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里子: 一青二白
冬天還沒完,冬天的菜還得接着吃。前文提到冬季蔬菜以白菜、蘿蔔為主。蘿蔔已經介紹過不止一次,白菜卻還不曾登盤。為何厚此薄彼?因為相對而言白菜比較乏味。
也許是因為在北京時吃多了。北京冬日除去白菜之外,基本沒有別的蔬菜。申明一下,柞里子說的是50-70年代。76年柞里子逃之夭夭,往後的市場供應如何就非我所知了。那時候趕上剛入冬,滿大街小巷推銷大白菜。不少人買了“窖存”。“窖存”二字,想必是個從農村帶進城的說法,城裡不能隨便挖窖,所謂“窖存”,其實大都只是堆在走廊下蓋上塊破麻布。
“窖存”的市價記得大約是2-5分一斤,視質量而定。等到數九寒天之時,門口副食店的菜攤上空空如也,在西單菜市場這類地方,大白菜的價錢就會上升到1毛好幾。柞里子家沒有“窖存”白菜的習慣,人口也簡單,買多了吃不完,爛掉反倒得不償失,所以,寧可在想吃時去菜市場付高價。
如果說白菜是冬天的下里巴人,蘿蔔是冬天的陽春白雪,冬筍就是冬天的“其和彌寡”了。冬筍一向不多見,也一向貴得很。“貴得很”究竟是多貴?嘿嘿,比你想象的貴。半尺來長的冬筍,剝出來能有兩寸長就不錯了。成語有“雨後春筍”之說,形容速度之快,可見春筍絕不罕見。物以稀為貴,春筍既然不罕見,自然不貴。不過,想要吃筍,還得忍痛破費吃冬筍。便宜的春筍麻口,絕不是可行的代用品。倘若買不着新鮮的冬筍,或者實在嫌貴,可用罐頭冬筍代替。
白菜青,冬筍白,炒作出來,就成了一青二白。
主料:
白菜一小棵,冬筍一隻,皆切窄條
佐料:
蒜、金鈎切末,姜切絲
烹法:
素油燒熱
精鹽、姜、蒜、金鈎下鍋煸炒出味
冬筍、菜梆同下拌炒
下菜葉,噴黃酒
起鍋盛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