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里子:《“尔”“汝”之迷》
《世说新语》记载过这么一段掌故:
晋武帝在宴会上问孙皓:听说南方人好作尔汝歌,你能不能唱一首?孙皓是东吴的末代皇帝,当时已经投降,受封归命侯。孙皓正在饮酒,听了这话,即席举杯唱道:“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祝汝寿万春。”
“尔”与“汝”,都是“你”的意思,把两个意思相同的字加在一起构成一个辞,是白话文的词汇结构,不见诸文言。那么,尔汝歌的歌名为什么要既用“尔”字,又用“汝”字?歌名既叫“尔汝”,以理推之,歌词之中当既有“尔”,又有“汝”。为什么孙皓编唱的尔汝歌,却只有“汝”而没有“尔”?
细读孙皓的歌辞,不难发现:“汝”字在四句之中都处在宾格的位置。在前两句中是介词宾语,在后两句中为直接宾语。孔子说:“礼失而求诸野。”可见在朝廷的典章制度不复存在之后,还可能在偏远地区的民俗中找到残留的痕迹。同理,在普通话中丧失的语言特征,也可能在方言中找到残留的痕迹。吴语为方言,尔汝歌为民谣。民谣往往比方言的官话更土,因而有可能残留更多的、不仅在普通话中消失,甚至也在方言的官话中消失的痕迹。
据西方语言可知,人称代词是最顽固不化的“格”。以英语为例,所有的“格”都已不复存在,唯有人称代词的“格”残留至今。
是否可据孙皓的尔汝歌而作这样的推断:古汉语本来是有“格”的,只是消失得太早,以至于在现存的古代典籍中找不到证据了?多年前柞里子同某苏州人说起这一假想,某人云:在苏州的土话中,第二人称代词本来确有主宾格的区分。究竟如何区别?可惜已不复记忆。
网上如有会苏州土话者,盼不吝赐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