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命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享福的和受累的。看题目就知道,我是受累的命。
我曾博过一客,叫 <<爱他,让他娶全世界的女人!>>,没想到吓着了别人。帖子里有人说,“看了觉得好累”,“看完了觉得好恐怖”,“估计.......就先把自己累死掉了”。
文章本意并非虚张声势吓唬人,只是一点心情与生活的写照罢了。不过,帖子倒让我好好地反省了自己一回,发现说我累的不只是网友们。更可悲的是,我的累人缘似乎早已命中注定,这一辈子都潇洒不起来了。
小时候,在院子里席地躺下,遥望星空,听二姐神侃。不知道她为什么懂那么多,不论说什么事儿,总是一套套的,博引旁证。二姐思维敏捷,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赢得了我的羡慕和崇拜。
学着她的样儿,我照葫芦画瓢,从父亲的书柜里,搬出任继愈的四卷本 <<中国哲学史>>,读起了“大人的书”,自我感觉好的不得了。啃完四卷书,记住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时比较叛逆,和母亲吵架时,我就搬出了孔子的话。圣人之言果然不凡,母亲瞪着我,不说话,大概就没听懂。
虽然稀里糊涂,读得很累,我也高兴,觉得“读”比“读懂”更重要。而且,我发现别人的话搞不明白,自己的话自己还是懂得的。于是,我变得内省起来,慢慢习惯了自问自答,自言自语。说好听的,是“思考”,说实在的,是自讨苦吃。
正是在那个时候,我开始妄自尊大,封我为我自己的上帝。同时,把自己定性为“宿命论”者。后来,又进一步自讨苦吃,将宿命论者分为“积极”和“消极” 的两种。幸而我比较像前者,否则,今天很可能无缘在这里与大家岭上雾中闲谈了。
读大学时,也不务正业。专业课平平,还不思进取,经常坐在图书馆里,抱着 <<小逻辑>>和<<纯粹理性批判>>之类,吃力地摆出沉思状。最后,累得实在受不了了,只好放弃德国古典哲学,捡着通俗现实点的“人生”话题来玩味。虽然也有负担,但还受得了。
月明星稀的夏夜里,我常和一女同学躺在校园的草地上,闲话人生。同学是个天真可爱的小妹,几天工夫就被我灌了水,甚至羡慕我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坐在床上听别人打酣,脑子还弯弯绕,琢磨出许多糊弄人的道理。
有一天,她决定也试一试,躺在床上,圆睁双眼,使劲动脑子。早上起来,同学遗憾地说:“还没来得及想呢,就睡着了。”
她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不明白让人羡慕的应该是她呀。
我也曾经有过一段好日子。什么也不想,生活里都是甜蜜,是鲜花,是暖风,是软语。那几年,我的失眠不治而愈,即使是需要“想一想”的时候,脑子都转不动。我幸福地对老公说,“现在才体会到什么是‘享受’。我什么都不用想了,知道天塌下来,有你在那儿顶着。”
好景不长。 天没塌,却遭遇了凶猛的七年之痒。如同<<爱他,让他娶全世界的女人!>>中说的那样,我被迫重操旧业,干起了自讨苦吃的事儿。这一发,便不可收,日思夜想,耗费精神。全是因为有了前车之鉴,知道好花要常开,好景要常在,自己不耕耘是不行的。故不敢掉以轻心。
老公看着我累,不知道该心疼,还是该头痛,问我:“你累不累呀?”
我解释给他,“不累,成习惯了。”“这是我的命。”
佛教讲因果,我就念给他听: 种思想的因,收行动的果;种行动的因,收习惯的果;种习惯的因,收性格的果;种性格的因,收命运的果。
老公听完,紧着催我:“你再说一遍,再说一遍。”
知道我不觉得累,老公也不再心疼我了。每次回来,一定要从国内带回几本书,让我充电。
摊上这个受累的命,是不幸,也是幸。都说生命在于运动,脑筋愈用愈活,照此推论,我将来患老年痴呆症的概率可能是下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