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代发我的高中同学,我的学长,陪伴他患老年痴呆病爱妻五年的漫长纪实
《—記耳光扇出的思考》 —— 一个陪伴老痴病人的手记之四 2022年4月2日,历时半个多月的痛苦日子终于结束,儿子从某医附一院接我们去他家养病。
在儿子家的小区护工推着我妻晒太阳
媳妇因此辞去工作,专门在家照顾我们。还把卧室腾出来让我住,护工和老伴住另一间,他们自己挤在厅里沙发上睡。显然,我们的到来打乱了他们的生活秩序。我既感动又过意不去,儿子要上班,媳妇要做事,再三推辞让他们住卧室,他们坚持不允,说我腰椎间盘突出,睡软的沙发对腰不好,而且我瞌睡不好,常失眠,最后硬让我就范。 媳妇负担最重,光早餐就要做几道。老伴要吃专门的流质,我是“无胆英雄”,只能吃稀饭,儿子他们要吃面……忙完早餐匆匆去市场采购,拖一大堆回来,积极准备中饭,动作慢了还赶不上饭点! 我和护工主要照顾老伴,除了股骨骨折外,主要就是“肠造口”的护理。要求专业 ,护理不好,粪便渗漏出来污染身体,衣物,那就惨了!天热了,三天就要跑医院一次,排长队,俏得很!附近的三甲医院还没这手艺。
每周去医院两次换“造口”,在病房里妻子紧靠我不放
疫情期间实行封控,看病得事先预约。媳妇驱车,从江北到主城,三个人上下忙活。换一次造口,基本上要耽误半天。天气渐热,一周基本上要换两次,媳妇就得请假耽误两天,我终于理解她为什么要辞职了? 护工因种种原因“水土不服”,刚一个月,就被媳妇辞退了,无可奈何又责无傍贷,由我这个花甲老头顶替了她。 辞退护工,我比较惋惜的,她是“某陪护”公司的,与医院联姻,学过些专业知识。我从她手里淘到不少护理诀窍。她做事利索,就是过于自负,有次老家来人看望老伴,去酒店吃饭前,提醒她检查一下造口的密封情况?她随便瞥一眼,满不在乎地说没问题!结果吃饭过程中险些渗漏出来,弄得媳妇不满,自己也打脸,最后逼着走人。 我逐步消化了从护工手里学到的造口知识;加上医护人员的热心指导,终于助我渡过了长达半年的造口护理难关! 一切似乎都在如愿地过着,没料到事情一波三折。一天推她去某中医院复查癌谱,意外发生了;我去楼下取化验单,她看到身着白衣,匆匆往来的医护人员,似乎又回到了住院时痛苦的场景,突然感到烦躁不安,问媳妇我去哪儿了?几次想从轮椅上撑起来,非要见我。媳妇急了,千方百计劝她,安慰她,说我马上就会回来。根本不管用!而且越劝火越大,怒吼着,“你休想打我房子的主意,那是留给我孙女的!”奋力挣扎起来,猛地扇了媳妇一耳光! 打懵了媳妇,她委屈巴巴地流着泪给我哭诉,“你原来告诉我,她发病时打护工,我还不信?”我知道老伴闯祸了,不但动手,而且说出了房子给谁这些敏感问题。我暗自叫苦不迭,一路上使尽解数给媳妇解释,她余怒未消,满肚子的委屈,不肯言语。 心中有了隔阂,接下来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媳妇看啥都不顺眼,连洗手开热水,热水器轰轰响,也反感。心疼开关频繁弄坏了? 我也跟着紧张起来,事事小心翼翼的,生怕做错了啥子。每天吃完早饭,就匆匆把她推到楼下小区去逛,与那些同病相怜的老头,老太吹龙门阵,消磨时光,避免在家里待久了难堪!倒是老痴病人记忆障碍严重,打媳妇的事来得快忘得也快。她闯了祸,还若无其事地生活在自己的空间里。 看得出来,儿子夹在中间心里也不好过,回家言语也少了,清早出门,半夜才归。显然是在有意回避我们!家里弥漫着紧张而窒息的气氛。 剩下的二十来天特别难熬,越发有寄人篱下的感觉。一天,儿子在楼下突然“碰见”我,与我交谈,说想在小区里另外给我们租间房子住,这样大家都方便些?我心里咯噔一惊,另找一间?这不是在撵我们走吗?我哀求地向他表白,以前不是说好的,你妈骨折,满三个月,去医院复查合格,我们立马就回去撒? 他一个劲地抽烟,不削理我。我又接着说,知道你们压力大,媳妇她又没上班了,还要还房贷,钱我可以……“不是钱的问题!”他马上打断我的话,一副侷促不安,欲言又止的样子。“那究竟是啥子问题?”我脑子极速地打转,不停地问自己?最后我终于明白过来了,是在下逐客令!是逐客的问题,我真傻,真没敢朝这方面想! 天地之大,竟没有我老俩口的立足之地?