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淮 河 畔 的 群 芳 谱 ------ 印象《金陵十三钗》 汤 振 海 秦淮河边的风尘女子历来名闻南北。浆声灯影下的弦乐笙歌使人缠绵沉醉;香君巾帼胜过须眉的风骨气节更令人起敬汗颜。这些都为中国文化的另类篇章交织出道道艳情别致的风景线。眼下宽大敞胸的银幕上,又向我们走来了一群衣着华贵、佩金戴玉、提箱挎包,不似逃难却如外出的青楼女子;“金陵十三钗”在南京大屠杀的腥风血雨里有声有色、惊人魂魄的表现更令人刮目相看。 来自秦淮河旁翠禧楼的她们,进入美国天主教堂后,首先占领有利地形-----藏身最为安全的地窖;对于浴血街头、背来了奄奄一息、入伍才一个月的17岁的浦生的李教官,她们冷嘲热讽、出言不逊;为了上洗手间,她们也和教会学校的女生们争执直至动手。这些唧唧喳喳的乌鸦与麻雀、这批毫不相让、刀子嘴巴的风骚娘儿们,看来是一无是处、令人生厌。其实并不尽然! 先说她们的领军人物、挂头牌的玉墨,上过六年教会学校,中英文具佳,故而在烟花巷里鹤立鸡群、孤石云举。她有头脑,一直在盘算如何让姐妹们逃出南京。她主动上门找约翰,希望能得到洋人的帮助;又是她第一个临崖危峻,想出“调包计 ”,主动提出自己替代女学生书娟去跳火坑。到了这凶多吉少的节骨眼上,昔日与女学生的不和烟消云散,血浓于水的同胞姐妹情占了上风。姐妹们也一个个地舍身忘我地甘愿当“替身演员”,为救下这些学生小妹妹而去赴汤蹈火。这何尝不是大义凛然的壮举?!其中不乏视死如归的气概。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又是透过色彩绚丽的窗户玻璃,闪回展现她们一行初进教堂的队形情景。低缓幽 悠的《秦淮景》徐徐响起,余音缭绕;然后画面定格。“金陵十三钗”的侠义血性足以改写自古以来对于她们的种种羞辱和骂名,而流光溢彩于 中国青楼史的群芳谱。 影片的场景主要分为两大板块,前部分是颓垣断壁、横尸遍地的街头。国军将士以血肉之躯拼死抵抗已经进入南京城区的日寇;创作者的眼光投射于李教官率领的教导队,他们为了救下眼看就要被鬼子抓到手的十多个女学生,而延误了撤离脱身。多种景别镜头的交替运用,从而迭现出战场的激烈残酷。远景镜头显示出敌我双方战斗的态势和力量的对比;全景和中景镜头展现了国军勇士跃身坦克、以命相搏的英姿;近景和特写镜头则把壮士的铮铮铁骨与敌酉的狰狞丑陋跃然画面。影片以小见大地描绘出守城部队奋不顾身、喋血巷战的英雄群像;同时又将镜头聚焦在李教官身上,他坚毅刚强,又不乏寸 心柔肠。从背包里拿出所捡留的女学生掉下的一只鞋,用衣袖和手背擦拭后轻轻放到教堂书房 的门口,而不惊扰正围跪在蜡烛旁祈祷的女孩们。这种富有匠 心地利用道具、迭现生活细节的老式传统的艺术手法屡试不爽,依旧能感人肺腑。 影片后部分的场景主要在教堂。那里阴森灰暗,要吸引观众的眼球,就要依仗人物的活动、情节的紧迫。于是,玉墨和约翰的互动成了重头戏。观众期待两人关系擦出火花,但编导一纵一擒、张驰相间,还算未失过度。其中又加码了书娟的尾随与偷听,更增添了些许神秘的张力;风尘女和女学生之间的龃龉与冲突也是一对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民性;当然最扣人心弦的是日本强盗的窜入、女同胞的命运,这不仅是观众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抗日血战将士们的千千心结。李教官离开教堂时撂下一句话“千万不要让那些女学生落到日本人手里。要不我的这些兄弟就白死了。”他隐蔽在教堂对面的鸿大纸店里,始终守护着 自己的同胞姐妹,直至最后和恶魔拼个鱼死网破。他是中华好男儿、南京守护神的典范! 影片的创作者在表现南京大屠杀历史题材时,颇费心机地截取了一个奇特难得的横断面。整个剧情中间既内存步步推进的情节链锁,又层出反差甚大、性格各异的人物矛盾,丝丝入扣地叠现戏剧冲突,因而使得影片具有相当的观众缘。其中的演员也多表现不俗。饰演约翰的贝尔是一位富有表演经验的好莱坞明星,他老道娴熟,能够恰到好处、不瘟不火地把人物内心的活动和变化形诸于表情;倪妮虽初出茅庐,但她的形象神清气爽、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皆具媚姿,成功地塑造了玉墨这一地位卑贱但却不失矜持高贵品味的风尘女子形象,显现出大可造就的表演才华与潜能;原在上海东方电视台担任主持人的曹可凡起演的孟先生,戏虽不多,然而,举手投足、正侧反背的形象惟妙惟肖、角色的戏份十分到位。此外,扮演李教官的佟大为、饰演书娟的张歆怡也各有千秋、称职有嘉。 而镜头运用的多样、角度选取的独到、色彩调配的华丽、画面构图的精美,这些都是张艺谋的强项;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毕业已近30年的这位杰出的电影艺术家近年来平步青云、志满意得。然而,社会转型的天翻地覆、价值取向的天差地别不可能不对艺术家产生影响,此张艺谋已不是彼张艺谋了;票房收入和投资回报的经济压力、人欲横流与道德沦丧的社会环境都会造成创作思想和拍摄实践的偏差。筹划此片时就定下的“票房达十亿 ”的商业标杆,无疑左右了创作摄制的指导思想。影片中的胭脂粉抹、情色点染也就是这样的产物,这对于表现惨绝人寰的民族大蒙难的重大历史题材似有不合。而纵观全片,投资六亿堪称巨片的《金陵十三钗》仍还缺乏凝重深沉的人文气息和大气磅礴的艺术品位。为了追求经济利润而无意在作品的思想深度、人文意义、文化价值等方面开拓挖掘,因而影响了创作的品味以及作品达到的层次。这正是此片的瓶颈所在,同时,也是这个浮华与功利的时代,一切文艺创作都为工匠制品而无大师之作的症结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