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汤振海教授的博客  
文化是个体和群体的命与根......  
https://blog.creaders.net/u/5884/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汤振海教授
注册日期: 2012-01-31
访问总量: 80,182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文化是个体和群体的命与根
最新发布
· 中国远征军的显赫战功与重大贡献
· 假扮成喇嘛长期潜伏在这里
· 他在街头搭救了流落到香港沦为娼
· 借古喻今,曲线救亡
· 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
· 《中国电影景观荟萃》出版
· 美国华裔作家及其笔下的华人世界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中国电影景观荟萃(四)】
【中国电影景观荟萃(三)】
· 中国远征军的显赫战功与重大贡献
【中国电影景观荟萃(二)】
· 假扮成喇嘛长期潜伏在这里
· 他在街头搭救了流落到香港沦为娼
· 借古喻今,曲线救亡
· 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
· 阮玲玉的《自杀合同》
· 窃取了革命的成果坐享其成的新生
· 胡蝶以绝对优势当选“电影皇后”
· 从东北流亡到上海的一对姐妹
· 影片猛烈地抨击了混浊不堪的社会
· 何仁斋的新姨太太卷款外逃了!
【人生感言】
· 片言只语说“珍惜”
· 汤 振 海: 感 受 他 乡
【中国电影景观荟萃(一)】
· 长江流域发生空前未有的特大水灾
· 燕燕与其情人席卷财物私奔出逃
· 他们设暗道机关诱拐奸淫良家女子
· 爱宝只得回到林氏妓院重操旧业
· 年轻寡妇梨娘为了守节忍痛割爱
· 邀请袁世凯的儿子袁寒云挂名做编
· 上海滩发生了一桩家喻户晓的谋财
· 洞房花烛---开垦处女地
· 《定军山》独拔头筹
· 电影传中华,众老外施展身手 
【苏州图书馆】
· 华人移民在美国
· 华人移民在美国
· 亚裔在美国公益事业中的社会角色
· 苏州图书馆节日活动多
【论文著作】
· 《中国电影景观荟萃》出版
· 影视名作赏析
· 第一届“金叶奖”获奖名单
· 再谈电影艺术的起源
· 影视艺术概述
· 影视艺术概述
· 中国戏曲趋于衰退的本体动因
【法拉盛人文講座】
· 法拉盛中文书会 推出系列文学讲
· 法拉盛图书馆本周活动多
· 法拉盛中文書會
· 法拉盛中文書會 推出系列文學講
· 中國戲劇的西化與翻新系列之一
· 中國戲劇的西化與翻新系列之二
· 中國戲劇的西化和革新
· 文化面临的新挑战及其回应
· 中國電影的發展歷史與現狀
· 文化面临新挑战
【新闻报道】
· 阐发《牡丹亭》的创造和先进
· 畅开心扉的张艺谋
· 美国苏州同乡会征集会员启事
· 汤振海生日快乐
· 2016年8月13日下午2时,纽约华侨
· 最后一排右二为汤振海
· 湯振海23日講移民形象
· 湯振海解西廂
· 汤振海教授文学讲座
· 莫言作品研讨会 汤振海导读
【文化艺术】
· 美国华裔作家及其笔下的华人世界
· 令人痴迷的中国文字
· 工匠遍地开花、大师寥若晨星
· 东西方影视传播
· 歐美戲劇傳入中國
· 历史、伦理、警匪
· 华裔文学评论家汤振海谈张爱玲郁
· 茅盾倡导自然主义的再评价
· 莫言作品討論會導讀講座
【华人世界】
· 苏州人的小桥流水的天堂意识
· 到了美国,要么发财,要么发神经
· 妈妈,我想接您来美国看看
· 美国苏州同乡会正式成立
· 花絮馬年紐約作協選會長
· 汤振海生日快乐
· 夏志清先生,北美華文作家協會網
· 莫言小说透析
·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原由
· 美国华裔作家及其笔下的华人世界
【影视评论】
· 《归来》是2014年张艺谋导演拍摄
· 前瞻先知的《华氏 451》
· 国产大片在美国
· 國產大片票房刷新紀錄
· 未来影视的发展和高科技运用
· 解读《钢的琴》 议论影视剧
· 歐美戲劇電影傳入中國之後
· 《钢的琴》内涵和艺术特色析评
· 姜文的表现主义创作 汤 振 海
· 秦 淮 河 畔 的 群 芳 谱 ---
存档目录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2 - 06/30/2012
05/01/2012 - 05/31/2012
01/01/2012 - 01/31/2012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到了美国,要么发财,要么发神经病!
   

