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应许之地(4)——死海之光:参见2023年11月16日发文】
约旦首都安曼西南255公里的摩西谷地,在一条狭窄的峡谷内隐藏着一座古城。这古城,便是被誉为“人类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与“世界新七大奇观”之一的古城佩特拉(Petra)。这里,曾是阿拉伯游牧民族纳巴泰王国的首都。 之前,或许没有多少人会注意到它,更多的人甚至从未听说过它的名字。那么,它何以获得如此美誉?却又几乎不为常人所知?这的确是个值得弄清的问题。 伦勃朗《手举“十诫”的摩西》(1659年) 佩特拉,源于希腊文“磐石”(petrus)之意,据说与圣经《旧约》中的“西拉”(Sela,亦为“岩石”)和约帖同指一地。传统认为,此处是先知摩西出埃及后“点石出水”之地。《圣经》记载,大约公元前1200年前后,摩西在上帝的引领之下,率领以色列人脱离埃及人的统治,前往“应许之地”——迦南,所谓“出埃及”。这一走便走了40年,其间经历了千辛万苦。当行至此处时,因众多的以色列人口渴难捱,摩西一怒之下用他的神杖击打岩石引出水源。然而原本上帝吩咐摩西的是,用语言命岩石出水,而非用神杖击打。 正因如此,摩西受到上帝的严厉责罚:无法随同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而仅能站立于尼波山上远远地眺望一眼,便悲壮地死去。 再向前追溯,此处早在公元前9000年便已有人定居。 1839年英国画家大卫·罗伯兹绘制的《佩特拉》 佩特拉城到底建于何时?迄今依然是一个谜。倘若根据城中建筑所具有的半埃及、半希腊风格估计,佩特拉城应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后。随着埃及托勒密王朝和塞琉古帝国的衰落,纳巴泰王国开始兴盛。而佩特拉(当时并非叫此名字),便是纳巴泰王国的首都。 纳巴泰人(Nabateans)的起源是现今的又一个迷,但当时应属游牧的阿拉伯人。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犹太国,耶路撒冷圣殿被毁,大批犹太人被囚禁于巴比伦,犹太国陷入权力真空,大量以东人移居犹地亚,即今天的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而纳巴泰人趁机占领了以东,佩特拉由此成为古以东的首都。 阿拉伯人素以脑筋灵活、善于经商著称。而纳巴泰人正是通过香料贸易而日渐强盛。当时的纳巴泰人将这里打造成重要的区域贸易中心和商路中心,并由此控制了“阿拉伯半岛至地中海”的商道。当年的佩特拉,北连叙利亚、西接以色列、南下阿拉伯半岛、东通两河流域,既是古代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也是以东纳巴泰王国的国都。曾经,大量的乳香、没药等名贵香料在这里进行中转,从阿拉伯半岛,经过炎热的沙漠,直达加沙海港,继而转口到地中海世界,甚至转运到印度或中国。 公元前2世纪—公元后1世纪间,纳巴泰王国领土曾一度扩大到北至大马士革、西至西奈半岛、南至阿拉伯半岛的众多地区,雄霸今日的约旦和以色列南地。而鼎盛时期的佩特拉,城内居民高达3万人。 1839年英国画家大卫·罗伯兹绘制的《残留的罗马城门》 然而,欲回答“佩特拉何以获得如此美誉”这一问题,仅有上述说法还不够充分。 佩特拉最牛的、也是最令今人惊叹的地方在于:如此规模宏大的整座佩特拉古城居然是在沙漠岩石上雕凿出来的! 要知道,这可是一片方圆20多公里的区域,而且仅仅是迄今为止人们所挖掘出的。自1929年就开始进驻的英国考古团队,直到今天依然继续着挖掘工程。而我们目前所见,也仅为整个古城的15%!剩下的85%依然淹埋在砂土石块之下。随着持续的挖掘与研究,几乎每隔几十年,佩特拉便会有重大发现,从而带给人们不断的震撼,例如1992年挖掘出的基督教Mosaic教堂,2003年在藏宝库下方发现的古墓,重新定义藏宝库为国王亚拉达三世(Areta III)的坟墓等等,人们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消失的文明将更加清晰地呈现出它的原貌。 