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儿福 今天读到一篇转载世界日报的文章:“美国名校限制亚裔学生 刁难成了潜规则”,大脑急转弯,突然有了码字的冲动。 身为华人家长,我们都深知自己的孩子进入美国大学--尤其是常青藤大学—的门槛一年高过一年。如果过去我们还把眼光放在与其他族裔的比较上,那么,现在大可不必。华人移民数量的激增,加剧的是族裔内部的激烈竞争。华人集中的地方更是如此,龙争虎斗之势不比中国大陆的学子逊色多少。 一位朋友家住以华人为主的社区,他们每天送孩子上学时,总有些中国妈妈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热烈讨论和交流孩子的课外辅导经验与信息。左邻右舍家家都有天才班的骄子,琴棋书画样样要得,奥数比赛回回获奖,课外和周末基本消失在补习班和才艺训练班里了。整日介泡在这种气氛里,如同被悬梁刺股,无处可逃,就算大人沉得住气,孩子们都未必不急。排名和升学率摆在那里,就业市场摆在那里,不急不争,难道等着喝西北风吗? 还有一位朋友,大儿子进入加大应该是快十年前的事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主要是孩子逃学,后来明显精神抑郁,至今也没有毕业。我不想武断地说是家长的压力造成孩子的抑郁症,但我有一次的确劝朋友,不要再不切实际地“让”孩子读研究生(本科先了结了再说吧!)。前一阵子旋风般的关于“虎妈”的讨论,至今仍然纷纷扬扬尘埃未落。问题牵涉到种族文化甚至道德层面,也许从来就没有一个简单的选择和答案。就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文中提到:各名校隐而不宣却普遍存在「亚裔生入学歧视」,亚裔生申请大学,SAT分数普遍平均要高50至100分,少数长春藤名校更得高出140分。也就是说,在智商相当,成级同等的情况下,其他族裔的被录取率要远高于亚裔。这让我想到女儿的高中朋友里,有一个非裔和日裔的混血女孩子,是个好学生,但远不是排名最前列的优秀生。当大家都看好的排名第一的女孩子收到斯坦福大学waiting list 的通知时,她拿到了录取通知书。排名第一的女孩子也是日裔,只是血统太单一太纯了点。虽然录取新生需要很多考量,不能以排名论成败,但从女儿的口吻里,好象大家也觉得50%的黑人血统给朋友带来了更多的幸运。我相信不是女儿的嫉妒,她没有申请斯坦福大学。不过,看来申请也是白申请。 要说中国父母是操心的命,一点不假。 女儿已毕业而且谋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按说大学门槛高不高与我已无关紧要。可我还是没忍住,又拿孙儿来说事。女儿找了个有25%黑人血统的男朋友,就是说,我们的孙儿将有八分之一的基因遗传来自非裔,足够绕过名校为亚裔申请生所设立的潜规则。在智商情商皆相当的情形下,我们的孙儿会更具有竞争力。 虽然过于前瞻,这一转弯还是让我大喜。世事总是多极的,演变的,相互转化的,今天看似不入潮流之举,焉知非明日之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