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来自: 大洋彼岸 |
注册日期: 2006-10-27 访问总量: 1,389,608 次 |
|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
|
|
|
|
|
|
| 柞里子:秦失其鹿(13) |
| 柞里子:秦失其鹿(13) 赵成蟜的造反虽然不旋踵就归于平静,赵正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吕不韦真是我亲爹?从有记忆起,赵正就经常见到吕不韦同他妈在一起,尤其是当赵子楚逃归咸阳,他妈与他独自留在邯郸的日子里,吕不韦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对他的关照几乎无微不至。还真是有可能!越想,赵正就越觉得真;越觉得真,赵正的方寸就越乱。不过,赵正并没有太多时间琢磨他与吕不韦的关系,因为不久就一条令他更为震惊的消息传来:嫪毐不是什么宦官,竟然是他妈包养的面首,竟然还同他妈生了两个野种! 是可忍,孰不可忍!赵正决意下手。可冷静下来一想:如何下手?还真不容易。当时嫪毐的权势早已越过吕不韦,河西重地太原郡改称嫪国,成为嫪毐的根据地。掌禁军的卫尉、典机要的内史、备顾问的中大夫,都是嫪毐的党羽。甚至赵正身边的随从,也大都是嫪毐的耳目。 在赵正身边安插耳目,本是嫪毐的一步好棋。可是让赵正觉察了,结果就成了致命的死棋。赵正故意当着嫪毐耳目之面召来昌平君与昌文君两人,一起协商对付嫪毐之策。嫪毐中计,以为探得赵正的行动计划,遂于四月清明前夕,盗用御玺与太后玺,发兵围攻蕲年宫。嫪毐轻易攻入蕲年宫中,却发现宫内空空如也,哪儿有赵正的踪影?仓惶退出之时,昌平君与昌文君率领精骑不知多少,从四面八方包抄而来。嫪毐手下一哄而散,嫪毐单枪匹马,夺路而逃。没能跑出一箭之地,早被绊马索绊倒,就地生擒。跟随嫪毐谋反的卫尉、内史、左弋、中大夫等二十馀人,没有一个逃脱,统统处斩、五马分尸。 嫪毐事发,吕不韦如何能逃脱干系?赵正旋即免去其相国之职,令吕不韦“就国河南”。河南是吕不韦的封地所在,所谓“就国河南”,换成如今的白话,就是回河南原籍安置之意。不过,秦时的“河南”,并不泛指如今的河南省,而专指洛阳地区。吕不韦既遭贬窜,吕不韦的亲信又如何能逃脱牵连?如果蒙骜不曾先死,想必会同遭贬窜。 可巧蒙骜先一年死了,躲过这一劫难。好几名高级将领因卷入这场混战或死或贬,职位空缺出来,蒙骜之子蒙武恰好顶上。赵正二十三年,秦军侵楚失利。赵正起用老将王翦为帅、以蒙武为副,再次兴师伐楚。赵正亲自送至灞桥,王翦临别,再三向赵正请赐良田美宅。赵正大笑道:将军得胜归来,还愁几亩地?几幢房子?王翦道:可不。 大军逼近武关之时,王翦又三番五次遣使者返回咸阳请赵正别忘了答应他的赏赐。 “将军这么贪图小利,难道不怕叫秦王小觑?”蒙武看了,禁不住嘲笑。 “这你就不懂了。”王翦哈哈一笑,“秦王为人,多疑寡信。如今秦国精骑劲卒,尽在我掌握之中。不叫他小觑,他能不疑心我?” “原来如此!”蒙武恍然大悟。 蒙武临死,把这故事告诉蒙恬、蒙毅兄弟。兄弟两人铭记在心,谨小慎微,刻意效仿王翦所为,从而皆得赵正的信任。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后,蒙恬握重兵在外,蒙毅典机要于内,兄弟两人成为秦朝廷炙手可热的人物。李斯虽居丞相之位,也不得不退让这两人三分。 且说李斯听了赵高那番不如蒙恬的话之后,由忿然转入平静。平静之后呢?不能不给个答复吧?正想启齿,却被赵高抢了个先。 “以我赵某之见,长公子一旦登基,必然戳拔蒙恬为相。” “荀子曰:‘物禁大盛’。我李斯正好趁此机会告老还乡。” “没那么容易吧?” “此话怎讲?” “君不见自文信侯以降,但凡罢黜的丞相都遭诛死么?所谓‘骑虎难下’,此之谓也。” 文信侯就是吕不韦,贬窜之后,被逼自杀。接替吕不韦为相的昌文君、昌平君、王绾,也都遭贬死。 “文信侯等人咎由自取,我李斯扪心自问,并无过失。”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况且,……” “况且怎样?” “焚书一案,由丞相发起。据我所知,长公子与蒙氏兄弟对此皆极其不满。坑儒一案,虽与丞相无干,长公子上书进谏之时,指望丞相援之以手。丞相不仅不曾出手相援,放倒落井下石。这难道不是罪状?” “长公子何曾反对过焚书?至于坑儒,我李斯又何曾落井下石?分明是谎言嘛!” “长公子反对焚书之意,亲口对我说过,只是没敢向始皇帝启齿,丞相所以不知。至于坑儒嘛,倘若我赵高一口咬定丞相曾在始皇帝面前落井下石,长公子即使不深信,能不疑心?倘若蒙氏兄弟也说如此,长公子想不信都难!” 李斯听了赵高这番话,一股怒气从脚心直奔脑门。他抖抖衣袖,本来想必是要拂袖而去,可冷不防一个机灵的念头一闪而过。大多数时候,机灵能救命,可有时候偏偏是傻能救命。李斯当时如果当真拂袖而去,结局会如何?赵扶苏顺利即位为二世皇帝?很可能会如此。李斯的下场呢?绝不会更坏。可那机灵的念头偏偏闪过,于是李斯只是拂袖而起,不曾拂袖而去。 起身之后,李斯捻须一笑,道:“你若真心坑我,怎会预先告知?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还不如实招来?” “丞相果然料事如神!丞相一向不把赵高当贱人,赵高心怀感激都来不及,怎么会坑害丞相?赵高的意思嘛,不过是想请丞相帮赵高的忙,整整蒙氏兄弟那两个混帐而已。” 赵高与蒙氏兄弟不和,并非是什么秘密。赵高想整蒙氏兄弟,李斯相信不假。赵高当真没有觉察李斯对他的厌恶从而心怀感激?李斯觉得也应当不假。否则,赵高怎么会来请他李斯出手相助?不过,蒙恬既是赵扶苏的亲信,赵扶苏就要即位为皇帝了,还怎么整蒙恬、蒙毅? 看见李斯面呈疑惑之色,赵高将胳臂一抖,从衣袖里抖出另一条帛书来,递到李斯面前,笑道:“两卷帛书,都出自赵高之手笔。始皇帝既已驾崩,丞相吩咐赵高将玉玺盖在哪卷之上,哪卷就是始皇帝的真遗诏。” 李斯阅毕,心中大吃一惊。我还真小觑了这赵高,居然敢于篡改始皇帝的手谕,胆大包天嘛! “你的意思,打算叫谁继承皇帝之位?” 吃惊之后,李斯恢复理智,问了这么一个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我之见,知道秘密的人越少越好。眼前摆着的这一个,没法儿瞒,叫他上就好。” “知道秘密的人越少越,这话不错。不过,胡亥合适吗?”李斯问,显然有些犹豫。 “有什么不合适的?嫌他年幼?还是嫌他不够聪明?”赵高反问。 当时赵胡亥年方十二,的确年纪小。不过,赵正即位之时,不也就十三么?不够聪明?也许。不过,小时懵懂,成人之后,未必不佳。再说,赵胡亥就在跟前。立赵胡亥,简单易行。不立赵胡亥,又没法瞒他,必须杀之然后方能成事。多杀一人,多一层风险。况且,小而不聪,不正好便于我李斯操纵么? 转念这么一想,李斯终于点头,道:“成。就是他吧。” “就是他了”四个字,李斯说得极轻,轻得只有他自己与近在咫尺的赵高能够勉强听得清楚。可这四个字的意义,却是重过千钧、万钧。四字既从李斯口出,中国的历史于是而偏离本来应当遵行的轨道。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