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余杰谈“忏悔”
我知道余杰是从他的言情小说<
后来我又陆续读了余杰的散文集<
宇慧在介绍余杰作品时说,“在我看来,他的作品有激情有热血。但是否有时也有点矫情呢?”。我感到余杰的作品在充分表现其博爱的胸怀和深刻的忧患意识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济世救人的强者心态。在这种心态下,难免透着“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傲,有点像宇慧说的“矫情”。
孤傲往往是思想先行者的最佳伴侣,但却因为与芸芸众生之间的距离,强者的济世情怀常常难以被理解和认同。余杰作品里期待最多、也为此不懈呐喊的,是我们终有一天能够实现全民觉醒,为文革的惨痛历史,为人性的普遍冷漠与沉沦而集体忏悔。为此,他问余秋雨,“你为什么不忏悔?”为此,他问当年的红卫兵,青春有悔还是无悔?也是为此,他警示我们“沉默的大多数”,“懦弱的大多数”,都是有罪的。余杰的批判是无情的,他并没有刻意将自己排除在“我们大多数”之外。
但是,无情未必真豪杰,人性的觉醒和良知的复苏更需要爱的力量。在中国,我们太多的是批判和责难,太少的是对爱和慈悲的赞美,是对普遍地热爱理性思考并真诚地信仰和追求真理、最终获得人性的解放与自由的启蒙。
忏悔不是一件事情,去做了,便可以完成。忏悔是一种能力,一种品质。具有忏悔精神的人一定具有爱的品质,具有真诚和敢于担当的勇气。而在一个缺乏爱与真诚的环境里,生活所教导我们的往往是如何保护自己,提防别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几乎就是当今中国民心民态的基本写照。不被爱所孕育和滋养的心田,难于生长爱的青藤,发出爱的芬芳。一颗在爱与真诚的荒漠中跋涉,让欺骗和利用扭曲了的心灵,成长到他敢于自由,敢于运用自己的智慧,敢于承担起爱的责任,需要一段漫长的旅程。如果这个旅程中缺少理解、鼓励和关爱,成长也许无法达到其天然灵性所可能达到的高度,我们更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成长因着不能承受冷漠而中途夭折。
如同自然万物,生命的灵性成长需要爱的温暖和阳光,需要智慧的春风和雨露。当我们被不断地指责“人性冷漠”、“集体无意识”时,我们心中没有得到爱的讯息。江青说她是毛泽东的一条狗,而当年亿万人民景仰神坛,向“红太阳”山呼万岁时,我们能说自己不是主人一条忠诚的狗吗?当年我们在无知中被阉割了思考的权利,被剥夺了人的尊严,今天我们要成长,要找回良知和尊严,我们需要反省,更需要理解和关怀,而不是一味地遭受现代鲁迅们无情地“痛打落水狗”。
既然成长和觉醒是一个过程,将沉默一概归咎于“人性冷漠”和“道德无意识”恐怕不够全面和有欠公正。沉默并不意味着毫无忏悔心,而缺乏真诚信仰的忏悔也不能使人性得到真正的升华。
奥修认为,“严肃是一种病”,我对此虽然不置可否,却认为精英强者的冷峻与铁面虽然带着理性的光辉,但不足以消融心灵之冰。有时候,一点幽默,一份轻松都可能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因为,不论生活有多么的黑暗和沉重,笑看人生才使我们有热情有勇气去面对它。
卡尔.波普尔说:“只有自由接受的信仰才会有价值”,没有人能够是真理和正义的代言人,真理只存在于个人的经验之中。然而,热情和爱心可以唤起人们对真诚生活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欲求。我认为忏悔与否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具有崇尚爱与真理的品质。素质教育的根本应该是爱的教育,爱自然,爱生命,爱知识,爱真理,爱失败,爱挫折,爱一切活生生的,爱所有真实的和美好的。知识会老,科学不断更新,只有爱是永远的活水。爱的力量可以引导一个人走向自我觉知,走向心灵成长,走向理性和智慧,完成只有他自己才能完成的人生使命。当意识和灵性成长时,忏悔心将随之而来。
奥修用他的博爱和智慧提醒我们,“整个世界都是悲伤的,人们的内心都有很大的痛苦,但是你不需要对它感到悲伤,理由很简单,因为如果你变得悲伤,你就加入他们而创造出更多的悲伤,但那是无济于事的。你必须尽可能保持快乐,因为你的快乐将会帮助他们,而不是你的悲伤。” 我热切地希望看到余杰们不只是站在铁屋里和黑暗中呐喊,更希望他们以充满阳光的姿态,向人们传达乐观向上的气息,为人们展示积极美好的生活,把希望与爱的光明和温暖带给世界。
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