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湮灭之城的博客
  地上之物终将湮灭,天上之城永恒,在生命短暂的超越中寻找瞬间的化境。
网络日志正文
目击红色帝国的崩溃——照片的魅力(7) 2024-11-04 19:07:50


明天就是美国的总统大选日。

鹿死谁手?世界翘首以待。

忽然就想到了这张拍摄于33年前的著名照片。那是19911225日晚,苏联时任总统戈尔巴乔夫在万般无奈中,面对全世界发布了他辞去总统的历史性演讲。而这幅照片,正是定格在戈尔巴乔夫演讲完毕、将讲稿扔在桌子上的瞬间。

拍摄者是当时美联社驻莫斯科摄影记者刘香成。他是位华裔,因为这幅照片,他获得了1992年普利策新闻奖。

147.jpg


亲眼见证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刘香成无比幸运。

如果论到20世纪末全球最令人瞩目的重大事件,一为中国的“8964”,一为苏联红色帝国的解体。前者换来的是对国内民众变本加厉的极权统治;后者则深深地改变了全球地缘政治的格局。

貌似两个分野,两个结果,结果却是中俄的“合流”与“殊途同归”。

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动因,是1991年在苏联发生的危机。那是一场由戈尔巴乔夫主导的“自上而下的革命”。尽管他承诺通过民主开放和经济重组来激发体制的活力,但结果却是失败。

随着苏共在广大民众当中许久不得人心,早已失去了亲和力与凝聚力,更有大多数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已不再服从莫斯科,这迫使戈尔巴乔夫及领导层将原来的头衔——苏共第一书记,改为共和国总统。

1991128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舒什克维奇三人,绕过戈尔巴乔夫,在别洛韦日森林举行秘密会议,共同签署了《别洛韦日协议》。这意味着此三国脱离苏联独立,并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取代苏联。

17天后,戈尔巴乔夫辞去了苏联总统职务,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旗降落。

以下便是刘香成关于这幅照片拍摄过程的叙述。

19911225日,莫斯科当地时间下午三时许,CNN董事长兼总裁约翰逊(Tom Johnson)来到克里姆林宫。当时有CNN的工作人员在现场,为几小时后即将开始那场举世瞩目的电视现场转播做准备。

只有少数人知道,再过几个小时,红旗就将降下,而且不会再升起。

两天前在这里的一次秘密会议上,戈尔巴乔夫与将要取代他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达成协议,前者将面对全世界发表讲话,宣布辞职。

戈尔巴乔夫原本希望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旗等到1231日夜里再降下,在1992年的新年完成权力交接。但叶利钦没有那样的耐心,事实上,他已经是克里姆林宫的新主人了,接管最高权力只剩下一些必要的程序。

戈尔巴乔夫心灰意冷,通知党内掌管意识形态的幕僚雅科夫列夫(Alexander Yakovlev),自己将于1224日夜间发表电视讲话。雅科夫列夫曾任苏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他建议戈尔巴乔夫再推迟一天,不要让西方观众在平安夜因为爆炸性新闻惊掉下巴。

更重要的另一个原因是,此时的雅科夫列夫,已对苏联的宣传系统失去了控制。国家电视台里全是叶利钦的人。雅科夫列夫无奈之下只能请美国人来帮忙。这就是为什么1225日那天,CNN的人员“喧宾夺主”,在克里姆林宫的红毯上扛着摄像机跑来跑去,那里好像成了美国人的主场。

美苏之间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竟以一方进入另一方首都的核心,帮助其发布新闻报道而告结束!想想都觉得滑稽与不可思议。

当然,苏联国家电视台的转播团队也在现场准备直播,但CNN拿到的是在苏联境外转播戈尔巴乔夫辞职讲演的独家特许,并且还获准在演讲之后专访这位卸任的苏联总统。

约翰逊环视四周,摄像机已经架好,但感觉好像还缺了点什么。他拨通了刘香成的电话。

“刘,今天晚上你有没有事情?”

