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無數典籍或影響人生,或激盪思辨;源自民間的俚語俗語則豐富了老百姓的語言。更有一些語句,本因一些特定事件而生,由於語義有其普遍認受性,時時被人引用,就被稱之為“成語”,“雖遠必誅”就是其中之一。 我在 2019 年初寫過一篇小文《從“雖遠必誅”說起》介紹了這個成語的典故和原創者陳湯其人其事。文章開頭是這樣的: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一句口號鏗鏘有力,故此經常用在提升民族自豪感、凝聚民心、同仇敵愾的場合。雖然未必每個人都知道這句話的來源和背景資料,喊出來的時候一樣會熱血沸騰,腎上素激增。 最近又看到“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在使用這個成語,不過卻被國內外一些網友調侃嘲諷,其實這些網友多多少少誤解了胡總編。 事緣 7 月 14 日,一輛載有中國工程師的公交車在巴基斯坦北部偏遠地區發生爆炸並墜落峽谷,造成 13 人死亡,其中包括 9 名參與一帶一路計劃的中國工程師。還有 28 名中國公民受傷。巴基斯坦官方起初認為是機械故障導致氣體泄漏,從而引發了爆炸。第二天巴基斯坦新聞廣播部部長喬杜里稱,初步調查證實了爆炸物的痕跡,不能排除襲擊的可能性。 於是胡總編義憤填膺,發文《對中國人實施恐襲者,雖遠必誅》指責恐怖分子。他這樣寫道“中國人是惹不得、尤其殺不得的。誰向中國人下毒手都是自取滅亡。一句話:對我同胞實施恐怖襲擊者,雖遠必誅。” 在上述這段結語之前,他是這樣寫的: 中國要用行動明確告訴巴國內反政府力量:無論他們誰對中國人員和項目實施恐怖襲擊,就等於把自己擺到了中國敵人位置上,中國一定會堅決支持巴政府剿滅他們。如果巴基斯坦需要支持和幫助,中國還可以派出特種部隊等力量參與聯合行動,剷除巴國內對中國目標的威脅,殺一儆百。 巴基斯坦是主權國家,中國人在巴安全當然須主要依靠巴基斯坦的安保體系。但是如果有關形勢惡化,中方不能將事情“撒手”給巴方,而應做到緊密的協助和參與。 胡總編曾經發表過不少偏激的言論。遠的有“美國軍機膽敢降落在台灣就要對台灣發動戰爭”,較近的則是“中國需要在較短的時間裡將核彈頭數量擴大到千枚的水平,包括至少要有100枚東風-41戰略導彈。”於是有網友諷之曰“有誅的記錄嗎?肯定的告訴你,沒有。”還有人說“遠不遠取決於底線設在哪兒,設在台灣外海,那就是自家門口。設在二環以內,那確實挺遠的。” 人們都知道,胡總編雖然有一個小山頭,畢竟一介文人,軍國大事,還輪不到他指手畫腳。因此,胡總的這些言論,雖有僭越的嫌疑,畢竟忠勇可嘉、憨態可掬,因此廟堂上的“話事人”並不以為忤。何況在“左是認識問題,右是立場問題”的潛規則下,“戰狼”言行即使是整姿作態都不會招來整肅,反而若有絲毫溫良恭儉讓則有點危險。所以我把胡總編(包括某些外交官)的戰狼式言論一概看作是體制內的“定式”。 不過,胡總這一招“指導棋”下得有點魯莽。除非有“密詔”,否則招來一個“泄露國家機密”的非議,那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從“雖遠必誅”說起 》 鏈接: https://blog.creaders.net/u/7653/201902/34168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