除了从山岩中凿出令人震撼的美丽建筑外,纳巴泰人还留有庞大的考古遗迹和杰出的水利工程。在那遥远的年代,他们将城外的山泉通过一系列的水道引入城内,还设计出具有防水功能的地下蓄水池,使居民一年四季都有充足的水源,他们甚至将水源卖给来到此地进行交易的骆驼商队,从中获利。由于这里常常会因为下雨爆发山洪,形成水灾,他们又设计出水坝,将洪水巧妙地引向出水道,设计出有着良好灌溉系统的梯田,从而完成了一系列在旷野沙漠地带有效生存的壮举! 1839年英国画家大卫·罗伯兹绘制的《残留的凯旋门》 随着财富和贸易掌控权的增长,纳巴泰王国数次成为邻国侵略的目标。相较于其他国家选择军事对抗,纳巴泰的统治者更倾向金钱外交与邻国维持友好关系,得以维持王朝的独立。直到后来罗马帝国兴起,纳巴泰王国最后一任国王Rabbel II与罗马协议,只要在他生前罗马不用武力侵略,在他死后纳巴泰王国将并入罗马。 公元106年,纳巴泰王国为罗马帝国吞并,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同时将其改名为佩特拉。城内部分建筑依罗马设计元素改建,扩大了罗马剧场的规模,增建了许多建筑与雕像,故而佩特拉城内可看到罗马建筑的遗迹。 在罗马的统治下,佩特拉又持续繁荣了一百多年。公元3世纪,大概是由于萨珊波斯帝国的崛起和红海海上贸易的兴盛,作为陆路交通要塞的佩特拉步入衰落。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在拜占庭建立新都君士坦丁堡,各城市向信仰基督教的帝王宣示忠诚的最好方式就是兴建基督教会。佩特拉虽然大部分都是异教徒,但也开始建造教堂。直到第四世纪时,纳巴泰国王的坟墓(Urn Tomb & Al-Deir)还被当作教堂使用。 公元363年,一场大地震摧毁佩特拉一半的建物,人们逐渐迁出此地。公元551年,又一次大地震令佩特拉的建筑和供水系统毁坏殆尽,原本进驻在佩特拉的教主,也率领着众教徒离开,城市持续衰落。公元7世纪,当阿拉伯军队征服佩特拉时,这里已然是一座废弃的空城。11世纪十字军东征,此地又为耶路撒冷王国统治,长达一个多世纪。 从此以后,佩特拉最终消失于人们的视野,隐匿于荒凉的沙漠之中,不再为世人所知。 有人说,几百年来,只有居住在此地的贝都因人,才知道这个“失落的城市”依然存在,只是他们刻意保守秘密,不想为外人所知罢了。 直到1812年,瑞士探险家约翰·路德维希·伯克哈特(Johann Ludwig Burckhardt)乔装成穆斯林朝圣者进入这里,佩特拉才被重新发现。自此,不断涌入的考古学家、旅游家、诗人和艺术家使佩特拉成为西方的焦点。其中,英国知名画家大卫·罗伯兹(David Roberts)在佩特拉手绘了许多图画,向人们展现了古城还未被修复前的景象。 1839年英国画家大卫·罗伯兹绘制的《向佩特拉的旅行》 2016年1月12日,我们有幸光顾佩特拉,亲身经历了这一“奇观”。 佩特拉简图(引自网络) 我们前往佩特拉的行程是从前一天下榻的死海酒店(Dead Sea Spa Hotel)开始的,随着向佩特拉的不断临近,景色愈加荒凉,满目戈壁沙漠,绿色植被十分稀少,最终,汽车进入了一个小镇,按计划将在这里午餐。进入餐厅的观景台放眼望去,前方的摩西峡谷已清晰可见,想必这里距佩特拉已经不远了。 餐厅为阿拉伯装饰风格,整洁明亮,观景台上可远望摩西峡谷
与峡谷相邻的民房似为新建不久,整齐划一,想必是为将古城内的贝都因人迁出所规划建设的
餐馆收银台
据统计,佩特拉现有居民大约300多人,为贝都因人(Bedouin)。他们中的少数依然居住于洞窟之中,更多的人现已迁移到佩特拉城外,但白天被允许进入景区做生意。所谓贝都因人,系指以氏族部落为基本单位在沙漠旷野过游牧生活的阿拉伯人,“贝都因”的阿拉伯语便是此意。他们常常逐水草而居,住帐篷,方便随时迁移。 佩特拉古城入口,商业味十足
古城入口眺望,美丽的夕阳令一切都笼罩于金黄色之下
