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日,“求是网”刊发了一篇文章,题目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难在哪里》,文中批评“一些高校教师把大学讲台当做情绪宣泄的舞台,把中国当成负面典型的案例库,”还特别点了陈丹青和贺卫方的名。
我对贺卫方和陈丹青都了解不多,只是偶尔在网上或者一些刊物上接触过陈丹青的一些言论,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反对清华以英文分数决定“美术学”学生的去留。他的观点是:“(我)反对教育体制,很简单。学会外语对一个艺术家来说,跟交流毫无关系,哑巴都能交流。这完全是对艺术的无知。” 见“人人网”- [新闻调查] 陈丹青出走,对教育的反思(视频+文字)
既然文中点了名,自然是要先去看一看原文,结果在文中看到关于陈丹青和贺卫方的一段是这样的:贺卫方在微博中大谈宪政,陈丹青在其微信公众帐号以《大家别去美国!一个愚蠢而落后的国家》为题,内容却是对美国的过度美化,诱导效果可见一斑。- 摘自《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难在哪里》
文中还有这样的说法:“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任重而道远,必须不留死角。”;“主流价值观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一行行勒令教师讲授、学生背诵的语句,主流价值观要让它变成可以印刻在每个人心里的鲜活印象,让每个人能够心甘情愿地接受正能量的熏陶。”
我的理解是,“主流价值观”是本文的要旨,不仅要充分建立其“鲜活形象”,还要“让每个人能够心甘情愿地接受正能量的熏陶。”
由于文中只提供了陈丹青的一篇文章,可说证据不够充分。有好事者如“观察中国”就汇编了陈丹青的一些言论供大家判断。言论汇编共有二十条,我挑了以下几条谈谈自己的看法:
2.人文艺术教育表面繁荣,扩招、创收、增加学科、重视论文等等;实则退步,学生“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常识”、“有专业没思想”。
云论:彻底否认党的教育方针!
4.文凭是为了混饭,跟艺术没什么关系。单位用人要文凭,因为单位的第一要义是平庸。文凭是平庸的保证,他们决不会要梵高。
云论:梵高在他的那个时代也没有人要。
6.您对中国的大学教育很满意吗?您对野蛮拆迁很满意吗?您对目前的医疗系统很满意吗?假如您诚实地告诉我:是的,很满意!很开心!我立即向你低头认罪:我错了,我改,我脑子进水了,我对不起人民,我要重新做人,封我的嘴,然后向你们好好学习——这样行吧?
云论:那要看你问的是什么人。
8.蔡元培任北大校长,胡适任中国公学校长,徐悲鸿任北平艺专校长。搁现在,第一条入党,第二条凑够行政级别,然后呢,领导看顺眼了或把领导捋顺了。于是一层层报批、讨论、谈话、任命,转成副部级、部级之类……这样的“入世”,有利益、没担当。今日大大小小教育官员除了一层层向上负责,对青年、对学问、对教育、对社会,谁有大担当?
云论:陈先生确实是外宾,完全不了解“中国特色”。现如今连寺庙里的主持都要套行政级别,大学校长没有级别怎么行。陈先生这样的讲法,真的是要伤透那些兢兢业业、为了党的教育事业殚精竭虑的“教育家”们的心!
9.我每讲演,年轻人就上来要签名,要拍照,我只好陪着耍,不然伤了年轻人的自尊心。现在容我说句重话。真有出息的青年,不做这类事。
云论:这才叫“伤了年轻人的自尊心”。不过,估计您也再没什么机会给年轻人签名了。
10.城市景观,全毁了。有哪个古老国家这样义无反顾地糟蹋自己的帝都,抹杀自己的历史?开罗?马德里?罗马?巴黎?京都?奈良?彼得堡?没有。没有一个古老的都城像咱们的北京这样持续毁容,面目全非,恨不得把北京的模样全给改了。
云论:没听说过“破旧立新”吗?
11.《建党伟业》是一部向北洋政府致敬的电影,该片用生动的镜头,精彩的案例,温馨的细节,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时代:报纸可以私人控股,新闻可以批评政府,大学可以学术独立,学生可以上街示威,群众可以秘密结社,警察不能随便抓人。权力有边界,法律有作用,人权有保障,穷人有活路,青年有理想
云论:这段话最反动,不仅是“误导”,简直是“煽动”!
如此看来,要想做到“不留死角”地抓好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让“主流价值观”这种“正能量”把大学生们熏得陶陶然,还真是“任重道远”。不过,我欣喜地看到,“主流价值观”有希望取代某些人口中的“普世价值”观。
提倡“普世价值”的人们一厢情愿地推行他们的观点,其实从一开始就错了。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看看那“普世价值”的名字是多么的别扭,你说东条英机的价值观和“红一军团”的左权将军的价值观能“普世”起来吗?肯定是不能的。但是,“主流价值观”就不同了,它标榜的是“主流”,因此将会非常方便和好用。譬如说,将来有一个领袖人物建立了一个什么“第四帝国”,只要他说“人民选择了第四帝国”,那么,“第四帝国”就是“主流”;再如果,哪一天乌干达伊迪·阿明前总统的徒弟上了台,吃人肉也可能成为“主流”。这样一来,这世界上就只有“主流价值观”,没有了什么狗屁不通的“普世价值”观,岂不快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