这是来自CNN 总裁的询问,虽然听起来很随意,但是刘香成知道,必有大事。

他回答:“没事。”

“那好,你可以来克里姆林宫,咱们晚上七点钟见。”

当时,刘香成是美联社派驻莫斯科的首席摄影记者,一位个子小小的华人。摄影记者的工作是件苦差事,常常需要随身携带超过100公斤重的撮影器材,甚至还会包括卫星电话。他们奔走于世界各个匪夷所思的地方。

1990年初,美联社总裁博卡迪(Louis Boccardi)派刘香成前往莫斯科,住进了苏联对外关系部为外国记者提供的公寓。在这栋外交人员居住的建筑物的每个房间,墙壁里都装满了窃听器。

接到约翰逊的电话后,刘香成赶到美联社在莫斯科的分社,通知同事们准备开工。文字记者库珀曼(Alan Copperman)表示愿意和刘香成一起前往克里姆林宫。两人赶到那里时已近傍晚,CNN的工作人员在苏联警卫陪同下,拿着通行证把他俩接进去。闻风而来的其他国家媒体记者估计有上百人,因为没有通行证,只能等在克里姆林宫的另外一个厅里。

刘香成感到惊讶的是,就连苏联官方的塔斯社记者,都没有被邀请参加这次重要的报道!

一走进现场,刘香成就在寻找位置,摄影记者的站位至关重要。房间里有很多人,一半是负责电视转播的工作人员,一半是克格勃。在戈尔巴乔夫即将发表讲话的那张桌子正对面,巨大的三角架支撑着一台巨大的老式电视摄像机。刘香成穿一件棉大衣,挎着相机走过去,坐到了三角架的下方。

最佳位置。

旁边一个克格勃表情严肃地对刘香成说,等一下是现场直播,你的相机快门声音会影响电视直播,所以不要拍照。

刘香成嘴上答应,心里想的是:这是见证一个时代的结束。如此重要的历史时刻,怎么能不拍?

关键是时机,是把握那“决定性瞬间”。

晚上七点整,戈尔巴乔夫出现了,就在距刘香成几米远的桌子后面,他手中,是四页纸的讲稿。

时间转瞬即逝。

戈尔巴乔夫这样开始:“亲爱的同胞们,朋友们:鉴于最近独立国家联合体已经形成的局面,我宣布辞去我作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总统的职务。”

戈尔巴乔夫的新闻秘书格拉切夫事后说,演讲开始的时候,戈尔巴乔夫的声音有点颤抖,他心情的复杂可想而知。

总统继续说:“国家已经到了它能力的极限。所有的尝试和许多不完全的改革,相继以失败告终。这个国家正在失去它的判断力。我们不能继续这样,—切都应该被根本地改变。”

现在的中国呢?一个人的判断力(如果说他还有的话)就可以将一个国家引向深渊!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四周静得能听到摄像机低沉的电流声。三脚架下面的刘香成,已计算好快门和光圈的参敷,他悄悄拨动手中相机的旋钮。

大国解体的时刻,末代领导人的辞职演讲,没有哪一个瞬间能够比戈尔巴乔夫此刻演讲终止时那一刻——他放下讲稿时的形体动作与面目表情,更具讲述性。

刘香成决意去赌这一瞬间。

站在身后的克格勃,一直对这个拿着相机的小个子保持警惕。所以拍照片的机会即使有,也仅有一次!1/30秒,如果快门慢过这个数值,就很危险,因为画面要抓住的是一个动作,太慢了抓不住,画面里的人和他手中的讲稿可能都是模糊的。但是要拍出纸张下坠的动感,快门也不能太快。个中分寸,要靠摄影师凭经验拿捏。在胶片摄影时代,照片冲洗出来之前,谁都不敢保证成功。稍有不慎,就会功亏一篑。

刘香成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以免手指发颤。摄影师总要适应复杂的拍摄环境,过硬的技术和心理素质都很重要。

演讲接近尾声:“但是我确信或早或晚,我们共同的努力会有结果,我们的国家会成为一个繁荣而民主的社会。”

希望这一预言尽管可能迟到,但终将会来临。

戈尔巴乔夫看着前方的镜头说出最后一句话:“谨此向各位致以我最美好的祝福!”

