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的一个夜晚,在中国广东省沿海的一条破渔船上,诞生了一名男婴。在他出生前,父亲就已经离世,伴随着他的是茫茫无边的星空和一望无际的大海,母亲为他取名“星海”,他就是后来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的音乐家冼星海。
母亲靠着当佣人的微薄薪水,历尽艰辛,抚养着小星海。冼星海从出生起,就尝到了生活的辛酸,也养成了与苦难命运搏斗的性格。
冼星海从小就非常热爱音乐。贫困让他从13岁起就一面念书,一面做工,他不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提琴,还兼做学校乐队的指挥。
1926年,为了音乐,冼星海离开了南国故乡,到北京、上海求学。在北京,他进入了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学习,但严酷的现实是当时的北京政府竟以“音乐有伤风化,浪费国家资财”的借口解散了北大音乐传习所;在上海,他考入了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却因为反对学校不合理的收费制度被学校当局赶出了校门。
1929年,身无分文的冼星海靠朋友的帮助,在轮船上找到一份差事,开始了离开故乡更远的漂泊,踏上了去巴黎求学的航程。
巴黎,是富人的天堂。冼星海一踏上巴黎的土地,就陷入了饥锇的包围之中。他曾在巴黎的街头徘徊了整整三个星期找不到任何工作;他曾当过餐馆跑堂、发廊杂役、修指甲工、音乐家的仆人;他曾到餐厅、咖啡馆去拉琴行乞,受到有钱人的羞辱嘲弄,欺侮毒打······对这一切,冼星海都咬紧牙关,默默地忍受下来。
经朋友的介绍,冼星海去向巴黎有名的音乐家学习提琴和作曲。他的音乐才能和在贫困中顽强追求理想的精神,感动了提琴老师奥别多菲尔先生和作曲老师加隆先生,他们免费接纳了这个学生,为他传授音乐知识。
冼星海居住在楼顶的小房间,矮得使人直不起腰来,他每日只能打开天窗,把身子伸出屋顶,对着天空练琴。虽然白天学习与工作很艰苦,晚上在呼啸着的狂风从墙缝、破窗灌进的小房间里仍难以成眠,他终于写下了悲壮的女高音独唱曲《风》,从而一举成名,后来顺利地考入了从来没有一个中国人能进入的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
1935年,冼星海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作曲班,他放弃了可以成为有名望的音乐家和伸手可得的优裕物质生活,回到了被日寇铁蹄践踏下的祖国,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他写下了《我们要抵抗》、《战歌》、《救国军歌》、《黄河之恋》、《热血》等充满战斗激情的抗战歌曲,很快传遍了神州大地。
1937年后,冼星海又创作了《游击军》、《到敌人后方去》、《太行山上》等歌曲,他认识到音乐“可以保国土,可以唤醒民众,而且还可以粉碎敌人!”
1938年11月,冼星海来到了陕北延安。
1939年,在延安一个简朴的大礼堂里,冼星海走上舞台,指挥文艺合唱团,首次演唱了他创作的《黄河大合唱》。
1939年6月,冼星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日记中写到:“今天是我生命中最光荣的一天。我希望能改变我的思想和人生观,去为无产阶级的音乐而奋斗!”
1940年,党组织委派冼星海到苏联为一部电影创作音乐。他到苏联不久,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了,他和苏联人民一起,积极投入了反法西斯的斗争。后来,他多次想回到祖国,因受到反对派的阻扰而未能实现。
1941年,冼星海完成了《民族解放战争交响乐》;
1945年,冼星海在重病中创作了最后一部作品《中国狂想曲》;
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因病医治无效,在莫斯科医院逝世了,年仅40岁。
冼星海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250多首歌曲,四部大合唱,两部交响乐及其他作品。也许他对侵略者未发过一枪一弹,却用音乐鼓舞了广大军民与日寇血战到底。
“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呼声。”周恩来先生给冼星海的亲笔题词,就是他一生最好的写照。冼星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