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湮灭之城的博客
  地上之物终将湮灭,天上之城永恒,在生命短暂的超越中寻找瞬间的化境。
我的名片
湮灭之城
注册日期: 2022-10-30
访问总量: 1,121,147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保罗的孤独——宗教改革500周年
· 川普的朋友圈(续)
· 川普的朋友圈
· 公民的胜利——写在大选之后
· 目击红色帝国的崩溃——照片的魅
· 宗教改革与我们有关吗?—宗教改
· 以被蹂躏者作为叙事隐喻的阶级仇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杂记随想】
· 川普的朋友圈(续)
· 川普的朋友圈
· 公民的胜利——写在大选之后
· 以被蹂躏者作为叙事隐喻的阶级仇
· 我赞成川普当总统
· 也说说“大康”
· 他颠覆了整个行业—(下)
· 他颠覆了整个行业—(上)
· 被遣返的逃亡者——照片的魅力(
· 百年古董表的“复原”
【照片的魅力】
· 目击红色帝国的崩溃——照片的魅
· 精彩纷呈的周五午夜极光
· 濒死前的祈祷
· 一幅充满故事张力的老照片
· “有工作,有饭吃,就是希望”
· 波罗的海人链:他们为何坚定地反
【边走边看】
· 保罗的孤独——宗教改革500周年
· 宗教改革与我们有关吗?—宗教改
· 在旷野中寻觅——神奇的应许之地
· 从东到西,K-pop文化的融合
· 告别约旦,跨入以色列——神奇的
· 精彩纷呈的周五午夜极光
· 神奇的应许之地(6)—面朝红海
· 神奇的应许之地(5)——佩特拉
· 神奇的应许之地(3)——摩西的
· 神奇的应许之地(2)——初识约
【恍如昨日的回忆】
· “716”:当年游泳二三事
· 忆我的藏族朋友“阿里王”
【回归常识】
· 尊严,需要正确的表达
· 拒绝“标准答案”
· 是非、知道、“卮言”
· 朋友与镜子
· 党,是有差别的!
· “不耻下问”可以休矣
· 游戏的遵守与超越
存档目录
11/01/2024 - 11/30/2024
10/01/2024 - 10/31/2024
09/01/2024 - 09/30/2024
08/01/2024 - 08/31/2024
07/01/2024 - 07/31/2024
06/01/2024 - 06/30/2024
05/01/2024 - 05/31/2024
04/01/2024 - 04/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02/01/2024 - 02/29/2024
01/01/2024 - 01/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10/01/2023 - 10/31/2023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1/01/2022 - 11/30/2022
10/01/2022 - 10/31/2022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宗教改革与我们有关吗?—宗教改革500周年纪念之旅(1)
   


【这是一篇几年前写的游记。今天是马丁路德宗教发动的宗教改革纪念日,作为一个回顾,现将其发在这里。】

图片1.jpg

罗马城外圣保罗教堂一角(摄于20171117日)

 

在经历了1989年柏林墙倒塌和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有人曾一度认为,随着全球化的到来,我们不再生活在迥然不同的社会之中,而是身处同一世界,有着同一梦想。

然而实际的情况并非这样简单,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地缘战略与国家利益时时有着将其拖回到原来轨道的趋势;而在世界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同时,各国家各民族对历史遗产的传承又会时时导致社会的冲突,例如文化、宗教等。

图片2-1.jpg

常炜《小火苗》(布面油画,50mm x 50mm2019年,作者收藏)

 

“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划着一根火柴原本只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没想到点燃了整片森林。”

这段话是今人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历史意义十分形象的概括。貌似无意间的作为,岂料却引发了“大航海”时代的开始、现代国家的兴起和科技与工业革命的爆发。

图片3.jpg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在沃尔姆斯(沃纳作于1877,引自网络)

 

一年半前的20171031日,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500周年纪念日。500年前,当马丁路德(当时还默默无闻)在维腾堡教堂门前贴出了他用拉丁文写就的《九十五条论纲》时,我们相信他自己完全不知道自己这一行为的后果,更无法预料到他的这一行动对此后西方、乃至整个世界的深远影响。

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所谓“地理大发现”只是西方的一种不准确的称谓,因为“新大陆”早已成为人类的栖息地)称为“黎明之曙光”,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地理大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在整个人类世界中的历史地位,而宗教改革则引发了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转型。

后人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使西方世界内外无数人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浸透到他们对待上帝、职业、政治、娱乐、家庭——几乎是人生各个方面——的态度,它的影响不仅仅限于宗教,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改变了人类历史

而我们,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国家,在融入全球现代化潮流过程中,对游戏规则的熟悉和尊重,对不同文化的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则变得尤为重要。这当中,相互学习、彼此了解当为必修

 

图片4-1.jpg

文艺复兴——岩间圣母(达•芬奇作于1484-1486年间,引自网络)

 

图片5.jpg

大航海——哥伦布在女王面前(洛伊茨作于1843年,引自网络)


说到了解,想起一件往事。那是我上个世纪90年代第一次进藏,正按计划前往山南泽当去寻找西藏的第一个藏传寺庙——桑耶寺。那时去桑耶寺的大桥尚未修建,因此需要乘坐简易的渡船方可抵达。记得当时一船人也就是20人左右。碰巧的是,正好与一群外国观光客同船,他们人多,分乘两船。闲聊中得知,他们是一批从德国来这里度假的中学教师。作为教师,无疑在假期上拥有优势,于是就与他们聊起了桑耶寺。交流之中令我大吃一惊,虽说我自以为有着浓厚的西藏情结并对西藏较之他人可能有更多的了解,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她)们对西藏历史、藏传佛教以及桑耶寺历史背景的熟悉程度丝毫不亚于当年的我,甚至比我更加专业,讲起其中的年代与典故如数家珍,滔滔不绝……此情此景历历在目,令我汗颜,难以忘却。

图片6.jpg

船渡桑耶寺(摄于199988日)

 

图片7.jpg

桑耶寺:公元762年奠基,12年后完成。“桑耶”为“出乎意料”之意(摄于199988日)

 

反观我们,可曾对他人的历史有着起码的了解?

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交往,和个人之间并无二致,当以彼此了解为前提,这是基本常识。那么,通过什么方式方能达到相互了解呢?“人云亦云”或“先入为主”应首当摒弃,个人以为有效的方式有二:一是交往;二是了解他们的历史。此外尚需避免“一孔之见”。可惜的是,我们当今有不少人两者均严重缺失,但评论起他人来却常常理直气壮,不容置疑,不知他们的这种“自信”从何而来?

其实,宗教改革这一重要历史事件,早已超出了纯粹宗教的范畴!

毫不夸张地说,在近代,主导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方向的,是西方。倘若我们能够正视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当应该清楚世界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样子,其原因何在?须知,无论是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还是共产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皆来自西方,而所有这些,又因宗教改革而起,从这个意义上讲,了解西方的历史可以成为掌握近代世界的一把钥匙。

中国的发展当然离不开对西方的学习与借鉴!我们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为了探寻并感受这一影响世界的历史事件,回溯500年来(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一世纪)西方社会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历史脉络,我们曾于20171116日踏上了宗教改革500周年与文艺复兴纪念之旅,应该算是第一次认真地触碰欧洲吧。

未能在当时追加“游记”有些遗憾,但经过一年半的“沉淀”或许歪打正着。我愿尝试着沿着那次旅行的路线,在更加丰富的历史背景支撑下,借助一路拍摄的照片,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完成这次旅行的记录。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