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资源以及保护固有资源是自然界生物的两大生存法则,人类的世界也不例外。渔、樵、耕、猎都是人类获取资源的基本手段,至于通过“读”作为谋生方式产生的时间相对靠后。如何保护已经获得的资源也是一项重要课题,因此有造屋,修篱,垒墙等等相应手段。由于族群之间对资源的纷争发展而成的掠夺行为又催生了一系列防御性的建筑 - 碉堡。结合人群居住的空间和防御性的碉堡就被称之为“碉楼”。
说到“碉楼”首先要提一个少数民族 - 羌族。根据历史记载,羌族早于春秋战国之前就已经生活在西北一带,春秋战国之前的“先古羌”也叫“东羌”,被秦国统一之后和东部诸族融为一体,形成汉族的坯胎。看到这里,可能有些“汉人”要骂我胡诌,“羌人”怎么可能是我们的先祖呢!不过请少安毋躁,这不是我自己瞎编出来,是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的论断。欲观全豹的话,请参阅翦先生的《先秦史》第十九章第二节“中国境内诸民族的大争斗与大融混”。 至于春秋战国之后的“后古羌”又叫“西羌”则从西北涌入,发展演变成为今天的部分汉族、羌族以及西南各少数民族(出处:国家民委《羌族简史》)。
羌族人大多数聚居在高山或半山地带,以三、五户至数十户为一寨,尤以三、五十户为一寨的居多。羌人的住房计有“庐帐”、“土屋”、“石室”等等。羌族有一种传统的建筑技艺 - 垒石为房,石块之间不用石灰,只用泥土粘连,墙间也不用木柱,甚至修建高碉也通常是天然石垒砌而成,却十分坚固。为了方便自卫和保暖防风,羌族住房在选址和朝向上都有讲究,而且窗口少又小。各幢楼房参差起伏,甚至可以相通,更在寨子中心或附近险要的地方修筑碉楼,使羌寨在军事防御方面发挥作用。碉楼一般高30多米,最高的甚至能有十三四层。碉楼有正方形的锥台立体,也有六角形或八角形。
碉楼并非羌寨独有,在中国不同的地方,人们出于抵御强盗,保护家园等不同的目的,都会建筑碉楼。其中,最具特色的碉楼除了羌族的高碉还有广东开平的碉楼。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失修,每逢台风往往带来暴雨,引发洪涝。加上地处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由于开平又是一处侨乡,既有不少侨眷在此居住,还有一些归侨也从海外回国定居,他们生活比较优裕,引来盗匪的觊觎,因此,清初即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开平碉楼皆为多层建筑,远远高于一般的民居,居高临下便于观察敌情灾情;碉楼的墙体又比普通的民居厚实坚固,能抗御匪盗凿墙或火攻;碉楼的窗户比民居开口小,带有铁栅,外面加设铁板窗门,可以防范盗匪穿窗入户。碉楼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俗称“燕子窝”),角堡内开设了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易守难攻。同时,碉楼各层墙上也都设有射击孔,增加了反击的灵动性。
凝聚族群的向心力以及抗击外敌能力的建筑物除了上述的“碉镂”之外,还有属于世界民居中一朵罕见奇葩的“土楼”。“土楼”习惯上有两种叫法,一是叫“客家土楼”,另一种叫法是“福建土楼”,其实说的都是同一样事物。
根据专家学者的考据,土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高宗的将领陈元光戍兵漳州,58姓落户闽南这段历史,闽南许多圆形山头,至今还遗留古代兵寨的遗迹。由于圆形的山头不宜建筑方形山寨,因此山寨遗迹多呈圆形。这些圆形山寨便是圆土楼的原型。最初的圆形兵寨只有一层,后来逐渐演变为民居,为了节省耕地,便向高发展,成为多层圆土楼。客家系族群由中原迁移到闽南,带来中原的四合院形式,又因了防卫的需要,建成厚厚的土墙。圆形的土楼,可以用同样长度的外墙包围着最大的公共庭院,在高层了望点的视野,也比方楼宽阔,因此被客家人广泛采用。由于“土楼”与客家系族群的这层关系,上个世纪 70 年代之前流行把它们称为“客家土楼”。后来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土楼并非客家人独有,漳州和泉州地區也有閩南人居住在土樓。一些学者的研究显示,在客家人从中原迁移到福建之前,漳州的闽南人已经有土楼,土楼之根源在闽南漳州。把闽南土楼称为客家土楼是不够全面的,因此学界转用“福建土楼”一词概括闽南土楼和客家土楼。
土樓的形狀,计有圓樓、方樓、五鳳樓。另外還有變形的凹字型、半圓型與八卦型。其中,以圓樓與方樓最常見,也常有兩种形狀並存。占地面積達數千平方公尺且聚族而居的圓樓與方樓以簡單幾何形建築構築於山嶺狹谷之間,人造建筑物與週遭翠青自然景觀形成強烈對比。2008 年7月6日,中国“福建土楼”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圆形土楼
方形土楼
五凤楼
椭圆形土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