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于六十年代的中国,我的生活可以认为是简朴,或者说贫穷。用当下时髦的语言来概括,我在青少年时代实际上过的是一种“低碳“生活。同现在的消费状况相比,我那时过得日子真是”Enviromentally Friendly“呀! 为什么穿衣像秋菊? 龚俐主演的电影《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穿的花棉袄,围个灰围巾,肥肥大大的棉裤。是那个时代的北方农村女子的典型打扮。我小时所见,满大街的女子都是这个样子。那时最能体现女孩儿风度的是围巾。爱美的女孩会在挑选围巾的颜色和质地上下点功夫来吸引众人,特别为事男孩的眼球。而在着装方面最打折扣的就是棉裤了。灰色或蓝色的肥大棉裤一穿,任何曲线都被遮挡住了。时髦点的女孩把棉裤的裤腰收紧,用皮腰带记上。马马虎虎的女子,特别是结了婚生了子的媳妇妈妈们,则穿缅裆裤。缅裆裤又称大裤裆,腰很肥,先缅,再用布袋子一扎。 现在别说缅裆裤了,就连棉毛裤都被视为老土的穿着而被讥笑了。2008年不是发生了“秋裤门事件”吗?某主编对秋裤如此深恶痛绝,她一定没有经历过这种冷死你无处躲的生活。 那时不穿得很厚是不行的。因为没有汽车,到哪里都是走路或骑自行车,在外面停留的时间太长。不像我们现在这样,一出门就上车。车里又有暖气。很多车都有遥控打火装置。人还买到,车先发动了。人上车时,车里已经暖烘烘的了。穿得很厚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屋子里太冷。不管是家里,还是学校和商店,室温都很低。不管呆在哪里,棉袄和棉裤都要穿在身上。 总之,那个年头我们是靠多穿衣服用自己身体的热量来御寒的。现在我们更多地是靠烧油和烧煤。随着有车一族数量的增加,暖气空调的普及,我们的衣服穿得越来越少,每人往空气中排的碳是越来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