02-18 - 2011-02-18
2010-11-04 - 2010-11-27
2010-10-27 - 2010-10-27
2010-09-16 - 2010-09-29
2010-08-06 - 2010-08-26
2010-07-10 - 2010-07-24
2010-04-06 - 2010-04-06
2010-03-05 - 2010-03-05
2009-11-26 - 2009-11-30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