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上山下乡的邢燕子他们是主动选择,并且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应该不算毁了。 后来很多插队的人并不情愿,所以感觉不一定好, 但是, 共产党今天的最高领导人中,习近平是知青, 然后表现出色当上了农村的领导。 如果说习近平是太子党, 那么李克强也是知青, 并且也是在农村表现出色而步入仕途的。 另一位知青更有意思, 那就是王岐山, 一班人认为王岐山是攀上了权贵的女儿, 但是, 他攀上权贵女儿的回报也不过是当了一个博物馆的管理员。 并且, 如果不是上山下乡运动, 王岐山恐怕没有机会认识权贵的女儿。 所以上山下乡这种事情如同长江的洪水, 分化出泥沙与黄金, 或者说是危险与机会并存吧。 其实今天也一样, 知识青年不用下乡了, 而是进了富士康, 有人飞黄腾达, 有人跳楼自杀。
___
比较一下老三届和当今青年的生活 作者 数学
网上的资料是说老三届的年龄是在1949年到1953年出生,但是我姐姐是老三届,是1954年出生。因此,其实老三届是从1949年到1954年出生的。这些人中我就讨论其中下乡的人吧,那么大规模上山下乡活动是在1968年发生。
那么,1968年的老三届,平均年龄是多少呢?算算就知道,是在15岁到19岁之间,是三个年龄层,平均年龄是多少岁呢?是17岁。
那么,现在的年轻人,17岁正在干什么呢?正在准备复习高考,是成天坐在教室里听课啊练习啊模拟考试啊这样的事情,而且通常都要搭上星期六。现在的年轻人上小学的时间是六到七岁,一直上学到高中毕业,是七加12等于19岁。到19岁的时候参加高考,考上了当然就上大学,考不上呢?有可能要复读一年,甚至还要再复读一年。
而老三届17岁下乡,两年以后就有机会由组织上推荐表现良好的青年上大学。当然,这又展开一个表现良好的竞争,在这个竞争中有没有违规操作的呢?是有的,不正之风,但是并不是个个都违规操作,这一点现在的高考也是一样啊,有没有高考作弊的?当然是有的,因此只能够说不公平到处存在。既然如此,都有不公平,一个青年如果自愿选择,选择自己17岁去乡村旅游呢?还是成天坐在教室里象地狱般地准备高考呢?如果让我活一万次,我也愿意去乡村旅游一次。
那么组织上不推荐上大学的青年呢?一到两年就回城工作了,除非有人下决心要在当地长期干。你们不信就去抽样检验大多数老三届是不是这样呢?肯定经历都是这样的,看看组织上能不能推荐上大学,如果不能推荐,那么在平均年龄19岁的时候,就有工作,就回城工作。
从这里看,认为毛泽东要把老三届赶到乡下是因为城市就业紧张,这事情是荒唐的。因为毛泽东真要解决这个就业紧张问题,那么把老三届再圈回到教室里准备复习高考就行了,让他们在地狱中度过人生最宝贵的两年,这不就解决就业问题了吗?回答啊?哑巴了吧?但是毛泽东爱青年,不喜欢高考这玩艺,仍然希望青年去乡下旅游,这多好啊,又不用复习功课。
所以啊,老三届下乡两年,然后有上大学的机会,上不了大学那就回城工作,而且,在直到1976年期间都有机会被推荐上大学。不仅如此,在高考恢复后又可以考试上大学。现在的年轻人,有这机会吗?有吗?没有吧?
所以,我认为下乡一定要比高考好,如果让我选择是高考还是下乡,让我活一万遍,我一万遍愿意选择下乡,而且不愿意选择象地狱一样的高考。
我的两个儿子都在今年在重点大学毕业,但是他们写一个帖子放在任何一个论坛上的能力,我不说写政治帖,任何帖,我认为,这两个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完完全全地没有这个能力,是完全彻底地没有。
所以我愿意歌颂一万遍上山下乡,诅咒一万遍高考,高考纯粹是折腾人,是在摧残青年,而上山下乡则决不是。如果我现在是一个正在复习的高中生,我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幸福感,但如果我是一个当年的知青上山下乡,我一定能够找到自己的乐子。
所以我认为老三届,是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幸福的一代人,他们不过就是得了便宜卖乖,这就是我的分析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