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中国电影制片厂又以长沙会战为题材,摄制完成了《胜利进行曲》(田汉编剧、史东山导演)。1939年日本侵略者在湖南北部发动了大规
模的军
事攻势,结果遭受重大的损伤与挫败;中国军民取得战果辉煌的湘北大捷。影片客观真实地反映出,这一会战的胜利应该归功于广大基层官兵的坚毅苦战,以及当地
百姓群众的主动参战、协同抗击。国军营长史思华(郭寿定饰)、排长管振中(张立德饰)、战士伍连子(田琛饰)奋不顾身地与日寇激战;他们身负重伤,还不下
火线,顽强地固守阵地,充分表现出中国军队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
而湘北的广大民众也是好样儿的。大慧寺的慧海和尚(罗军饰)为了救护到此避难的同胞姐妹免遭日本鬼子的奸污,在劝阻无效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破戒杀
敌,自己
也壮烈牺牲;沙田乡的村妇何大嫂(杨薇饰)宁死不可受辱,抱著敌寇滚进莲塘与其同归于尽;更有三位十来岁的小学生因不承认汪精卫为领袖,而惨遭敌人残杀。
影片情感充沛地刻划出中国人民正义在胸、凛然不可侵犯的抗暴精神与民族气节,从而宣扬了动员民众、全民抗战,才能克敌致胜的思想主题。整部影片的创作同样
带有纪实性的风格特征。
如果说《八百壮士》和《胜利进行曲》是讴歌抗战集体的“群英会”的话,那么中国电影制片厂1938年摄制的《热血忠魂》则是忠义英雄的个人列
传。该片
由袁丛美编导。主人公是一位国民革命军的旅长(高占非饰),他遵循父亲好男儿要报效国家而不能光尽孝心的教诲,挺身于抗战前列。他带领部队在自己的家乡和
敌人作战。而他的家宅已被日寇占领,成了敌人的司令部。是保家还是卫国?高旅长的内心矛盾交织、斗争激烈。最终他抱定“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利益,什么
都可以牺牲”的原则,毅然决定炮轰自己的家院,炸毁敌人的指挥中心。高旅长作战英勇、身先士卒,负伤后仍然不离阵地,高喊:“剩下一兵一弹也要抗战到底”
的口号,鼓励部下战斗到最后。影片热情地颂扬这位具有崇高爱国精神的杰出的抗日将领,是一曲感人至深的民族勇士的赞歌。该片在大后方上映,观众踊跃如潮。
中国电影制片厂1939年推出的又一部颇受欢迎的影片《中华儿女》(沈西苓编导)则是一部形态别具的抗战故事片。影片开头有一个序幕部分,展现祖国的大
好河山和名胜古迹,然后由四个小故事组成:(1)“一个农民的觉醒”展现了村民刘二哥(赵丹饰)在家人遭到日寇强暴、杀害之后,奋起参加抗日武装的典型事
例;(2)“老公务员之死”表现的是在县城工作的一位老公务员(顾而已饰)坚决不与日本侵略者合作,为维护民族尊严而与敌寇同归于尽的英勇业迹;(3)
“抗战中的恋爱”反映青年知识分子(施超饰)面对自己漂亮的女友(陈依萍饰)被敌机炸死的惨痛教训,终于从恋爱的迷梦中惊醒过来踏上抗战征途的思想转折;
(4)“游击女战士”则再现女游击队员(白杨饰)装扮成乡下村姑机智勇敢地引开敌军的哨兵,以掩护战友们通过岗哨破坏敌人一条重要交通线的战斗场景。 影片从各个侧面表现出城市乡村的不同阶层共同投身于反抗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的浩荡洪流。其情节内容悲壮激烈,其创作格调雄浑慷慨,其人物性格鲜明
突出,
