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博文写到中国城市里的“街道办事处”,由此想起某个时期曾经流行在广州地区的俗语词“晒格”,知青们特别喜欢用这个词。
中国的户籍制度由来已久,历久不衰。时至今日,“户口”所在地对民众的求学、谋生仍然起重要的作用,估计大城市中的“外地人”感受特别深。拜“改革开放”之赐,如今吃饭不用粮票,穿衣不凭布票,买油买肉买副食品也都无需相应的票证,否则外地人想吃顿饭都不容易。在那个票证年代,每家每户都有一个“户口本”,上面明确标示户主和常住人口。城市居民每月凭“户口本”按人头领取各项票证。
“户口本”之设,除了便于资源管理之外,对于监控人口流动更有莫大功效。那个年代离开住地外游一般都要有单位或街道发出的“介绍信”,否则买不了车船票,更无法入住旅店。“上山下乡”的知青有“探亲假”,回城也必须有“证明”,到家还要到派出所“报户口”。有些知青没得单位批准私下回城,只好利用客运繁忙的漏洞,钻空子买车船票,也能回家,不过却不能去报户口,因为报户口要提供单位“证明”。好在回的是自己的家,住宿这一关好过。但是,“街道办事处”里的“街坊大姐”们扎根基层,对于街道内各家各户的情况大致都有个了解,看到谁家孩子回来了,有空就会过来问问是否报了户口,甚至直接到派出所查看。一般没有单位证明的知青,这个时候只好说是路过,马上就走,然后准备挪窝。但是搬到亲友家也回遇到其他“街坊大姐”的盘查,运气不好,回城一趟可能要搬几次,知青就把这称为“晒飞格”。“晒飞格”由“晒格”派生出来,“晒格”则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词,意思是栖身。譬如甲问乙“今晚喺边处晒啊?”意思就是“今天晚上在哪儿歇?”
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产生一些新词以便适应时代的发展。这类词有的流行时间很长,渐渐成为固定的习用语,有些词却过了一段时间就没有人用,从人们的常用语汇中消逝了。譬如对于醉心于流行事物,在固守传统的卫道之士眼中不务正业的年轻人,曾经被标签为“飞仔飞女”或“阿飞”,在广州,有一段时间标签改了,变成了“串仔串女”。John Travolta 主演的《油脂》上演以后,刻意模仿电影中潮流青年的男女在香港被称为“油脂仔”、“油脂妹”......“晒格”的来源不可考,但是用“格”来指称藏身地却可能因为那时社会上有人把“蹲监狱”叫做“踎格仔”。广州话里用这个“格”字来表示“处所”并非孤例, 譬如“爆格”就指的是入屋爆窃,懂这个词的人不少,似乎没有太多人知道这个“格”字在这里是作名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