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常忆当年作稼农,
地偏民朴有尧风;
屋前屋后松竹绕,
日落日出鸡犬钟;
秋入中秋仓始满,
月成圆月友重逢;
古来雅士多豪兴,
吾抱奇思对碧空。
中国人的中秋节,乃华夏古代农业发达之标志。吾当年曾躬耕于重庆巴南丘陵山区,其地偏远闭塞,鲜有现代机电设施,生活虽贫而民风淳朴。当地农民凿井而饮,燃油而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房屋多是泥墙,屋顶常用麦秸,偶见砖墙青瓦结构,屋前后必有翠竹扶梳。院落或一家一院,或几家一院,常坐落于山脚或半山之腰,周围环以梯田或山林。院落之间田陌石径相通,时有鸡犬之声相闻。
中秋之际,日夜对分,虫豸声衰,田稻收获,果实滋荣。是时也,气候宜人,农闲伊始,农民整饬农具,编制竹器,修理房屋,请客访友,以新谷及其他丰收之物酬己一年之辛劳。遥想古代之文人雅士,亦多乘此农闲政暇之际,秋高气爽之时,或琴棋书画,收一年繁冗之心;或登高望远,发千古悠思之情。吾当年青春正茂,求知欲强,常挑灯夜读,时有奇思妙想。曾于秋夜明月当空时,于晒谷场上,与同伴仰观天文,俯看湖水,谈托勒密与哥白尼之争。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春去秋来,月圆月缺,天移地转,无有终时。世事亦不过如此,今盈明亏,损此成彼,故英雄不以成败论,幸福不以贫富谈。况且月非一日而圆缺,天非一日成冬夏。人自生至死,体貌形态,无日不变,智力心情,无日不异,终由盛而衰,由健而弱,孰能免之?唯其生时而通神达道者,方能精神万古如新,气节千载一日。
谨愿:千里中秋明月夜,家人朋友共此时!
(2011年9月9日作文,2012年9月26日赋诗)
(下面是Flash,可移动光标至画面并用其底部的键控制播放和字幕显示。)
相关阅读:
回国观感——重返知青点(多图)
芝加哥植物园(文/诗/图幻)
秋蜂(诗/图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