刘香成举起相机。

身后的克格勃特工举起拳头。

戈尔巴乔夫身体微倾,手里的稿纸落向桌面。

咔嚓。

一个时代结束了。

地球的另一端,时任美国总统布什乘坐空中一号从戴维营飞往华盛顿。美国东部时间1225日晚九时,布什在白宫也发表了电视讲话,长达7分钟:

“祝美利坚合众国的所有公民圣诞快乐。过去40年中,美国带领着西方世界对抗共产主义,这种斗争改变了所有美国人的生活……现在,对抗结束了。东欧自由了,苏联不复存在。”

布什同时宣布,美国承认叶利钦领导的俄罗斯,作为苏联国际地位的继承者。

戈尔巴乔夫扔下讲稿的这张照片,第二天几乎覆盖了全世界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由于对苏联解体的出色报道,刘香成和他的美联社同事们击败了世界新闻业的诸多同行,荣获1992年的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对于新闻从业者,这是至高荣誉。

但在当时,他按下快门后只想着赶快离开克里姆林宫。

他后背还挨了一拳。恼怒的克格勃特工用俄语低声吼道:“我叫你不要拍!”

CNN总裁约翰逊站在大厅一角目睹了整个过程,他关切地盯着刘香成。刘香成用眼神示意:自己没事。

如此看来,克格勃这一拳,其警告意味远大于实际的威力。

这时台上又出现了戏剧性一幕:戈尔巴乔夫需要签署辞职令,却突然发现钢笔不出水,场面一时有点尴尬。约翰逊反应很快,掏出身上的一支万宝龙圆珠笔,走过去递给戈尔巴乔夫——这支笔是约翰逊的妻子送给他的结婚25周年的礼物。

戈尔巴乔夫有点迟疑地接过笔,问:“这是美国产的?”

约翰逊回答:“不,是德国人制造的。”

二战期间,德国军队曾经一度打到莫斯科郊外。苏联红军浴血奋战,最终反攻柏林,彻底击败希特勒。交战双方都付出了惨痛代价,苏联红军伤亡超过2000万人,还有400多万人被俘。

谁能想到,二战之后形成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格局,竟是由苏联总统接过美国人递来的德国产圆珠笔,在结束冷战的文件上签下名字。

戈尔巴乔夫埋头签字的时候,刘香成又拿起相机按了几下快门,他知道这已经无关紧要了。最重要的那张照片已经拍下,只是成败未知。刘香成现在急着想回去冲洗底片,他决定放弃接下来旁观戈尔巴乔夫接受CNN专访的机会。

戈尔巴乔夫签完字,所有人起立。刘香成对文字记者库珀曼说了声自己要先走,就往门口跑。

门卫大感诧异,如此重要的场合怎么会有人提早退场。“他拦着不让我出去,急得我把学过的几句俄语全用上了。我说我要回去,我要发稿!”

想想看,国家都不复存在了,克里姆林宫的守卫或许也无心坚守岗位,他们还是放刘香成出了门。门外是铺着红地毯的长长走廊,刘香成抱着相机一路狂奔。这条走廊差不多有200米,跑到走廊尽头转过弯来,他看到门外黑压压的人群。

全世界都在关注此时,此地,数以百计的各国记者都在门外焦急等待,他们看到刘香成一个人抱着相机跑出来。

这些门外的记者嫉妒地向刘香成比出中指:Fuck You !