面对自己的儿子,我第一次感到如此悲哀,孤独无援…… 看得出来,他是憋了很久,鼓足了勇气,才说出那番话的,我心如针扎刀挖般痛! 没想到自己的妈还坐在轮椅上,肚子上还造着口,靠袋子排便,竟然就嫌弃他们,竟然如此不容地赶他们走? 以前仅仅是听人聊起,或网上看到类似版本的悲催故事,没想到,今天竟活生生地落到自己头上?两个月不到,就成真了“久病床前无孝子”的预言,这一课太深刻了! 我走头无路,彻夜难眠,梦似流落异乡,彼此搀扶,柱杖行走,沿亍乞讨的翁妪……想过提前回家,也想过投亲靠友,至暗时刻,几乎堕入绝望的边缘。 …… 虽然最终并没有赶我们走,而是等到腿复查合格,礼送回家的。但当时的那一幕幕,太受伤,太令人心寒……… 过了好些日子,直到在大家齐心协力,将她造口成功还纳后,我才慢慢回过神,缓过气来。才有心思,静下来再仔细想想过往的经历,看看现实的情况,比对之下,觉得自己对孩子们的看法也有失偏颇,也许自己是第一次面对面的遭遇到,缺乏足够的认知和心里准备而过度反应? 当下,普通百姓生老病死,能享受到孩子在小区附近租房照顾,已经是不错而靠谱的礼遇了!别的我不知道,大哥去年逝世,侄儿就把大嫂接到小区租房照料,问她还比较满意。看来事情并没有我想象那么糟糕,对下一代,对现实,我们真还不够了解,认知还真有不小偏差! 我们的儿女,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是改革开放年代成长起来的孩子,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他们对传统文化有新的思考。与长辈的关系不再只是服从,接受;追求的是个人幸福,自由,平等的人生理念……不能指望把传统“忠““孝”那套强加于人,他们已经有自己的三观,处事原则,做人的底线。 在他们的眼里,二人世界的生活规律是不容轻易破坏,是应该得到尊重的。我们的出现,事实上打乱了他们的生活规律,尤其是老伴的阿尔茨海默病,让他们始料未及,也让媳妇,一片孝心受到伤害,委屈之下,心态发生变化,致使小家庭出现了矛盾。化解矛盾的办法,当然是暂时分开为妙啰!所以才有儿子找我“谈话”,给我们另找住处那一出戏! 平心而论,他们已经做得不少,主动接我们去家里,让出床位给我们住,媳妇辞职及服侍的辛劳……是我们打扰了孩子们的生活,是他们在付出,在牺牲,在顶住生活的压力山大(还房贷,车贷),这代独生子女上有老下有小,负担也是够重的了! 养育与担待其实是相互的,养育也是为人父母的责任。我们不能用传统的“尽孝”去绑架他们,更不能揣测久病以后会如何如何?给他们背上尽孝的沉重包袱!平心而论,这也是不公平的。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久病床前,能善始善终的人少之又少!自顾不暇,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才是大有人在,何必苛求他们呢?彼此都该心存一份感恩之心才对,尤其是老痴病人,记忆障碍严重,随时随地都处于一种非理性状态,的确难与相处,难与侍候;另外,社会也在不断进步,久病的人也想摆脱痛苦,还指望能安乐死呢! 养儿防老的时代早已结束,老年人的思想也在与时俱进,居家养老,社区适老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和子女共同生活并非首选。毕竟是两代人,认知和习惯的差距是显然的,与其擦出火花,引发纠纷,倒不如保持距离,“远香近臭”为妙。 知易行难,适当做些物质和精神上的准备和安排,让自己既不依靠子女又能优雅地老去 ,未雨绸缪,看来也是必要的。 能相守以望,寿终正寝,是最好不过的归属;随遇而安,能去养老院养老,慢慢老去也是不错的选择。总之事易时移,摆正心态,接受命运的挑战和安排吧!
暑天从儿子家回来后去山里避暑
季羡林老先生说得好:“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人间万千光景,跌宕起伏,苦乐喜忧,除了自渡,其它人爱慕能助!” 慢慢把这些道理想通,想透,想开也就释怀了。“看山还是山”,看孩子,岂不是以前的孩子? 也许这就是那一记耳光带来的思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