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龙:从几个国家对比,看“耕者有其田”的现代意义 在中国的历史上,每个朝代的末期,土地都会大量兼并集中,地主阶层凭借手里掌握的土地,残酷地剥削佃农。——佃农辛苦一年,往往只能得到最小的生存只需。 到了这个时候,只要出现天灾,必然会出现大量的流民,因为佃农这个阶层,没有办法应对灾年。 即使是一些有土地的小农中农,在灾荒年份,日子也不会好过,如果日子撑不过去,手里的土地就保不住,因为卖田换取口粮,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无可奈何的必须。——选择今天饿死,还是来年做奴隶的问题。 这里引用一段赵树理的小说《求雨》里的话: 组织领导这事(求雨)的人常是地主,在解放前不久是本村地主周伯元。周伯元怎样领导这事,只要引土地改革时候老贫农于天佑在斗争周伯元大会上说的一段话就可以明白。于天佑那段话是这样说的:“在求雨时候,你把你的名字排在第一班第一名,可是跪香时候你可以打发长工替你跪。别人误了跪香,按你立的规矩是罚一斤灯油,你的长工误了替你跪香,连罚的灯油也得他替你出。大家饿着肚子跪香,你屯着粮食不出放,反而只用一斗米一亩地的价钱买我们好地,求了十来次雨,就把金斗坪一半土地都买成你的了。有一次你和你亲家说:’我这领导求雨不过是个样子,其实下不下都好——因为一半金斗坪都是我的,下了雨自然数我打的粮食多,不下雨我可以用一斗米一亩地的价钱慢慢把另一半也买过来。’你长的是什么心?要不是解放,那就只有你活的了……” 从这一段文字里,可以想见在中国历史各个王朝晚期的情形。 到了这个时候,只要有领导者登高一呼,“耕者有其田”往往就成了号召农民起义最强有力的口号。毛主席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很重要的落地方式,也就是土改,让农民有自己地可以种。而为了保卫土改的成果,农民也会踊跃参军。——兵民一体,胜利之本。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土改,中国共产党就无法发动广大的农民,也就不会有革命的成功。国民党少了这一味药,只依赖城市买办资产阶级的支持,因此最终失败。 作为一个农耕民族,中国人天然对土地就有一份生死相依的感情,这种感情甚至写入基因,我在很多城市的小区,都见过边角小地,开辟成菜园的样子。我以前还有一个朋友,甚至在淘宝上销售一种东西——阳台种菜。 耕者有其田,是中国社会稳定的底线,历数几千年朝代的兴衰更替,基本上都是沿着这一条脉搏的节奏变化。 在国外,特别是新大陆国家(南北美洲),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国家,并不是很多。以美国来做对比,其中的经验教训,尤为深刻。 美国的农场,往往都是几千亩以上,甚至大型的超过几万亩,一般都使用大型机械耕作,种植的作物,也是以大豆、玉米、小麦这一类的大宗作物为主,如果要种植需要精细劳作的作物,往往就需要大量雇佣非法劳工(以墨西哥黑工居多)。 以食物供应来说,美国的产量还是很充足的,不仅能够养活美国国民,而且还能够大量出口(美国出口的食品,有大量转基因和激素,比如瘦肉精)。美国的农业产业,过度追求效率,因此属于“懒人种田”模式,农产品种类很单一,缺乏劳动力密集型的蔬菜瓜果。很多华人在美国,看到《舌尖上的中国》,就止不住的乡愁。 美国的大农场主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不仅从国家拿到大量补贴。最主要的是,限制小户自耕农的出现。比如,在城镇里,草坪只能种植景观草坪,不能用来种菜(换中国人,家家门口都是菜地了。甚至连主粮都可以大部分自给)。 由于美国的土地资源,基本都是大农场主世袭。因此形成了美国最牢固的阶层固化。美国有名望的大家族,都有自己的庄园。比如布什家族、洛克菲勒家族、摩根家族、杜邦家族等等。 由于散户的小农民在美国很少,因此大部分的人口,都挤在城市里生活。在经济繁荣上升阶段的时候,城市可以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也能够提供充足的就业,“城市病”并不明显。但是当美国步入后工业化时代以后,特别是近些年,产业往外转移,城市不再能够提供如此充足的就业率,美国的城市人口,就出现了非常高的失业率。 高失业率,没有耕作的土地,这放在中国古代,就是造反的前奏。好歹美国还有食品券,可以用高产的各种垃圾食品,“饲养”着众多的社会底层。还不至于到揭竿起义的地步。 但是,“占领华尔街”的99%,还有各地此起彼伏的骚乱,还是昭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即使发达如美国,强霸如斯,过度依赖城市化,大量的人口失业以后,连耕作的机会都没有,势必导致严重的问题。微信号:chn007cn 我曾经异想天开地思考过,假如美国有一个毛泽东这样的伟人,进行一轮“耕者有其田”的土改,在城市很难生存的族群,每家分配几十亩土地(美国土地资源很充足),那么这些人养活自己毫无问题。