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网友发帖说“粤语听起来象青蛙叫唤,不象人类的语言,古人就有词为证: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写这首词的古人是大大有名的辛弃疾,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调寄“西江月”。全首词是这样的: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茆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据学者考证这首词是辛弃疾闲居上饶时期所作,上饶地处江西,比较接近的省份是福建和浙江,估计难得听到粤语。历史记载辛弃疾出生在山东济南,到过建康,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滁州,临安等地,未闻踏足粤地。想来是该网友认为粤语象蛙鸣,拉了稼轩居士来垫背。
闲话表过,回过头来再说方言。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曾经有一个时期所喊的口号是“五族共和”,现在唱的是“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由于这五十六族兄弟姐妹分居天南地北,因此各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语言。就拿人数最多的“汉族”来说就有八大方言语系,在这“八大”之下的分支更是不计其数,因此产生了“十里不同音”这一句俗语。方言的地域性很强,外地人如非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或者在当地生活,很难深入了解某一种方言。我能听能讲闽南话,听福州话却是“一头雾水”,原因是福州话属闽北方言大系;我学习普通话多年,自认为属于高阶水平,可到了东北听同属北方方言的“二人转”,连猜带蒙也只能理解一半多一点,并不是由于语音的差别而是对词汇的理解不准确!侯宝林先生的一段相声讲到他在上海理发馆的遭遇,由于不懂上海话,把理发师傅那句“汰一汰好不啦?”误认为别人要打他就是这个道理。
由于秦始皇“书同文”制度的厘定,汉语方块字有了统一的 书写规格,除了一些特别的方言字词,汉语“八大语系”基本上都能书写成文字,但是这些文字用在不同的方言里却可能大有差异。下面就来举一些实例。
被视为“中国本土诞生的第一首流行歌曲”的“毛毛雨”是黎锦晖的作品,首唱者是黎明晖,歌曲一开头就是“毛毛雨,下个不停”,很好懂,“毛毛雨”就是常说的“牛毛细雨”,打伞吧好像有点费事,不打伞的话,时间长了衣裳也会湿。上海话里把“毛毛雨”借喻微不足道,小意思,如“叫伊画只扇面,毛毛雨。”(叫他画个扇面,小意思。)
沈阳人就不这样说,他们说“轻飘飘”:“就这么点事儿呀,看把你愁的那样子,让我去办,不是吹呀,轻飘飘。” - 《关东方言土语》
北方话俗语的“小菜一碟”同样表示微不足道,如:“在家里洗碗,对女人来说,是小菜一碟。可在饭店这是重体力活儿。”(《新民晚报》2000/4/8)
广州人会说“湿湿碎”,如:订酒店,租车,接机 三样嘢系吗?湿湿碎啦!
至于英文里的 a piece of cake 相信大家都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