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 是几千年传统中国的佳节, 是阖家团圆的日子。 在秋高气爽的秋收季节,一家人吃着象征团圆的月饼, 欣赏皎洁的明月, 唱着中秋的歌谣, 是何等的温馨的事情呀。那美丽动人的嫦娥奔月, 吴刚的桂花酒, 玉兔的故事, 感动着千千万万国人。 在我的童年里, 对中秋节的记忆不是很多。 那时的乡下很穷, 中秋节也会炒几个菜, 喝自家酿造的米酒。 我的老家还没有吃月饼的习惯--就没有月饼。 但是中秋节少不了一个菜: 芋头。 儿时的乡人都知道: 正月打锣耍狮子, 二月挖土种豆子, 三月清明挂仗子, 四月立夏吃团子, 五月端午吃粽子, 六月尝新吃茄子, 七月月半烧钱子, 八月中秋吃芋子...., 也就是说乡下人过中秋, 芋头是要吃的。 那时节, 新鲜的葵瓜子刚刚下来, 家里会炒一簸箕瓜子。 家门口有一口鱼塘, 塘基就是乘凉赏月的地方。 我常常偎依在母亲怀里,听母亲唱歌:八月里来是中秋,月又团圆唯我忧。月到十五光越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在我的记忆里, 中秋月圆, 常伴有月全食, 俗称天狗吃月。 就如去年的中秋节就有月全食。 那时一起赏月的还有院子里比较富裕的大娘, 每年赏月都会带来饼干, 大概是代替月饼吧。 天狗开始吃月时, 大娘就把饼干发给大家, 这时小孩齐声呼号: 天狗吃月, 啸嗬 (老家赶狗时用的虚词), 直到把天狗赶走, 大家就吃着饼干, 庆祝胜利。
(去年中秋的月全食)
出来工作后, 开始有月饼的概念是在县医院, 单位会发两块硬邦邦的月饼。 那种月饼质地绝对与马季相声中说的那个掉在地上砸个坑的月饼不相上下 (http://www.cis.uoguelph.ca/~xli/gbfiles/xiangsheng.html)。 就连狗吃了都会崩牙的那种,但好赖也算是吃了月饼。 88年开始, 去了青海西宁工作,尝到了不一样的月饼。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广式、苏式月饼,青海传统月饼的独特之处在于精致的面艺制作。在青海,传统蒸笼月饼制作工艺基本一致,均用色香兼备的苦豆粉(青海称之为香豆)、红曲、姜黄等,分别研细作为“色素”。将上等粉发酵后,揉好擀开,上面涂上一层清油,撒上一种“色素”,用手摊匀,把它卷起来,揉成圆块,如此反复3-5次,逐层加进,有时还加红糖之类的糖粉。蒸好后当你切食月饼时会看到十层八层的月饼层,五色俱全,芳香可口。大月饼一扇蒸笼只蒸一个,小月饼根据蒸笼大小,一扇蒸茏可蒸4-8个。青海的月饼货真价实、个大料足,吃起来层次多样,口感丰富,浓浓的面香中透着核桃仁、芝麻的香口,又透着红糖、玫瑰的甜腻, 更有红麻、香豆的独特清香, 吃一口回味悠长。哈哈, 这种月饼其实就是味道独特的大馒头。 西北人厚道, 病人家属, 同事,邻居知道我是外地来的, 都会送我这种独特的月饼。 吃上这带着浓浓爱意的月饼, 欣赏高原皎洁的月亮, 淡化了乡愁。
(青海的月饼)
后来去广东广州, 开始赏受丰富多彩的港式月饼: 莲蓉的, 双黄的, 豆沙的, 枣泥的。港式月饼皮薄, 陷多, 包装精美。 广东人热衷送礼, 常常会出现这种现象: 一盒月饼, 你送到他家, 他家又送给她家, 一圈下来, 没准又终点又回到起点。也许是人缘好, 医学水平也不差, 收到的月饼自然很多。 吃不完只好放冰箱冻起来, 所以冰箱的冷冻室冻的全是月饼,从此月饼就被我活活地吃伤了。 这两年和室友一起过中秋, 照例会买一盒月饼, 看到他吃得津津有味, 他也会说: 由之老师, 您也吃一点? 我心里会有一些安慰。 今年又买了一盒, 送了两块给同一小区的钓友, 他家的小丫头见着我时一定会说: 谢谢爷爷, 你的月饼真好吃。 今夜就是中秋, 无心赏月。 微信源源不断地收到来自家人朋友同学的中秋祝福, 又让我从心底升起一种淡淡的乡愁。 故乡, 他乡, 他乡, 故乡! 乡思无所寄,秋月照书床。 今夕是何夕,他乡当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