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買 春 |
2014-02-24 14:36:59 |
|
|
|
|
|
|
|
詞語是人類交流的基本元素之一,包括了單詞,詞組及整個詞彙。詞語從它們被人類創造出來之後並非一成不變,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某些單詞,詞組或許會有不同程度的演變,“買春”這個詞的語意變化就是一個典型例子。看到“買春”這個詞,估計十之八九的現代人首先會想到“日本旅遊團珠海買春事件”,“拉斯維加斯賭博與買春”這類與性有關的含義,其實這個詞在古代的本意與性交易毫無關聯。
唐朝的時候,酒可以稱之為“春”,因此買酒也稱之為“買春”。司空圖在他的《二十四詩品》中用了四十八個字寫出他對“典雅”的評斷依據,頭八個字就是: 玉壺買春,賞雨茆屋。到了清朝,在“聖水艾衲居士”筆下,對“買春”有了新的闡述。他在康熙年間編寫刻印的《豆棚閒話》第四則“藩伯子破產興家”中有這樣的描述: ......公子早已喚人搭起十座高台,選了二十班戲子,合作十班在那台上。有愛聽南腔的,有愛聽北腔的,有愛看文戲的,有愛看武戲的,隨人聚集約有萬人。半本之間恐人腹枵散去,卻抬出青蚨三五十筐,喚人望空灑去。那些鄉人成團結塊就地搶拾,有跌倒的,有壓着的,有喧嚷的,有和哄的,拾來的錢都就那火食擔上吃個饜飽,謂之買春。
用“買春”暗喻性交易不知始於何時,倒也不是毫無根據。“春”字的含義很豐富,既寓意一年之始,也指草木生長;既作為東方的指向,還隱含男女情慾。中文裡有些帶“春”字的成語,熟語本來與男女之情無關,但卻被廣泛用來形容男女關係。比較為人熟知的就有“春夢”,“春光乍泄”,“春宵一刻”等等。由此看來,“買春”的演變也是有跡可循了。
|
|
|
|
|
|
|
|
|
文章評論 |
|
|
|
作者:雲鄉客 |
|
留言時間:2014-02-25 14:45:10 |
|
|
多謝 hpy314 老鄉來訪並留言。
兄所言粵語“春”字,其實不過是一個積非成是的習慣用字,與本文關係不大。粵語訓詁大師孔仲南先生在《廣東俗語考》對這個字有考證,將另文與兄探討。 |
|
|
|
作者:hpy314 |
|
留言時間:2014-02-25 12:23:05 |
|
|
春者,雌性生殖細胞。比如“多春魚”,“雞春”。撈松學胡話,說“魚子”,“雞子”,是不對的。“子”是雄性的睾丸。有時睾丸也稱“卵”或“卵子”,比如“牛卵”。大廣州南海縣,“卵”即睾丸,比如廣州話“托卵”,即“無聊”,“扯蛋”的意思。
“妓女”是“美女”的意思,並無“賣淫”的意思。比如《三國演義》裡曹操打下宛城(實際是張繡主動與曹丞相換股合併)後問:此地有沒有妓女。人家給他介紹張繡守寡的嫂嫂。顯然張繡的嫂嫂是貴族婦女,並非賣淫女。《三國演義》是明朝時的作品,所以到明朝時妓女仍然是美女的意思。日本才是華夏文明的繼承人。廣州人不喜歡用妓女來說賣淫女。以前說“老矩”,或者“疍家”。後來學香港用“雞”來代表。其實是對雞的誣衊。在香港著名電視劇《大地恩情·家在珠江》裡,楊家向孫家求婚,禮單上有“德禽四翼”(雞兩隻),廣州的報紙還專門解釋了“德禽”就是雞。因為:“雞有五德:首戴冠,文也;足搏距,武也;敵敢斗,勇也;見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信也。” |
|
|
|
作者:一粒銅豌豆 |
|
留言時間:2014-02-25 07:42:25 |
|
|
|
作者:雲鄉客 |
|
留言時間:2014-02-24 23:02:46 |
|
|
馬黑兄:謝謝來訪留言。其實我很多時候也是“現炒現賣”。想到了一個題目,由於學養不足,於是到處查找資料,經常能有意外收穫,自己因此也有所得益。 |
|
|
|
作者:馬黑 |
|
留言時間:2014-02-24 20:20:13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