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里子:怎样培养一流人才?答温家宝总理问
十天前温家宝总理在第四次国务会议上请教六位教育专家:中国大学怎样才能培养出大师级人才?清华大学前校长王某首先发言,大意有两点,其一,关键在教师。其二,注重德才兼备。其余的专家大抵附和王某之说,最后一致得出如下结论:要调整学科布局,要以学生为本,要提高教师素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与创作精神。
有人批评六位专家未能给予中肯的答复,从而浪费了总理同志宝贵的时间。柞里子以为不尽然。不错,六位专家的答复不如人意处甚多。不过,依柞里子之见,总理同志的问题本身就是个错误的问题。为什么错?回答之前,不妨先给“大师级”人才下个定义。所谓“大师级”,其实也就是“一流”、“顶尖”、“无出其右”的意思。与其说“大师级”,不如说“一流”,因为说“一流”,更方便同“二流”、“三流”等等做比较。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有比较,才能有识别。
什么样的人才堪称“一流”?窃以为只有开创一门新学问、推翻一门旧学问、或者对数量庞大的人群的生活方式或世界观产生深远的影响者,方才能当之无愧。这样的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是“天生”的。所谓“天生”,不是“生而知之”的意思。同“二流”、“三流”人才一样,“一流”人才也需要通过教育(无论是正式的学校教育,还是非正式的社会教育)从而获得“知”。不同的是,“二流”、“三流”人才的“识”,通过众所周知的、通常的“认识途径”,或者说“认识方法”,而“一流”人才的“识”,通过自我的、独特的“认识途径”,或者说“认识方法”。学校或者社会,只能教授众所周知的、通常的“认识途径”,自我的、独特的“认识途径”,必须由“一流”人才自己“发明”或者天生“具有”。
如今“知识”两字连文已久,以至于不少人误以为“知”就是“识”,“识”就是“知”。其实,“知”是客观讯息的输入,“识”是对讯息的主观反应。没有“知”,固然很难有“识”。有“知”,也并不意味着有“识”。“一流”人才之所以为“一流”而不是“二流”,并不因其有与众不同的“知”,而是因其有与众不同的“识”。“知”是可以“培养”的;与众相同的“识”,大抵也是可以“培养”的;唯与众不同的“识”,却不是可以“培养”的。不能培养,所以说,总理同志的问题本身有问题。
那么,大学的责任究竟何在?曰:既在于培养“二流”、“三流”人才,也在于给“一流”人才提供“鲤鱼跳龙门”的环境。
怎么才能培养“二流”、“三流”人才?以柞某之见,六位专家之论皆未见其是。首先,德才兼备之说,绝对非是。有才者不必有德,有德者未必有才。倘若目的在树立道德模范,树立雷锋式的人物即可。那是宣传部的任务,何须大学越俎代庖?倘若目的在才,则德何予焉?话说楚汉相争之际,汉王刘邦求“能人”,魏无知推荐陈平。不久,灌婴等人对刘邦说:听说陈平在家时,与其嫂子有一腿。出来跑江湖,先事魏,继而投楚,如今又降汉,反复无常。大王戳拔他当护军,他竟然贪污受贿。这么一个道德败坏的小人,大王怎么能用他?刘邦听了这话,愤而责问魏无知。魏无知说:大王要找的是“能人”,不是操行高尚的人。即使大王找着操行如尾生、孝己(历史上两个著名的有德之人),却无能力为大王决胜千里之外,要之何用?刘邦醒悟,终于得力于陈平之运筹帷幄。如今总理同志既然也是在求“能人”,有才如陈平者即可。兼求德,恰似画蛇添足,真腐儒、陋儒之见。
其次,以学生为本之说,恐非是。美国大学培养出不少“二流”、“三流”人物,其经验或可借鉴。美国大学基本分两类,一类以研究为主,另一类以教学为主。前者以教授为本,后者以学生为本。而美国大学培养出来的学术人才,皆从前者出。何以如此?理由其实很简单:以教授为本,是身教。以学生为本,是言教。言教不如身教。
再其次,提高教师素质之说,似是而实非。似是,因为教师素质高,则学生水平不应差。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此之谓也。实非,因为培养教师与培养学生之道并无二致。能够提高教师的素质,则说明已经获得培养人才之道。既然如此,又何须再彷徨思索?
怎么才能为“一流”人才提供“鲤鱼跳龙门”的机会?以柞某之见,关键在于提供充分自由的思维环境。只有摈弃一切先入为主的意识形态与学术思想体系,“一流”人才才能不必遵循众所周知的认识途径脱颖而出。大学并非世外桃源,而是社会的一个部分。如果社会不允许如此,大学所能做的必然有限,必然不足。换言之,不出现“一流”人才的根源,并不在大学而在社会。中国人才最盛之世,在社会最自由的先秦。不是巧合,乃是必然。为政者,不可不知。
综上所述,可见总理同志不仅问错了问题,而且也问错了人。应该问的问题,不是怎样培养人才,而是怎样改革社会。应该问及的人,不是教育专家,而是总理同志自己。
或曰:总理问你了吗?多管闲事!
如果总理亲自责问,柞里子“无以开吾喙”。不过,柞某这等小人物的拙文,绝不会入于总理之眼,所以总理绝不会问。既然发问的不会是总理,柞某当然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反问:你这么问,难道不也是多管闲事么?
嘿嘿!旗鼓相当,不分胜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