通过入口,便进入了古城景区。从这里需通过约1公里的碎石路方可到达蛇道。两千多年前,还没有这条路,进入古城的唯一通道只是一个隐秘的洞口,十分狭小,这使得古城不易被发现和攻占。据说在2004年,一家伦敦的建筑公司造价200万英镑方设计了这个游客通道。 看似没有尽头的砂石路,一侧为人行,一侧为马车,路边可见遗留的引水渠
讲解中
贝都因人视骆驼为生命,自称驼民。而骆驼,是游牧人营养、运输、贸易的依赖,甚至新娘的彩礼、凶手的赎金、赌徒的赌注、酋长的财富也均以骆驼为计算单位。 往返于蛇道上的骆驼与马
古城市中心的驼队
古城内的贝都因人
个性放荡不羁、吃苦耐劳、无拘无束、热情好客的贝都因人
1839年英国画家大卫·罗伯兹绘制的《酋长的会议》
据说,为享受自由,贝都因人宁愿过艰苦的游牧生活也不肯过定居的城市生活。他们不承认部落传统之外的任何法律,除酋长外,不服从任何政权。他们没有纪律秩序和权威概念,也没有定居社会所具有的政治组织。一切遵循前人之习惯,一切仅受部落惯例节制。血缘关系的氏族为其社会基础,凭着血缘关系,他们把家庭结合成氏族,把氏族结合成部落,继而又把部落联合起来成为部落联盟。 在贝都因社会里,女子负责砍柴、打水、挤奶等家庭劳动 据说,豪侠行为是游牧部落衡量每个人道德的最高标准。阿拉伯语“姆鲁族”的意思便是勇敢、好义,为氏族利益勇于冲锋陷阵,不惜牺牲性命。 古城内招揽生意的少年 个人以为,任何物质文化遗产之传承,除去古迹、文物之外,更重要的是人所构成的生态!当你进入一个充满原生态的地域时,最容易打动你的,恰恰是土生土长在那里的人,以及由人所营造出的自然生活状态,这才是文化传承的灵魂。现在看来,佩特拉古城已然没有了自然的生活状态,不知这些贝都因人还保留有多少原有的习俗与个性? 颇具造型的山体岩石 这里的山岩巨大,呈褐红色,在扭曲岩层的变化与阳光照耀下色彩斑斓,或金黄,或褐红,或橘红、或紫色甚至蓝绿色,形成美丽的螺旋与波浪形彩色曲线,故而素有“玫瑰之城”(Rose Red City)之美誉。
古城内的建筑,包括众多的宫殿、墓群和庙宇,融合了希腊、罗马和亚述的艺术风格,规模宏大壮观,再加上纳巴泰人及阿拉伯游牧民族本身的文化特色,最终形成一种别具一格的建筑模式,从而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保护。 佩特拉,作为故事《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发生地早已深入人心;1985年底,佩特拉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1989年,佩特拉开始成为著名的电影外景地;2007年,佩特拉入选世界“新七大奇观”。 日落前的方尖墓碑一片金黄 方尖碑墓(Obelisk Tomb & Bab As Siq Triclinium,公元25—75年)是一座精美的墓群,其内有四座金字塔形的方尖碑,代表着公元前1世纪由纳巴泰人创造的葬礼符号。四个方尖碑,加上中心被侵蚀的人形,大概表明这里埋葬着5个人。该墓为多层,上层为举行年度盛宴的地方。这种将庆典盛宴与怀念死者的墓群合二为一的做法并不多见,大概算是佩特拉建筑的特色之一吧。 路边间或出现的是一座座形状各异的建筑遗迹
烈日下的1公里似乎太过漫长
路旁一瞥
在岩石上雕凿而成的古城曾经被沙漠掩埋。古城四周为悬崖绝壁环绕,成为一座天然堡垒。入口仅有一个,那便是叫作蛇道的狭窄峡谷通道。 蛇道(Siq),又称西克峡谷,为进入古城的唯一通道,长约1.5公里,最宽处约7米,最窄处仅2米,两旁断崖峭壁高270米,崖壁雕有洞窟和岩墓。古罗马时期的蛇道曾是石铺路面,现今依然可见部分残留。在蛇道一线天两侧的崖壁旁有多条水槽。 神秘而幽静的蛇道
万仞高山犹如利斧劈下,裂开一道口子,天空仅存一线
据说最美的时段是每年10月的上午,阳光会令光影投射到特定位置,使蛇道变得更加美丽神奇
蛇道上叫卖纪念品的孩童
路旁纪念品店,店外小伙子正在介绍商品,快而不停的语速让人喘不过气来
当地人烧水的器具
导游与当地贝都因人
“萨比诺斯的亚历山大”鲸鱼造型