很明显,在这场新闻抢夺战中,胜利者只能有一个。

刘香成继续狂奔。他跑到克里姆林宫外面,看到红场上,苏联的镰刀斧头红旗已然降落,俄罗斯的白蓝红三色旗正在升起。刘香成开上自己的车,加速赶往美联社办公室。他钻进暗房一通忙碌,直到看到胶片上显现出清晰的影像,刘香成才长出了一口气:胶片上的戈尔巴乔夫全身定格不动,只有他手里落下的纸,呈现出虚边的动态。

唯一的时机,最佳的结果。他,见证了历史。

美国的明天呢?

中国的未来呢?



浏览(2887) (15) 评论(9)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jincao 回复 洋知青1 留言时间:2024-11-05 18:59:34

中国的改革很难,因为中国人骨子大都有封建意识,谁打下的天下谁就应该座天下。至今为止中共各个党魁都一样有这个情节,所以才会在宪法里规定中共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任何改革都不能影响中共掌权。一般人对权力的崇拜和向往都很强。官本位思想和对权力的崇拜,明哲保身等也是儒家思想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流传几千年的流毒。至今还存在于无数中国百姓的体内。

回复 | 0
作者:洋知青1 回复 湮灭之城 留言时间:2024-11-05 12:21:23

不知道当时邓是什么目的。但这是中国唯一不伤害国本,和平演变的机会。可惜,被一个垃圾糟蹋了!

当是邓确实有将毛泽东踩死,弄臭的机会,但他没做。中国在四五运动中就有点像颜色革命。毛泽东当时连动用军队镇压都不敢,只好用民兵。看后来中国人对镇压四人帮的态度,老毛那时已经很不得人心了。



回复 | 0
作者:Johnny Walker 回复 WHBD 留言时间:2024-11-05 10:38:26

里根访华时在美国电视台驻京记者站干过几天,其它设备都不提,单单他们背着那些电池,我们几个小伙子试过后就非常佩服老美摄影组成员的身体真够壮!


回复 | 0
作者:湮灭之城 回复 WHBD 留言时间:2024-11-05 10:10:43

我玩儿摄影几十年,从反转片到大画幅,从单反到数码再到微单,而且以拍风光为主。几十公斤中的器材并不夸张,如果加上新闻记者需要第一时间发稿所必备的通信设备,包括卫星终端,100公斤不是吹牛......

回复 | 0
作者:WHBD 留言时间:2024-11-05 09:21:32

牛逼不是這樣吹滴 “摄影记者的工作是件苦差事,常常需要随身携带超过100公斤重的撮影器材,甚至还会包括卫星电话。”

回复 | 0
作者:湮灭之城 回复 翰山 留言时间:2024-11-05 08:16:59

谢鼓励!从短期效果看,当时的路的确效果最好。但长期看不可维系,因为共产意识形态与以私有制为特征的市场经济根本冲突,不可调和,这也是目前中国荒诞奇葩的原因之一。现在再看看那些前东欧国家,特别是波罗的海三国,早已度过了艰难时期,进入到民主法治社会了,包括经济的复苏......

回复 | 1
作者:湮灭之城 回复 洋知青1 留言时间:2024-11-05 08:11:23

历史无法假设,但邓与戈的确不同,戈看到的是制度的不可持续,而邓则希望用机会主义的方式延续制度的统治不变。历史上邓就是典型的实用主义与机会主义,而且还善于推卸责任,包括向毛保证“永不翻案”、废黜胡赵......中国与传统的俄罗斯也有不同,不改革开放,中国也难成苏联,打不了再次进入皇朝更迭就是了......

回复 | 2
作者:翰山 留言时间:2024-11-05 06:50:52

文章写得很好,有感染力,迫人一口气读完。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所有共产党国家走得最好的,开始。大概也是由于文化大革命把中国首先逼到了不归路,不变就是十年后苏联的早现。

只可惜,中国没有走到底。究竟是后人没有沿着先人(邓)开出的路走呢,还是“韬光养晦”,这一切(改革)都是变通之计呢。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中国这个民族还没有准备好。这也是必然之路。凭什么人家几百年走的路,你能一步到位呢?如果你最近十年回国,你就会知道事情的发生是必然的。

