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都在转发,隆冬将至? |
| 2016-09-24 网文 天涯连线
平时爱玩微信爱发朋友圈的亲注意: 从2016年10月1日起, 你在朋友圈里说的每一句话, 日后都可能成为呈堂证供! 不仅如此,
微博
贴吧
还有短信里面说过的话 都可能成为呈堂证供…… 这意味着: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
《规定》明确,网页、博客、朋友圈等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网络应用服务的通信信息,用户注册信息、身份认证信息、电子交易记录等信息,文档、图片、音视频等电子文件属于电子数据。
此外,按照规定,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依法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电子数据。电子数据面临被篡改或灭失“危险”时,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或检察长可批准采取冻结电子数据、锁定网络应用账号等方法对其冻结保全。
规定到底是啥意思呢? 下面赶紧看好了:
当然,大家也不必太慌,
只有实施了犯罪, 这些信息才会作为证据被收集!
东西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 这老话是有道理的。 因为在短信或社交平台上乱说话而惹祸上身的事情, 早就有过!
警察提醒:朋友圈发下面这些内容可能坐牢
赶紧学一学,以后千万别犯“糊涂罪”↓↓↓
浙江的谢某建了个微信群,人挺多,每天发言的人也不少。几个月后,张某进群,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张某传发了120多条黄色视频,以逗大伙儿开心。 后经警方调查取证,谢某和张某一起锒铛入狱。张某因触犯刑法,被判传播淫秽物品罪。谢某作为群主,因没阻止群友传播黄色视频,没负起监督管理职责,与张某构成了共同犯罪。别以为群主很好当,建个群就可以啦!当群主有监管责任,糊涂不得。
朋友圈,就像谣言大熔炉,形形色色、真真假假,让人难辨真假。去年9月,湖南浏阳有四个人因在微信朋友圈转发“有犯罪团伙来浏阳抓儿童、挖器官”的谣言被拘留罚款。造谣传谣都是犯罪,咱能不造谣,咋做到不传谣呢?就一点,自己不能判断真假的信息不转发。
朋友圈,这些信息少晒!
除此以外,微信朋友圈,以下7种情况少晒!根据安全人员的研究,朋友圈越来越成了敏感信息泄露的“重灾区”。为了不成为黑客、骗子、小偷的“业务对象”,你在晒朋友圈的时候要控制、控制、再控制。
一旦泄露家庭成员信息,容易给不法人员创造行骗、行窃的机会。尤其是老人、小孩的信息,更要注意保护,包括姓名、幼儿园和学校的地址等。上下学路线、上下班路线也要少发。
有些爱晒孩子的家长没有关掉微信中“附近的人”这个设置。骗子就是通过微信搜索“附近的人”,来成功获取信息的。
外出时,日程安排、行踪等信息不要泄露,不然容易让他人钻了家中无人的空子行窃。外出期间,能够显示姓名、身份证号的车票、护照、飞机票等不要“晒”。
不用怀疑,坏人也会使用大数据。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在照片中不要出现特征明显的东西,例如你的家门钥匙、车牌号码,更不用说身份证、驾照和护照了。
外出购物、旅游、驾车,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如人群拥挤、道路堵塞、发生交通事故等。这类信息在不掌握真实情况前不盲目散布、转发,不然可能会引发恐慌,或被编造成谣言转发、扩散,产生负面效应。
对于自己在情感、工作上的问题,牢骚、抱怨类信息也应少发,既容易引起不怀好意的人注意,也有损人际关系。
当然,如果做到这一招, 你一定会成为朋友圈里最受欢迎的人——
【来源:法制晚报】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