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人笑点比较低,泪点也低,因此情绪很容易被带动。女儿小的时候,有时我和她一起看动画片,时不常地一同开怀大笑。这种时候,孩子他娘往往会甩过来一个白眼,然后给一个“差评”。我们不是“淘宝卖家”,对此毫不介意,该干嘛还干嘛。至于看书或者看电影进入到“听评书掉泪”的状况,也不是没有发生过。随着年齿渐长,我慢慢地放弃了阅读或者观看诸如“悲惨世界”、“梁天来”之类的作品。 我喜欢听相声,尤其那些“包袱”埋得很深,最后才把笑料“抖”出来的相声更是我的至爱。可惜如今的相声精彩的不多,废话、套话、堆砌等因素大大影响了观赏的兴趣。好在“互联网”的兴起,诞生了不少“段子手”,某种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笑话。这类段子不可能都是高水平的作品,偶尔遇到佳作,还真是可博一粲。最近在某“订阅号”上读到一个段子,令我忍不住笑出声来,谨抄录下来,与各位分享。文如下: 今天我们来学习歇后语 老师:姜太公钓鱼 同学们:愿者上钩 老师:小葱拌豆腐 同学们:一清二白 老师:很好,有没有同学还能说出其他的歇后语啊。 小明:男朋友漏电 老师和同学们一脸迷茫 小红站起来说:麻了个逼 。。。。。你俩滚出去! 假如您没笑,可能有如下的原因:1 您的笑点高;2 您不够低俗。 有人说“微信”上的东西不可全信,那是至理名言。不过,“微信”上段子的更新换代虽然令人眼花缭乱,却也有一些颇有启发性的东西在。譬如那天看到一则“2015暖心事件大盘点”,虽然发布者写明“泪点低慎戳”,我偏不信邪,硬是把标题戳了一下,看看究竟有多“暖”。第一张图片是一位外国老头推着一张轮椅,轮椅上半蹲半站着一条狗,原图上有英文解说,不知是发布者还是其他人翻译成了中文。第二和第三幅图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第四幅图有点意思,是一家餐厅在店里张贴了一份布告,愿意为在他们家垃圾桶翻寻食物的人提供一份花生酱三明治和一杯水,免费而且不会提问题。这个令我有点感动,同时也反证了外国的月亮也并不是特别圆,还是有人会去垃圾桶里找吃食。第七幅图的解说词是:老人因为铲车道上的积雪心脏病发,护理工们把他送到了医院,顺便还帮老人把雪铲干净了。第八个故事,也是最后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叫做 Glenn Buratti 的男孩,患有孤独症和癫痫,在他 6 岁生日的时候,他的妈妈帮他邀请班上的 16 位同学来参加他的生日宴会,但是没有同学愿意参加,妈妈在网上表达了自己的难过和沮丧。没想到住在他们家附近的 15 个孩子和他们的家长,还有社区的消防员、警察以及其他一些工作人员都带着礼物来参加 Glenn 的生日宴会,为这个小男孩和他的妈妈带来了无限的惊喜。看到这里,我的双眼起了一层雾,也就是广州话说的“眼湿湿”了。这个故事的配图总共有八幅,如果到网上去找,关于这个小男孩的生日会的照片会更多,还有视频。在这些照片中,我们能看到这个孤独症小男孩的笑脸。我相信,这次事件将对这个名叫 Glenn 的小男孩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没准就连带治好了他的孤独症,也给那些拒绝出席他的生日宴会的同学和家长提供了一个反思的机会。 很有耐心地看到这里的朋友可能心里会犯嘀咕:不是要讲“津门草根善行”的故事么,怎么净是些“歪果仁”的事?别急,前面那些不过是餐前开胃点心,主菜马上就来。 话说上个月 24 日,也就是相传那位住在北极的大胡子老头满世界乱钻烟囱的特殊日子,新华社公众号“我报道”在微信上发了一篇报道“墙上的餐桌”,介绍了天津市一家小餐馆如何为到医院就诊的病患以及他们的家属奉献爱心的故事。我读了之后非常感动,就想把这个故事通过我的博客稍作介绍。由于该文文末的[版权声明]强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等任何使用。”于是我在留言框发出摘录该文内容的许可咨询,该公号没有正式回应,却把我的留言列作“精选留言”附于文后。我把这项举措理解为“不反对”我的摘抄、转录。 在春寒料峭的津门,这是一个真正温暖人心的动人故事。来自福建沙县的王燕清,去年接手经营这家名字叫做“沙县小吃”的小餐馆。沙县小吃据说源远流长,发展到广为人知却要回顾到上个世纪的 90 年代。当时沙县领导为解决农民和城镇下岗职工就业增收难题,把小吃制作的传统工艺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从加强规范化培训工作入手,并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了"沙县小吃"服务商标,从此“沙县小吃”在全国遍地开花。 