甚至还可以种植很多精细一些的农产品,让美国更多人吃得更健康。 惜乎美国没有中国这样的历史教训,更不会出现毛泽东这样的伟人——幸好美国人没有这样的伟大人物,否则美国还真的可以再称霸更久。 美国黑人的祖先,早年都是从事庄园劳动的奴隶。种一些地,养活自己的劳动基因,还是有的,不至于象现在这样,变成一个寄生虫阶层。 我一直在想,毛泽东留下的巨大整政治遗产里面。“土地公有制”应该算是一个非常伟大发明,或许毛泽东在思考“历史周期律”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土地的归属问题。——时至今日,农村虽然有土地承包责任制,但是从法律归属上来说,土地仍然属于国有。 土地的国有制度,为后来中国工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征地的法律保障。——如果中国的土地制度,类似于印度那样,私有土地很难征用的话,那么中国不可能有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 中国的经验,其实已经在海外已经开始推广。埃塞俄比亚在十多年前,完成了土地改革制度。为后来的工业化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法律障碍。既保障了农民的利益,也保障了建设用地的权属问题。 从此,埃塞俄比亚在中国的扶植下,迅速走上了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近期通车的亚吉铁路(非洲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还有之前通车的首都轻轨,无不昭示着这种制度的优越性。 除了埃塞,还有越南,号称“小中华”,很多改革措施,也是从中国沿革过去的。这些年发展的速度都很快。 杜特尔特访华以后,获得了中国的大量支持。菲律宾也很希望通过与中国的关系改善,获得基础设施的建设援助,提升国家的现代化水平。 对于菲律宾来说,比国际关系更难处理的是,国内的土地改革并没有完成,土地制度,还是沿袭美国的私有化体系,菲律宾大量的种植园经济(也是西班牙殖民时代留下的经济模式)。会让菲律宾后面的建设,很难完成。 因此,中菲关系即使改善,中国可能在菲律宾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很难取得重大成就。——美国完全可以鼓动这些大家族,这些大庄园主,使用法律手段,阻止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 如果不能进行深入改革,菲律宾很可能是一个香蕉共和国 除非杜特尔特够狠够威望,能够让菲律宾的大利益集团做出让步。否则,菲律宾的现代化建设步伐,最终在征地的阶段,天天拖延扯皮,拖过杜特尔特的任期(毕竟他已经七十多了),最后不了了之。 综合几个国家的状况,我一直在想,中国的农村-城镇二元化结构,加以合适的改善,将乡村的生活水准、生活设施也提升上来,让乡村也享有比较现代化的设施和服务,这也许是世界上最好的一种模式,兼顾了城市工业化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照顾到了农民的长期利益,还有国家的长治久安,在一个比较长期的经济危机期间,还能够提供巨大的缓冲。 从某种程度上来,中国保留这种二元结构,还大大降低了养老负担。农村老人,不仅不会给国家增加多少负担,相反还能够创造一定的价值。 从历史上看,一个城市的波动周期,甚至不超过30年。以东北的几个大城市而言,20多年前还是中国很先进的地区,如今却明显地落伍。而深圳30年前,也不过是渔村往城市化刚刚起步。 世界上没有永盛不衰的盛宴,没有哪个行业可以基业长青,没有哪个国家、哪个城市,始终处于上升期。如何在最坏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社会的基本稳定,其实各个国家都没有合适的答案。至少,如今的世界老大,美国也没有做的很好。 我们以往一直在说“国际接轨”,其实中国自己就是一个世界,很多东西,特别是社会管理,未必需要向别人去学。中华文明延续了几千年,而西方国家,还没有经历过一轮完整的盛衰败亡的周期,未必需要全盘照抄。
—————— 过去的地主代表的是劳动权, 因为土地是生产的第一要素。 土地兼并的结果之一当然剥夺了农民的劳动权。 但是, 土地兼并的另一个效果是剥夺了中央政府的劳动组织权利。 因为如果中央政府有能力救灾, 那么地主就没有办法一斗米换一亩土地。 今天的马云对抗政府不正是当年大地主钱腰板硬了之后的相同反应吗? 当然, 马云并不可怕, 因为马云还没有组织起来官商学黑的完整体系。 但是,资本家与大地主一样, 一旦积累足够的资本, 必然开始组建官商学黑集团。 从保镖开始, 各种势力都会像资本集中, 国家动乱就不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