到了美国,要么发财,要么发神经病!


    来到美国时有三载过半,听到的俗话、名言不胜枚举,感受体会最深的则是“两发”之说。

   年前去纽泽西,和一家报纸的老板洽谈合作发行的事宜。他是一位来美二十多年的台湾人,“创业艰难百战多”,毕竟是经历了移居异国他乡的林林总总;同 时又看我初出茅芦、郁郁寡欢,他便把感触最深的心得与我分享,告诉我说:“到了美国,要么发财,要么发神经病。”吓得我当时一身冷汗。因为早已算过命,说 是五行缺金,财运不济。不过也罢,生下来就饱经风霜,“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更是豆渣充饥,酱油汤下饭。过惯了苦日子,很容易得到满足,只要过得去,不发 财也就认命了。可是要发神经病,这真是太让我缺乏思想准备了。到美国来,对于不少人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况且我还是来圆人生之梦的。来了之后,发不 了财,反而要发神经病。这岂不是好事变成了坏事?他说得十分肯定,两者必居其一,从而使我深感事态的严重性。于是,我仿照枚乘的《七发》之题,将这位朋友 的高见冠名为“两发”之说,存档保留。

   果然灵验,实在是灵。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两发”的认识愈加提高,体会更为深切,觉得这是对在美国图谋生存发展的外来仔的命运结局的一种真实反映和概括;几乎囊括大部,概率极高。

   刚刚踏上新大陆的一段时间,除了一丁点新鲜感以外,更多的是充满了紧张感。这种紧张感实际上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移居到一个全然不同的环境后,出于 生存本能而对周边左右的戒心和防备。一年到晚处在“一级战备”的状态,你说紧张不紧张?二是在这以前端的是“铁饭碗”,驾轻就熟的工作、每月必发的工资, 根本不存在为生计而发愁的问题。而一到美国,谁知道你是哪根葱?你不去打工,那就一分钱也没有。而且初来乍到的,大多没有工作许可证,语言或许也不太好, 要找既轻松又挣钱的活,简直没门;那就只能去干累人烦人、时间长、工钱低的活,搞得你不得不紧张。我到了美国的第二天,便上街找工作。找不到便去跑推销, 早出夜归地跑,走街串巷地跑,结果跑得脖子都粗了,医学上叫做甲状腺胀大,其实完全是劳累与紧张的结晶。过度的紧张、长期的紧张或许就会诱发神经病,这在 医学史上早已屡见不鲜。

   然而,紧张还只是初级阶段的“东进序曲”,接下来难熬的日子还长着呐,什么难熬?孤独难熬。孤独就像一根长长的灯芯,白昼和晚上都在燃烧着你的心 油。打工在外辛苦一天,回到家里妻儿老少济济一堂,即使得不到什么安慰,但总还有一个交流、沟通的管道,或许也能排遣、渲泄你的几份乡愁与情绪。而本人却 是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白天在外跑单帮,饱尝辛苦,个中滋味曾写成文章,题目就叫《今晚,我想早点回家》。可是,回到家又怎么样呢?晚上钻进栖身之处,四 面白壁,犹如单身牢房,要说话只能对自己说;而嘟嘟哝哝、自言自语不正是老年痴呆症的表现吗?那我可不能这样,于是总是沉默,沉默到连正常说话都溜不起 来。记得有本革命回忆录上记载过,长期关在单身牢房的人,出狱后往往反应迟钝、言词木讷,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过来。当时读后还半信半疑,而现在却是不仅 坚信不疑,并且还有身临其境之感。是啊,“两发”之说深有见地,美国不就像一所大牢房,把我直往精神病院逼。    

