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廖希、韩平执导,白恩、赫子铭、吕星辰等主演的抗日军事题材《捍卫者》,将于9月22日上映。
今年是淞沪会战80周年,也是这场抗战里的英雄——姚子青殉国80周年。9月18日,《捍卫者》在京举行首映。
首映礼现场,在被问到“为什么想要拍冷门英雄”时,廖希严肃地讲道,实际上,姚子青并不冷门。
17岁当排长,20岁当连长,曾带领六百士兵,迎战几千敌军,用7天保卫宝山的英雄姚子青,与万千抗战英雄一样都留下了史料记载,却处在被现代年轻人忘却的境遇中。
廖希(右二)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捍卫者》以及它的创作团队所做的事,便是以影像的形式,提醒安逸生活中的人们回溯历史的镜子。
今日,独舌对话《捍卫者》导演廖希,听他谈谈这段创作历程。
类型但不刻板,回溯却不俗套,英雄也有最基本的人类情感
深受“抗日神剧”影响,一提及国产抗战题材,不少观众都会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可想而知,一些不负责任的、所谓的抗战史实题材给观众留下了多少心理阴影。
而《捍卫者》导演廖希严正表明:“这部贴着史实行走的影片,绝不会是‘雷人之作’。”
影片中主要展现了淞沪会战中的宝山保卫战,据廖希透露,最先编剧的第一稿中,是从姚子青在北方的生活开始写起,但他认为这样不够戏剧性。他提及了前期策划时曾用的标题“一个英雄的生死决策——600壮士的热血捍卫”,最终廖希选择将笔墨着重于刻画这7天,剩下的通过短暂闪回来表现,“姚子青有家室,他不可能对生死没有牵挂,所以我们用了很小部分展现这些。”
影片采用类型片手法拍摄,可以看出,廖希想要摒弃千篇一律的刻板英雄人物形象,他的英雄人物是有成长的。“你的英雄越可信,越能打动人。正常人在生死不可知的情况下,应该有什么样的反应?”他说,当姚子青知道没有援军的那一刻,和所有正常人一样,他也会有瞬间失去理智的时候。在廖希看来,英雄人物也有求生的本能与欲望,而他们于危急中选择的牺牲,更体现出抉择的大义。
在他看来,如果有更多人因为影片而去认识这段历史,“初衷算是达到了”。
“戏保人”,不认真你就输了
挑选主演时,《捍卫者》也曾考虑过一些有号召力的年轻演员,但由于档期等原因,未能相互协调。导演廖希讲道,“既然剧本打磨扎实,我们就选用了‘戏保人’的方法,只选对的人。”他坦言,也许大家观影时不会觉得特别脸熟,但希望这些演员能像当年《士兵突击》一样,通过这种“热血硬汉”气质走入大家视野。
不以流量取胜的《捍卫者》,实打实地拼演技,而演员们在片内片外都没少下功夫。
在第一次见面时,廖希并不十分看好饰演姚子青的演员白恩。“当时我感觉他的状态略有颓丧,但后来得知,他正准备演一个吸毒赌徒的戏,一直在找角色的感觉”,廖希笑道,白恩的“入戏”,在后来给了他很多惊喜。他回忆,白恩看粗剪版本时心情便格外激动,杀青后,白恩还回到了姚子青牺牲所在地,“当我看他眼含泪花,我知道他在与他的英雄告别”,廖希说道。
白恩与生俱来的忧郁气质,也使他更符合姚子青“文武双修”的人物特质。而白恩在现场休息时也在看相关史料书籍,给自己的表演寻找支点。
与白恩的“正派”有所差别的,是略有匪气的李大成。从最早不理解姚子青的智慧谋略,急于报仇,跟姚子青作对,到最后成为姚子青的左膀右臂,赫子铭演活了一个颠覆传统的士兵形象。
女一号吕星辰曾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获最佳女主角奖,片中,她饰演在上海受教育的学生。“以往战争片都让女人及孩子待在安全区,”廖希讲道,“但在《捍卫者》中,你能看到柔弱女性的成长,最终和铁血男儿一起成为了捍卫者。”
历史的涓涓细流,不应被忘却
谈起《捍卫者》项目的源起,要先从投资人给廖希讲的故事开始说起。投资人与民族英雄姚子青是同乡,从小听着这位英雄的事迹长大。有一次,投资人与助理前去淞沪纪念馆,在巨大的“姚子青营抗日牺牲处”石碑前,他向助理提出了关于姚子青的问题,但助理毫不了解的反应让他感到愤怒,于是投资人找到廖希,表达了想要以影像重现这段历史的愿望。
“他(投资人)想让更多的年轻人回溯那段历史”,廖希说道,“我觉得我们有责任拍出这样一部片子,让大家铭记这段历史与这些英雄。”谈话才进行到五分钟,二人便达成合作意向。“我的祖上也曾是抗日将领,我对这种题材有本能的情怀”,廖希激动地谈起自己当时的处境,“当时我家人生病,正面临困境,如果接这部戏,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两年内推了很多活动,但最终他仍投身于影片的制作,“这件事有一种使命感”。
工作照
而这部片子,也是廖希由制片人向导演转型的作品。由于制片人出身,他对成本的预测与控制相当敏锐。当他向投资方表示此类影片可能会在市场上遭遇“天花板”时,投资人的反应使他更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项目中。“他(投资人)说‘如果我用英雄挣钱,我在打自己的耳光’”,廖希道,“我们要拍有品质的、还原史实、还原英雄本色的电影。”
前期剧本筹划时间一年,廖希表示,仅剧本便打磨18稿。当时廖希正面临着家人生病,北京、香港两地跑,压力颇重。而2个月的拍摄时长被廖希称为“奇迹”,由于取景于上海和横店,拍摄中途曾遭遇5次台风,其所带来的暴雨每次都会毁坏场景。时间紧张,成本规模中小,但《捍卫者》仍排除万难,呈现了那段历史岁月。
从剪辑、配乐到特效,耗时10个月。廖希笑着感慨“头发都白了一半”。影片也曾遭受质疑,对此,廖希的看法是,“观众不欢迎的是抗日神剧,而我们拍的是良心之作,我有信心,也相信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加上一遍遍的剪辑,廖希坦言,大约把这部影片看了200多遍,但直到最后一遍仍让他感动的戏份便是,当姚子青被炸倒在地,仍爬起找枪继续战斗。“明知回天无术,仍要捍卫民族”,说起悲壮的故事,廖希语气里又透露出凝重感。
从制片人到导演,从对成本的把控到对艺术的追求,廖希感慨,他更加理解了导演的诉求。同时,他也数次表达了,由于创作团队的用心,影片才得以如此呈现。
“我不是在讲功德高尚的话,而是真的向他们致意”,廖希诚恳道,希望观众能走进影院回溯这段历史,铭记逝去的英雄人物。
【文/邓雅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