王燕清所经营的这家餐厅,位于天津市血液病医院附近,因此顾客中有不少前来就诊的病患和家属。去年4月的一个下午,一对来自辽宁海城的老人带着一个女孩到她店里吃饭,当时他们只点了三碗白米饭和一碟青菜,王燕清觉得很奇怪,就走上前去问老人,要不要再点些其他的。当老人告诉王燕清,为了省钱给孙女做化疗,他们三个已经一天没吃饭时,她哭了。她让厨房给他们上了三人份的肉、菜、汤。王燕清经常看到一些类似前面说到的情形,觉得需要帮助的人很多。有感于一个人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不知道应该怎样做得更好,她就向朋友讲出了自己的困惑。一位姓陈的姐姐对她说,在国外有一种帮助别人的方式,叫“墙上的咖啡”,客人在喝咖啡的同时,也可以认领一份咖啡贴在墙上,给那些一时喝不起咖啡的人送上一杯。 坦白说,我对于“墙上的咖啡”这种形式没有多少敬意。在我看来,没饭吃会饿死(请不要抬杠,这里的“饭”并不专指米饭,而是包括了诸如面条、馒头、面包之类的“主食”),而不喝咖啡大概不会有性命之虞。因此,我认为那个“送”咖啡的人多少有“作秀”的嫌疑,如果真有哪个人真会去领取那被免费咖啡,我看可以归类为俗语说的那种“乞食乞笋粿”的“大种乞儿”了。 上面所引的两句俗语,恐怕需要略微解释一下。“乞食”和“乞儿”都好理解,但是什么是“大种乞儿”,“笋馃”又是什么东西呢?笋馃也叫潮州笋馃,是源自潮州的一种点心。笋馃的外皮是把粳米磨成粉浆,放炊笼中蒸熟,再加开水把蒸熟的粉团揉软,接着推成圆条形,然后捏成一小块一小块,像北方做饺子皮一样把小粉团推成圆形,再上已经调了味的馅料。竹笋是制作笋粿的最重要馅料,再加上切碎的猪肉、香菇、虾米等,上屉蒸熟就成了潮汕人的精品点心。乞丐讨饭的时候,指定要“笋馃”当然是虚拟的说法,现实生活中大概不会发生,这是潮汕人用来嘲讽某些脱离现实的现象或人物的一句俗语。至于广州话没有这么生动的成语,但把这种人归类为“大种乞儿”,也带有“讨饭还要点菜”的意思。 我的看法不重要,重要的是“墙上的咖啡”这个意念催生了王燕清的“墙上的餐桌”。王燕清告诉记者:“在这个故事的启发下,我决定和陈姐一起做‘墙上的餐桌’。”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活动于去年11月13日正式推出。她说:“我们希望能用这种方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个助人的方式就是:一些顾客买了单,并不享用食物;而一些身处困境的人来吃饭,却无需付费。“墙上的餐桌”活动发起一个多月来,爱心人士捐赠的食物已经超过700份,目前,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墙上的餐桌”经由天津本地媒体报道后,很多市民自发地去餐厅捐赠食物。据王燕清说:“来捐赠的有老人、也有孩子,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有,有的直接送钱、也有给送来大米和蔬菜。”以下文字直接引用自“我报道”原文: 在捐赠者中,让她印象深刻的有一位大娘。“她的老伴得了癌症在住院治疗,看到报道后,硬塞给我20元钱,她说她非常理解病人和家属的心情,但是因为自己能力有限,只能捐助这么多。”王燕清说。 还有一位82岁的退休干部,叫李同桢。他坐了2个小时的公交车,只是为了把200元钱送到王燕清手中。每每想到与老人会面的场景,王燕清都忍不住流泪。“老人来了之后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感谢你让大家有一个捐赠爱心的地方。走之前他一直拉着我的手叮嘱说,希望我把这件事做好。”(“墙上的餐桌”:瞧瞧津门小餐馆怎么献爱心 - 我报道) 这个世界很奇怪,有些人听闻别人做好事,他们不会想到“我是不是也可以为这件出一分力?”反而会去质疑那些做好事的人究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动机。譬如王燕清的“墙上的餐桌”就被一些人怀疑“商家是否用这种行为敛财?”这样的怀疑论使王燕清感到委屈。 对王燕清的行为给予充分肯定的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认为:接受公众监督也是必要的。商家可以选择在网上和店内定期公示“墙上的餐桌”的收入和支出情况。他说:“只有让食客们感觉到自己的善举发挥了作用,这个活动才有可能持续下去。” 其他善心人的支持鼓励了王燕清,她说:“不管有多难,只要在我能力范围内,我一定坚持把它做好、一直做下去。” 尽管现如今有许多隶属于不同行政单位或者是非官方的民间慈善机构,但是未必能够照顾到各个方面有需要的人群,民间的这种自发性“草根慈善”多少起到了补遗的功能,祝愿这样的善举能够得到正面的看待和扶持,健康地走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