   夜晚,孤身一人,空守斗室。白天,投身人海,又能在哪里找得到知音呢?虽说纽约聚居了数十万的华人,但他们差不多都被美国的社会环境改造得犹如机器 人一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忙碌不停,奔命似的;没人会来听你的心事,会来关心你的死活,更不要说你的孤独;他们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哪里还有时间和 心思来理会你。你要怎么活,活得怎么样,都随你的便,绝对自己说了算,同时后果自负。所以人们都说美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家,这也是源由之一。自由不光是指你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人会来干预你的选择;并且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指你在做的过程中,没有人会来管你的闲事。等到有人盯上你时,那恐怕就是警察了。而我们 总不能为了不孤独,而去惊动警察先生吧?

   事到如今,顾忌还这么多,看来在孤独的道路上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有时白天呆在家,实在闷得慌,但又没有地方可去。于是,凭籍着那张无限制使用的 月票,乘着公共巴士无目的地去兜风;徒步街道,明明看到了横穿马路的信号灯,也还在那里辗转徘徊,奢望这一片刻的逗留也许就能在陌生的人群中找到熟悉的面 孔。看看自己的孤独和无聊已经到了何等地步!

   摇呀摇,摇到外婆桥;走啊走,走到唐人街。看到满山遍野的同胞姐妹,可你千万不能热泪盈眶地扑上去,紧紧地握住对方的手,大喝一声:“同志,我可找 到您了!”倘若这样的话,那就成了不折不扣的现行神经病。周围的行人都会对你侧目而视,甚至当场报警,后果不堪设想。你应该目不斜视、旁若无人地大胆往前 走,苦水往肚子里咽,有话自己回去对着镜子说。这样大不了也不过算潜在的神经病,或者算候补神经病,后者的称呼似乎更中听些。经常听说选举候补中央委员什 么的,那个看来是很难候补到,就候补一下这个吧,如何?反正都是候补,一样过把瘾。你实在敝不住,要想找人一吐为快,也行。不过得先挂号,你的心事他愿意 听。但这不是聊天,也不是谈心,而是你向他诉说病情、病史,他呐,笔录病历,同时考虑处方。

   不讳疾忌医,及早地去看心理医生,或许能免进精神病院。当然预防的方法还有多种,君不见开往大西洋城的班车几乎部部满座,谁不知风尘女子的钱包鼓得 最快。尽管这两者均不可取,但是它们在挽救人的神经方面功不可没。倘若去赌场怕输钱,想嫖妓怕染病,那这样的话,住进精神病院的可能性也许就会增加不少。 前途并不乐观,晚年也不看好。看看街头那些稀里古怪、痴呆奇癖的老头,也许我明天就是这副傻样。想到这里,我又满头大汗。你说,要命不要命? 

   看来我这一辈子是没有什么指望了。好端端的老婆、孩子、热炕头,不要,要到美国来。这本身就是神经不正常的表现;到了美国,不发财,却发神经。这更 是万万没有想到的。但木已成舟,自己身陷沼泽,无力自拔,恐怕也只能作好最后牺牲的准备了。趁目前神志还清醒,我得赶快把心窝里的话掏出来,与大家分享。 我要对我的同胞中的后来人说,其实不一定是同胞了,为什么还要固守在狭隘的民族主义之中呢?来点崇高的国际主义吧。我应对全世界所有国家中的想来美国淘金 的的弟兄们发出忠告:美国是一个适合家庭生活的国家。你要到美国来,最好妻儿眷属一起来,拖男带女来,千万不要孤身一人来。否则,日子将是非常难过的,后 果将是十分严重的。当然这主要是针对已婚的中年人而言,不一定适用于年轻的傻小子们。年轻,那是属于远离神经病的别一世界。

来源:美国《侨报》 作者:汤振海/纽约)  

(责任编辑:李少峰)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