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電站危機全球矚目,人們擔心一個巨大的核災難或許在形成。昨天,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NRC)主席說,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的一個機組輻射水平“極高”,並表示美國官員相信至少有一個反應堆的惡化情況比日本承認的要嚴重得多。美國目前已經要求福島核電站80公里範圍內的美國公民撤出。NRC發言人說,此前該委員會利用他們所能得到的有關信息,以及所積累的知識等,進行計算機模擬實驗,之後才做出了這一決定。 這一決定很明顯地表明了美國認為日本當局發布消息的疑慮。日本當局在這次核危機中的表現備受批評,其中原因尚難以判斷。儘管日本不斷有官員表示情況尚穩定,但美國已經開始準備包機撤離外交官和僑民,並開始隔海指導,要求日本增加在核電站里救災的人手:“誰都知道這是自殺任務,但一定要有人做。”與此同時,歐盟和俄國的一些核專家,都對日本的核電站危機發出了嚴重的警告。 日本的核危機,引發各國的和擔憂並重新審視核能政策。以嚴謹認真著稱的德國,第一個宣布關閉境內的7所核電站,並在3個月內對17所核電站進行檢查。德國政府已經決定暫時推遲執行現役核電站平均延長壽命12年的決定。俄羅斯、法國都要求有關部門對核電站嚴格檢查,杜絕隱患。 在美國,現有核電站的安全,成為專家、民眾和輿論的討論焦點。儘管專家不斷向民眾保證美國的核電站很安全,但是最近媒體還是曝光,在距離加州近海地質斷層不到一英里的魔鬼谷核電站其應急預案中不包括對地震引發災難的有效回應。該核電站在上個世紀80年代建設的時候,當地環保分子和律師曾經請求暫緩建設,而對地震風險進行進一步的規劃,但是聯邦上訴法庭最終以5:4作出裁決,認為地震不應該被包括在核電站應急預案之中,魔鬼谷核電站得以建成。地震因素是否應該在建造核電站的預案考慮中,最終不是由專家決定而由法官投票決定,也算是美國國情了。在日本核電站危機中,這座電站的安全引起公眾強烈的關注。南加另一個聖歐諾夫核電站也離一條地質斷層不遠,在公眾的質疑聲中,愛迪生公司發言人安慰說,該核電站建造時考慮了多方因素,是在最高安全基準下使用,可以抵禦30英尺高的海嘯和7級大地震。並說,每年該廠方都有六次演習,做足所有預防措施,確保災難發生時,將危害降到最低。 應該說,美國對審核核電站的興建有很嚴格的要求和監督機制,美國的高科技發展也使公眾對核電站的安全有一定的放心度,但是南加這幾所核電站建造時間已有幾十年,再說,如果地震引發的海嘯危害超過預期設計的限度怎麼辦?(如日本此次核災難)凡此種種,都引起反核能的環保主義者的強烈批評,因而奧巴馬政府推行建造核電站的計劃面臨新的質疑。但是奧巴馬近日在面對質疑時說,為了確保美國的安全,盡一切力量推行核電站建設很重要,奧巴馬並表示將按原定計划進行新的核電站的建設。 和美國按原計劃建造核電站的的態度有所不同,在近日召開的溫家寶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就中國核電安全和發展做出4點決定。這4點決定,在日本核電站危機下,着眼於中國核電站建設的安全,以及未來要嚴格審批新的核電站項目,以及在核安全計劃批准之前暫停審批核電站項目。這些決定顯示中國政府在日本核電站危機下,對中國的核安全的重視,充分考慮公眾的心理憂慮,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做法。 但是中國是否會因為日本核電站危機而改變未來核戰略的部署,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就如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所說的那樣,美國視核電為發展潔淨能源的重要部分。中國也一樣。中國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根據計算,按目前的發展速度,中國已探明的煤炭儲量在50年內將耗盡,石化能源短缺,風電太陽能以及再生能源都不穩定可靠,在世界能源需求日益緊張的背景下,中國如果要想在減排的同時保持經濟增長,在發展潔淨能源方面就沒有太多的選擇,因此放棄核電是不太現實的。當然中國和美國一樣,有廣大的較安全區域可以選擇,在日本核電站危機後,相信會有更安全更尖端的技術出現並使用,以防止危機的出現。這方面,中美是一致的。 核能源的利用對解決人類能源短缺,保護環境有很重要的意義,但是意外故障引起的核泄漏同時也給人類生命和環境帶來巨大的威脅。因此,如何最大限度的規避風險,切實保證人類的生存安全,是各國制定核戰略時的首要考慮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