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货币种类繁多。先秦时期钱币中,有贝币,鼻仪钱,刀币,布币。刀币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齐国,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环四個部分組成,齐刀幣含銅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制作精美,是刀币的代表作。戰國時期刀币已流通於齐、燕、赵等国。刀币中有齐刀、燕召刀和明刀。布币起源于春秋時期,直至战国晚期铸行并流通的铲形货币。“布”是“镈”的同声假借字,在古代通用。布币是从青铜农具鎛演变而来演变而来的,通行地区主要在三晋、两周。常见的布币有空首布和平首布。布币铸行的年代,一般都认为起始于春秋而盛行于战国。但也有研究者将1976年陕西临潼零口街等出土的多件西周“青铜铲”(原始布币),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青铜铲进行比较,认为布币最早出现于西周。刀币和布币都是由铸铜制作,其共同特点是上面通常铸有铭文,且一般为金文(大篆)文字。 从殷周出土文物中, 发现有鱼币的存。 但是鱼币究竟是不是货币一直存在争议。 一般认为,鱼币可能是殷商中期,居住在黄淮间的部族,所谓东夷、淮夷、徐夷者所创作的。这些部族,滨水而居,以渔猎为主,经常食用鱼类,贮藏鱼类,免不掉以之互相交换,互相馈赠。后来有了交易行为,便以鱼为代表价值的砝码。既受到中国文明的影响,跃入货币经济,便用鱼为货币。更从殷商学会了熔炼青铜的技术,遂作出世界唯一的鱼形钱币。 鱼币的性质历来是有争议的:丁福保《古钱大辞典》辑有郑家相的《贝化概说》,后者认为鱼币乃上古金属时期,黄河沿岸渔民所用之币,后农业发达,渔民势力逐渐减少,而农民所用之铲布,渐次普遍,贝化、鱼币逐归淘汰。而丁福保则认为鱼币非币。王桂枝先生在1993年第2期《中国钱币》发表《浅谈弓鱼国墓地出土的货币》:从1974年至1981年间,文物工作者在宝鸡市茹家庄、竹园沟等地发掘了一批西周时期小国弓鱼国的墓葬,共发现海贝706枚、石贝216枚、玉贝68枚、蛤蜊贝204枚、铜鱼币540枚、锡鱼币8枚、玉鱼币80枚。铜鱼币和锡鱼币均有使用的痕迹,有的磨损严重,说明它们经过长时间的流通使用。作者的结论是:这些与贝币共存的鱼形币属于货币。还有人阐述了青铜鱼是春秋战国时虞国(山西省运城、芮城地区)的货币。王桂技认为这些与贝币共存的鱼币均属于货币。而朱华、邹志谅认为这些鱼币、玉鱼应为墓主饰物。2006年,文物研究工作者姚江波和考古学家邱东联合著的《中国古代钱币赏玩》其中专列一章“造型各异的先秦古钱赏玩”,辑有鱼币80余枚、磐币26种、锚形币1种、人字形币1种、戈币16种,五彩缤纷,美不胜收(注:本文所展示的图1至图4鱼币也在其中),作者详尽论证了“这些质地和造型各异的货币是战国货币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戴志强近年出版的泉著中,也把鱼币、戈币等列入其中,也有市场参考价、成交价,但未作明确表态。 著名钱币收藏家郑家相在《贝币概说》中描述:“渔民所用之化币,于贝化之外,更有所谓鱼币者,鱼币亦铜质,鱼形,一面平夷,有首有尾,有目有鳞,如半爿之符鱼,大小不一,有二寸许者,有寸许者,近在黄河沿岸,颇有出土,制作简单,每有一孔,以便穿贯。或疑非币。予曰,此上古金属时期黄河沿岸所用之币也。渔民于贝化之外,而复铸此鱼形之币,与贝化并行,其值必较大于贝化。当金属时期,农业发达,渔民势力逐渐减少,故渔民所铸贝化及鱼币,行用时间甚短,而农民所用之铲布,渐次普遍,贝化、鱼币遂归淘汰”。但该著的编者丁福保先生认为鱼币非币。在其他泉著中也未见有鱼币的记述。 从目前市面上拍卖的鱼币来看,鱼币币面上大都有鱼鳞纹或回形檐纹,鱼眼处有开孔。目前所见,所有的鱼币都没有铭文。基于上述原因,有理由认为,鱼币并非通用货币,而是作为小范围交易的一种资费凭证交流的,就如民国时期流行于各地的钱庄银票。 以下是鉴别真假鱼币的要点:
一。高古鱼币的表面锈色是经长期腐蚀而自然形成的,致密而有金属光泽,与币体是连为一体的。尤其是铜锈已渗入器物内部,渗入鳞内。 二。伪造的表面锈色一般是用快速腐蚀法作成,其特点是很薄且浮在表面。而厚的伪锈一般是用漆调颜色作成,灰暗,呆滞,既没有金属光泽,又没有层次,浮于器表,疏松,易脱落,而露出新铜地子。是所谓的浮躁不成事啊 三,从形态上来说,中国古代各类青铜器的形制是有一定之规的。如被鉴定者器形不符合古代的规律,则有可能是伪作。臆造品 往往追求奇特而缺乏美感。多看看高古的青铜鱼币,形态优美,舒服养眼。 四,真币的线条形状自然而生动,风格古朴。而伪币则呆板、软散,无生气。腐蚀做锈模糊而肤浅。 本人收藏了一枚鱼币, 长22.3厘米, 尾宽2.65厘米, 鱼身宽2.2厘米有鱼纹,鱼头处有穿孔。铜绿深入到深处, 不像是人工腐蚀而成(见图)。 在这里也一同把金文大篆的鱼字罗列于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