“萨比诺斯的亚历山大”(Sabinos Alexendros Station)为一位名叫萨比诺斯的人所作,其雕刻有教龛和鲸鱼的造型是为纪念Adraa古城(今叙利亚的Dar'a)的杜沙拉。 山重水复,层峦叠嶂 据介绍,佩特拉城在雨季时引发洪水的问题时常出现,当地政府采用了许多现代方法都无法杜绝水淹,直到1964年在原有被地震破坏的旧水坝上加盖了新水坝,困扰多年的问题才得以解决。要知道,那旧水坝可是纳巴泰人公元50年的成果! 蛇道内时而见到来往的马车,算是一种旅游服务吧
被湮灭的痕迹清晰可见
当你正在忧虑蛇道之路何时才有尽头的时候,瞬间,眼前豁然开朗,一线天外一缕金色射入峡谷。片刻,一座广场赫然出现在眼前,广场正面雕凿于陡岩上的,便是宏伟的、大名鼎鼎的藏宝库。
蛇道尽头的藏宝库
藏宝库(Al Khazneh or the Treasury),素有玫瑰神殿之称,入口有罗马柱,殿内有圣母像和壁画。其12个哥林多(Corinth)式门柱,形成高约60米、宽约40米的庞然大物。这座宏伟建筑系公元前1世纪所成,后考古发现这座建筑也是纳巴泰国王的陵墓。整座宫殿完全是在峭壁上雕凿而成,高耸的柱石、逼真的雕像、细致的纹刻,以及在阳光下四射的金光,闪烁生辉,神奇无比。
电影《夺宝奇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的其中一幕便以此处为外景,作为耶稣最后晚餐圣杯的收藏地点。然而电影毕竟是电影,实际上藏宝库与圣杯毫无关系。 比较一下1839年的藏宝库吧。 大卫·罗伯兹绘制的《藏宝库》
大卫·罗伯兹绘制的《藏宝库下层》
据说,藏宝库的夜晚别具一格。每逢周一、三、四晚八点半,举办有烛光晚会,全程约两小时。届时国王陵墓及路两旁会点燃无数蜡烛。在昏暗的烛光中玫瑰古城尽显另一种风情。晚会上由贝都因人演奏传统音乐,还包括简单的祈福仪式,等等。 藏宝库烛光晚会(引自网络)
佩特拉之夜(引自网络)
从藏宝库沿路前往罗马露天剧场途中,到处可见纳巴泰人的墓群,开凿于山崖的上上下下,在路的左侧便到了所谓的门面街区(Street of Facade)。 门面街区(Street of Facade) 门面街区为有着亚述风格的建筑,大大小小加起来供有超过40几个洞穴屋,其中大部分是墓穴。辨识墓穴的方法很简单,只要上方有阶梯状的装饰就是墓穴。据说是因为纳巴泰人相信死后会到天堂,而墓穴门面上雕刻的阶梯可以帮助亡者抵达天堂。与大部分民族的传统类似,墓穴的豪华程度与主人的官级和财富成正比。 罗马露天剧场(Petra Roman Theatre)建于公元前1世纪,带有典型的希腊风格,依北山而凿,面向南方。最初完成时可容纳3000人。公元106年佩特拉并入罗马帝国后,罗马人扩大了剧场的规模,最高时可容纳8500人。当时的剧场里还有柱子,雕像,拱门,木制舞台,VIP 包厢等建物。舞台一侧为希腊柱式阵列,大气恢弘,站在剧场中心无需音响设备便可四座皆闻。那罗马建筑特有的气势,。 公元363年的大地震致使剧场严重损毁。剧场震落下来的建材被挪去修复其他建筑,如今只能从现存的废墟遥想当年的盛况,其城市之喧闹、剧场之壮观可见一斑,令人联想到曾经闪耀了数百年光芒的古罗马…… 建于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露天剧场 城中还有许多寺院、住宅、浴室、墓窟等,大多凿山而建。
夕阳辉映佩特拉
路边小憩的贝都因妇女
夕阳下返回之路
据导游介绍,到了藏宝库,充其量不过是古城大门口而已。深入其中还有着太多的景点,既需要足够的时间,也会消耗足够多的体力。 19世纪的英国诗人柏根曾用诗句赞美古城佩特拉:“一座玫瑰红的城市,其历史有人类历史的一半。”又据说,此后诗人慕名亲临佩特拉,却发现佩特拉古城并非玫瑰色,甚至都不能称其为城市,不禁哑然失笑。
或许,面对苍凉的佩特拉,你也会充满失望? 然而,消失的玫瑰古城依然不胫而走,其背后,讲述着一段人类曾经消失的文明。 有时,当我们从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中收回目光,将视点重新投射到更大的范围,你会发现,从中东到西欧,从美洲到澳洲,我们体验到的,是人类文明更加广博的历史演进,从中必然会有所感悟,有所帮助,而且这种感悟与帮助常常是前所未有的。
(文中全部照片除注明外,均为作者2016年1月12日所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