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同地域的人群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但是当人们谈到丰盛食材的时候,往往习惯使用“山珍海味”这个成语。若说这个成语脱胎自南朝沈约的“山毛海错”,大概是不会错的。不过,在沈先生的《究竟慈悲论》里,这个词并不是表达对美味佳肴欣赏的意思。整个句子是这样的:長蔬靡惓秋禽夏卵比之如浮雲山毛海錯事同於腐鼠。 当然,词语是一个载体,不同的表述方式丰富了语词的表现力,使得语言维持了它的生命力。正如“山毛海错”很可能就是从《尚书》的“厥貢鹽絺,海物惟錯”演化而成。至于“山珍海味”到了杨万里的诗里头以“江珍海錯各自奇”的形式出现,自然是另一种变化。 根据我过往的经验,宴席上,海味的种类一向比山珍要高,譬如各种活鱼、干贝、海参、龙虾、鲍鱼等等,所谓山珍则不过是香菇、木耳、银耳之类,什么猩唇、驼峰这些食材大概是很少见的。这次在凉山,品尝过多种野生或人工培植的菌类,可说是对“山珍”的某些品类有了较多的认识。 那一天,我们游完了“邛海湿地公园”之后,在一家彝族风情餐厅用晚餐。据当地朋友的介绍,西昌有不少这类餐厅,这家口碑不错。我们到的时候还比较早,餐厅里人不多,我们有时间仔细观赏餐厅的装修布置。餐厅装修以金色、银色、红色及黑色为主调,触目所见的都是彝族传统图案。舞台的一边贴满著名影视明星的照片,一律作彝族打扮。舞台上的大屏幕滚动播放着介绍彝族餐食的硬照和视频,以便顾客对彝家餐食有初步的了解,为接下来享用美食先做铺垫。 这家餐厅不做散餐,每桌只按固定的“标准”餐费供应餐食,我们只有六个人,即使按最低标准订餐,所上的菜品还是过于丰盛。按网友们常说的“无图无真相”标准,还是用图片来说话,看看 680 元人民币的餐费(含表演费)有些什么菜肴吧。 这是“圆根酸菜汤”。圆根是一种萝卜类植物,大部分根部为紫红色,只生长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彝族乡民用圆根的叶子制成酸菜,圆根酸菜是彝族人一年四季都喜欢使用的佐餐佳品,既可以混搭猪、牛、羊肉一起煮荤菜,也可以和土豆、四季豆等煮素菜。我们这天吃的是圆根酸菜鸡肉汤。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坨坨肉”。这道菜要用本地猪来制作,所选的小猪不超过 30 斤,由于猪只一贯放养在山上,所以肌肉比较结实。据说坨坨肉不能煮太久,必须一煮熟就起锅,然后拌上盐、花椒、海椒和一种叫做木姜子的佐料。木姜子有一个别名是“山胡椒”,有一种独特的香气,味道辛辣,略苦带麻。坨坨肉看起来一大坨,吃在嘴里却是软糯但有嚼劲。 这是一道很有彝族特色的风味汤菜。将黄豆用石磨磨成浆,放菜叶,点酸水制作而成,叫做“连渣菜”,不过我不太喜欢。
这两样是烤牛羊肝和彝家腊肠腊肉,都是麻辣味,别看那腊肉有很厚的肥肉,其实一点不肥腻,口感很爽脆。
主食是土豆、玉米和荞麦煮粑。对我们这种并非嗜好吃辣的人来说,用这种白味的主食搭配各种麻辣肉类确实能起互补的效果。不过,水煮土豆旁边放得有一小盅辣椒面,为的是当地的朋友还是会沾点辣椒面才入口。 彝族人大多生活在山里,单论我们当天所吃的彝家菜并没有传统观念里的“山珍”,准确点来说是没有什么我所要说的菌类。其实,在我们到凉山州德昌县的第一天晚上,我们就喝过一道菌类煮鸡汤,味道真的很清鲜。后来在不同的餐馆,我们也尝过不同菌类烹煮的菜式。最经典的一道菌类餐肴,就要说到在凉山州最后一个晚上吃的一顿饭。那家餐馆在一幢毫不起眼的建筑物内,门外没有显眼的招牌,也没有停车位,要把车子驶进院内停车。包间也没有华丽的装修,只是一张大圆桌旁放着几把椅子,大概是那种“私房菜”的经营方式。严格说来,那几道菜和我们那几天在其他餐馆吃的并没有太大的分别,只是红漆桌子中央的那一大锅菌汤真是教人难以忘怀。那是一口直径盈尺的铁锅,满满浮着灰、黑、白色的菌子,颜色上并不特别吸引人,唯独那香气却是颇有特色。这道汤菜不放肉,全部用的是菌类熬煮,香味说不上浓烈但是令人印象深刻,至于味道则是极为鲜美,喝了第一口就欲罢不能。我看那锅里约有七八种不同的菌子,我只识得香菇、鸡枞、牛肝菌三种,问同行的当地友人他们也说认不全,于是转而请教餐厅的老板娘。她一连串报出了八种菌名,我无法全记住,只好请她写下来。老板娘痛快地应承了,走出包间片刻之后,就把写着那八种菌子名称的纸片拿进来交给我。那些菌类,有些是我听都没听过,真是长了知识。原来那锅里共有以下八种菌子:牛肝菌、松茸、鸡枞、红乳牛肝菌、见手青、野生香菇、北风菌、鹅蛋菌。所有菌子以不同的分量配搭,烹煮的时间还有先后之分,听起来烹煮这道菌锅颇为费时,怪不得要预定。
人们常用“龙肝凤髓”来比喻极其难得的珍贵食品,毕竟那都是些虚无之物,我觉得能吃到这些菌类烹制的菜肴,已经是一种很好的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