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全民抗战图画。影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均具有一定的水准,这是沈西苓导演留下的最后一部电影作品。
“孤岛”影坛,借古喻今,曲线救亡 上海陷入日寇之手后,英国、法国、美国采取中立观望的态度;他们在申城原有的租界暂且得到保留,从而成为日本侵略军包围之中的“孤岛”。留守上
海的爱
国电影工作者利用这一特殊的环境,在那里惨淡经营、坚持斗争。当时的形势纷纭杂乱,明星影片公司和联华影业公司已毁于日本鬼子的炮火和扼制;甚嚣尘上的商
业性潮流又助长了电影拍摄制作的投机心理;要想公开直接地宣扬抗日救国恐怕难以立足。于是,坚持操守的电影工作者不得不另辟蹊径,采用拍摄历史题材的影片
的路子,借古喻今,以此唤起民族意识,张扬爱国情操。 1939年2月,一颗闪亮的星划破黑沉沉的“孤岛”夜空,给当时乌烟瘴气的银幕带来些许亮色。这就是由欧阳予倩编剧、卜万苍导演、余省三摄影的
《木兰
从军》。影片取材于南北朝时期的北方乐府民歌《木兰辞》和明清笔记小说以及有关的民间传说,其故事早已为人们耳熟能详,在这以前也已不止一次地被搬上过银
幕。然而,在当时的情势下再次拍摄,这本身就有特殊的社会意义:旨在鼓舞斗志、推动全民抗日。更为能动的是,优秀的剧作家欧阳予倩精心地进行艺术加工和处
理,从而使得影片更富有深广的内容意蕴,产生了以历史英雄激励当今国人的积极效果。 影片中的花木兰(陈云裳饰)替父亲花世荣(文逸民饰)从军后,履建功勋,深得军中元帅赏识。并且和战友刘元度(梅熹饰)结成至交;俩人乔装打扮
成兄
妹,深入敌方内部侦察。获悉敌人为了卷土重来,已暗中派遣密使潜入元帅府,以重金买通军师(王乃东饰)里应外合。元帅得知此情后诛杀了投敌的军师,并在临
终前保举花木兰接替自己指挥军队。木兰不负重托,率部奋勇杀敌,战功显赫。班师之日,木兰得到百千赏赐和尚书郎的高位。尔后回到故里,恢复女装,与刘元度
结为伉俪。其中军师通敌以及木兰对那些贪生怕死的官员的痛斥,不免会使人联想到抗战中的动摇分子与民族败类;而影片里的这首民歌“太阳一出满天下,快把功
夫练好它。强盗贼来都不怕,一齐送他回老家。”显然是语重双关、影射现今的。影片所产生的这种对照效果和鼓舞人心的作用正是抗战所需要的。 同时该片在内容上构架起扣动人心的戏剧冲突,又因势利导地生发出诸多绕有情趣的生活细节,例如木兰说话时嗓音的改变、住宿时的窘迫等等;整部影
片的剧
情展开流利畅快,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观赏性。对白不俗、插曲优美。被誉为“南国第一红星”的陈云裳应邀出演主角,其佳丽美貌的“明星效应”也为票房增收多
多。加上影片的监制张善琨擅长宣传造势、先声夺人。该片于春节前夕在刚落成的沪光大戏院上映,深受观众的欢迎和喜爱,连映85天而不衰,几乎场场满座。后
来拷贝发行到全国各地,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成为抗战期间中国银幕的又一颗启明星。 《木兰从军》给予当时的“孤岛”影坛以明确有力的昭示。在它的启动下,一批颂扬民族英雄和爱国操守的历史题材影片相继涌现。其中有《葛嫩娘》
(原拷贝
片名为《明末遗恨》,周贻白、魏如晦编剧,陈翼青导演,黄绍芬摄影)、《武则天》(柯灵编剧,方沛霖导演,余省三摄影)、《苏武牧羊》(周贻白编剧,卜万
苍导演,余省三摄影);还有新华影片公司推出的《岳飞尽忠报国》和《西施》、金星影片公司的《李香君》、艺华影片公司的《梁红玉》等等。除了这些古为今用
