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当时去延安的这群女性都是些什么人?
朱鸿召:大都来自大城市,家境殷实,读过一些新书,思想开放。她们抱着“救国、抗日”等诸多理想,认为延安是实现理想之地。她们以知识分子居多,只有极少数是女工、农妇和家庭妇女。
《周末》:去延安就如现在的“追星”?
朱鸿召:有过之而无不及。1937年年初,这种风潮开始蔓延,对于年轻的知识分子而言,去延安是最时髦和最时尚的选择。1941年皖南事变后,因国民党封锁,风潮才冷却下来。
《周末》:什么人都可以去吗?怎么去延安?
朱鸿召:如果你持有共产党各地办事处或知名人士开的介绍信就可以直接去。如果没有“路条”,那一般就得先去延安附近的三原县,那里有一个团中央办的“青年救国联合会”,在那待一个多星期,名为训练,实为甄别,共产党也怕有特务混入。
西安是去延安的必经地,那里有一个八路军的接待所。西安距延安400多公里,坐车3天,走路要一个多星期。去延安的人一般都是结伴而行,一是怕出危险,二是国民党阻扰,怕他们“抢人”。
《周末》:这些女性进入延安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朱鸿召:生活上和男人基本一样,做早操、训练、读书、跳交际舞。不同的是,她们有着爱美的天性,比如说带去的一些漂亮衣服,都响应号召将之剪掉,打草鞋时做成装饰,既美观又不扎脚。发给她们的军服,将腰身收一下,显得更加苗条。
《周末》:没有不习惯吗?
朱鸿召:也有,一些来自南方的女性刚去吃不惯小米,用水也不习惯。但往往几个月后都会适应,加上平时训练,个个身体壮实,英姿飒爽。
《周末》: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这么多女性的情感问题如何解决?
朱鸿召:很正常啊,就像现在一样,如果双方有好感就可以谈,谈得不错就可以向组织申请结婚。但当时延安条件艰苦,都是集体宿舍,于是就有“星期六招待所”,星期六开放,5毛钱一晚上,双方还要自带被子,早晨起来分别再去工作。如果女方怀孕了,就可以分得一间窑洞,可以成家了。
《周末》:娶这些女性的,据说都是干部?
朱鸿召:大部分是干部。这些婚姻很多是由组织出面介绍,女性一般会同意,很简单也很现实的一个道理,干部享受的物质待遇高。还有当时结婚也有限制,比如说要符合“358团”,意思为“其中一位为团职以上干部,双方都是党员且有3年党龄,年龄之和为50岁”。
《周末》:有没统计过,当时去延安共有多少人?其中女性占多大比例?
朱鸿召:1943年12月底,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上,任弼时发言时说,“抗战后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总共4万余人,就文化程度言,初中以上71%(其中高中以上19%,高中21%,初中31%),初中以下约30%”。4万人中,女性接近一半。在延安的男女比例中可以反映,1938年延安的男女比例为30∶1,1941年为18∶1,1944年为8∶1,女性人数是在增长的。
《周末》:您如何看这批去延安的女性?
朱鸿召:如果放在今天,这批人绝对是最时尚最抢眼的女性。她们敢作敢为,敢爱敢恨,在那个革命的时代,她们为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现在很少有这种女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