回复 | 0
作者:洋知青1 留言时间:2024-11-05 05:56:24

实际上,邓小平做的和戈尔巴桥夫有区别吗?他们都是抛弃封建的共产主义教条,走资本主义,而且邓小平走的要比戈尔巴桥夫走的要早近十年。唯一不同的是,邓小平光做不说,不争论,而戈尔巴桥夫没变先吹。所以邓小平成功了,戈尔巴桥夫失败了。可以想象,没有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中国早就像苏联那样了。

想当年,华国峰拿下毛泽东全家和四人帮,全国是何等的兴奋。毛泽东这个可怜虫被中国人民抛弃的一干二净。连个替他家人说话的都没有。如果毛泽东不是早死,他也就是另一个齐奥塞斯库罢了。

今天,又一个封建垃圾复辟了,他能避免颜色革命吗?


回复 | 0
我的名片
湮灭之城
注册日期: 2022-10-30
访问总量: 1,117,180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保罗的孤独——宗教改革500周年纪
· 川普的朋友圈(续)
· 川普的朋友圈
· 公民的胜利——写在大选之后
· 目击红色帝国的崩溃——照片的魅力
· 宗教改革与我们有关吗?—宗教改
· 以被蹂躏者作为叙事隐喻的阶级仇
分类目录
【杂记随想】
· 川普的朋友圈(续)
· 川普的朋友圈
· 公民的胜利——写在大选之后
· 以被蹂躏者作为叙事隐喻的阶级仇
· 我赞成川普当总统
· 也说说“大康”
· 他颠覆了整个行业—(下)
· 他颠覆了整个行业—(上)
· 被遣返的逃亡者——照片的魅力(6
· 百年古董表的“复原”
【照片的魅力】
· 目击红色帝国的崩溃——照片的魅力
· 精彩纷呈的周五午夜极光
· 濒死前的祈祷
· 一幅充满故事张力的老照片
· “有工作,有饭吃,就是希望”
· 波罗的海人链:他们为何坚定地反
【边走边看】
· 保罗的孤独——宗教改革500周年纪
· 宗教改革与我们有关吗?—宗教改
· 在旷野中寻觅——神奇的应许之地(
· 从东到西,K-pop文化的融合
· 告别约旦,跨入以色列——神奇的应
· 精彩纷呈的周五午夜极光
· 神奇的应许之地(6)—面朝红海,
· 神奇的应许之地(5)——佩特拉:
· 神奇的应许之地(3)——摩西的深
· 神奇的应许之地(2)——初识约旦
【恍如昨日的回忆】
· “716”:当年游泳二三事
· 忆我的藏族朋友“阿里王”
【回归常识】
· 尊严,需要正确的表达
· 拒绝“标准答案”
· 是非、知道、“卮言”
· 朋友与镜子
· 党,是有差别的!
· “不耻下问”可以休矣
· 游戏的遵守与超越
存档目录
2024-11-04 - 2024-11-20
2024-10-08 - 2024-10-31
2024-09-05 - 2024-09-30
2024-08-01 - 2024-08-22
2024-07-03 - 2024-07-29
2024-06-02 - 2024-06-28
2024-05-01 - 2024-05-28
2024-04-03 - 2024-04-29
2024-03-01 - 2024-03-29
2024-02-02 - 2024-02-26
2024-01-08 - 2024-01-29
2023-12-05 - 2023-12-31
2023-11-03 - 2023-11-30
2023-10-02 - 2023-10-30
2023-09-20 - 2023-09-27
2023-08-01 - 2023-08-30
2023-07-02 - 2023-07-30
2023-06-01 - 2023-06-29
2023-05-03 - 2023-05-25
2023-04-02 - 2023-04-27
2023-03-01 - 2023-03-30
2023-02-24 - 2023-02-27
2023-01-04 - 2023-01-11
2022-12-01 - 2022-12-31
2022-11-01 - 2022-11-29
2022-10-30 - 2022-10-30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