的历史片外,爱国的电影工作者还竭尽所能地拍摄了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影片,隐晦曲折地努力传递出抗日救亡的时代声息。其中金星影片公司制作的《花溅泪》和
《乱世风光》取得相当的成功。 张石川导演,董克毅摄影的影片《花溅泪》是剧作家于伶根据自己的同名舞台剧改编而成,1941年由金星影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品。该片通过对舞女职
业生涯的描绘和表现,揭开了都市社会肮脏龌龊的这一角落,暴露了洋场恶少污辱欺凌舞女、沉湎于花天酒地的糜烂腐朽生活。 早年丧父家道贫困的眯眯(胡枫饰)沦落舞场,洋行买办常海才(龚稼农饰)常来纠缠。眯眯敷衍应付,遭致不满。常海才暗中买通流氓,当众侮辱眯
眯。大学
生金石音(徐风饰)仗义相助,于是和眯眯由此结识,渐生情意。但是,眯眯之母嫌金石音身无钱财而不允女儿的婚事。小金离开上海,入伍从军,投身抗战。眯眯
则无奈地嫁给常海才。眯眯和她的两个同行丁香(夏霞饰)和顾小妹(沈敏饰)相处甚好。丁香对于生活和人事的认识比较理智;而天真无知的顾小妹被洋场恶少陈
谋(吕玉坤饰)欺骗玩弄,以至精神失常。常海才成婚不久便想要抛弃眯眯,他设下自己和眯眯同时殉情的骗局,诱骗眯眯一人服毒自杀。幸亏金石音的同学小李
(舒适饰)及时发觉,才救了眯眯的命。眯眯在丁香的影响下终于觉悟,开始走上新的生活道路。这样的情节编排处理,无疑给作品的内容增添了光明的亮色。片中
的插曲这么唱道:“这样烽火纵横,这样满天风云,我们还能漠不关心?我们还能醉生梦死?”这种溢于言表的策励警示之声,岂不是近乎于鼓动人们投身爱国热潮
的大声疾呼?创作者宣传民众择取积极的人生道路的进取态势于此可见一斑。 同年,金星影业股份有限公司又推出由柯灵编剧,吴仞之导演,罗从周摄影的《乱世风光》。该片则以一家三口的遭遇与命运为聚焦点,从而折射出这个
动荡混
乱的社会的世态风貌;堪称这一时期不可多得的力作。逃难中离散的孙伯修(石挥饰)及其妻子凌翠岚(于素莲饰)、女儿小翠(英子饰)在上海不期而遇,但各自
的境况却已发生了天壤之别。孙伯修结识并投靠一位贵妇人后,凭借其财力发了国难财,成为乐丰银行的经理,尽享穷奢极侈、挥金如土的荣华富贵;翠岚带女儿到
了上海则投亲不遇、无依无靠。一年半载之后,小翠又得了病。于是,翠岚不得不瞒著小翠,勾搭上乐丰银行的副经理钱士杰(韩非饰),以此得到经济上的来源。
有一次在交际场合中,夫妻俩撞见,可是地位的差别使两人难以相认团聚。小翠无法理解并忍受家庭的这种状况,而离家出走。翠岚希望破碎、万念俱灰、投江自
尽;孙伯修也因投机失败而破产,导致精神失常;小翠则和她的同学们一起去内地从事农村教育,奔赴新的前程。影片充分表现出日本鬼子的侵略战争给广大中国人
民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苦难遭遇;同时十分典型地反映出“孤岛”社会贫富悬殊的两极化现象,具有真实而又生动的认识价值和时代意义;而且把希望寄托在投入到
火热的抗战洪流之中的青年人身上。 就在《乱世风光》完成不久,珍珠港事件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的军队开进租界,“孤岛”就此淹没;上海的电影行业全部落入日寇之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