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柞里居
  望盡千帆皆不是
我的名片
柞里子 ,18歲
來自: 大洋彼岸
註冊日期: 2006-10-27
訪問總量: 1,389,988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最新發布
· 柞里子:2013 影存打油
· 柞里子:怎麼上,就怎麼下
· 柞里子:關於華為這類事件
· 柞里子:是違背體育精神?還是違
· 柞里子:夜闌臥聽風吹雨,......
· 柞里子:春上柳梢頭·人在蒼茫後
· 柞里子:寂寞斜陽盡在梨
友好鏈接
分類目錄
【經學通論】
· 柞里子:《經學通論》摘錄 (末
· 柞里子:《經學通論》摘錄(52)
· 柞里子:《經學通論》摘錄(51)
· 柞里子:《經學通論》摘錄(50)
· 柞里子:《經學通論》摘錄(49)
· 柞里子:《經學通論》摘錄(48)
· 柞里子:《經學通論》摘錄(47)
· 柞里子:《經學通論》摘錄(46)
· 柞里子:《經學通論》摘錄(45)
· 柞里子:《經學通論》摘錄(44)
【秦失其鹿】
· 柞里子:秦失其鹿(19)
· 柞里子:秦失其鹿(18)
· 柞里子:秦失其鹿(17)
· 柞里子:秦失其鹿(16)
· 柞里子:秦失其鹿(15)
· 柞里子:秦失其鹿(14)
· 柞里子:秦失其鹿(13)
· 柞里子:秦失其鹿(12)
· 柞里子:秦失其鹿(11)
· 柞里子:秦失其鹿(10)
【饕餮錄】
· 柞里子:簡易牛排
· 柞里子:春韭
· 柞里子: 意粉中吃
· 柞里子: 生炒雞翅
· 柞里子: 一瓜二吃
· 柞里子:醬蹄膀
· 柞里子:一青二白
· 雲耳熏干
· 紅燒蹄膀
· 過橋米線
【玄武門之變】
· 柞里子:關於《玄武門之變》
· 玄武門之變(47)
· 玄武門之變(46)
· 玄武門之變(45)
· 玄武門之變(44)
· 玄武門之變(43)
· 玄武門之變(42)
· 玄武門之變(41)
· 玄武門之變(40)
· 玄武門之變(39)
【風情錄】
· 柞里子:2013 影存打油
· 柞里子:夜闌臥聽風吹雨,......
· 柞里子:春上柳梢頭·人在蒼茫後
· 柞里子:寂寞斜陽盡在梨
· 柞里子:星期六的午餐
· 2011柞里影存:終結篇
· 天道色而不淫:2011柞里影存之六
· 塵網疏而不漏:2011柞里影存之五
· 小隱隱於山林:2011柞里影存之四
· 大隱隱於朝市:2011柞里影存之三
【政論榜】
· 柞里子:怎麼上,就怎麼下
· 柞里子:關於華為這類事件
· 柞里子:是塞翁失馬?還是馬失前
· 柞里子:2011的美國:選舉篇(下
· 柞里子:2011的美國:選舉篇(中
· 柞里子:2011的美國:選舉篇(上
· 柞里子:2011的美國:公平社會篇
· 柞里子:2011的美國:牆街篇
· 柞里子:2011的美國:失業篇
· 柞里子:閒話奧死馬·本·拉登之
【雜文苑】
· 柞里子:是違背體育精神?還是違
· 柞里子:說說普通話
· 柞里子:有感於美國的合法歧視
· 柞里子:閒話奧死馬·本·拉登之
· 柞里子:出生地歧視與普世價值
· 柞里子:貢棗、故宮、王孫
· 柞里子:再談奧巴馬的出生證
· 柞里子:踵襲、抄襲、剽竊
· 柞里子:從奧巴馬的出生地看美人
· 柞里子:民主與經濟
存檔目錄
01/01/2014 - 01/31/2014
10/01/2012 - 10/31/2012
08/01/2012 - 08/31/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2/01/2012 - 02/29/2012
01/01/2012 - 01/31/2012
12/01/2011 - 12/31/2011
08/01/2011 - 08/31/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4/01/2011 - 04/30/2011
01/01/2011 - 01/31/2011
12/01/2010 - 12/31/2010
11/01/2010 - 11/30/2010
10/01/2010 - 10/31/2010
09/01/2010 - 09/30/2010
08/01/2010 - 08/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04/01/2010 - 04/30/2010
03/01/2010 - 03/31/2010
02/01/2010 - 02/28/2010
01/01/2010 - 01/31/2010
12/01/2009 - 12/31/2009
11/01/2009 - 11/30/2009
10/01/2009 - 10/31/2009
09/01/2009 - 09/30/2009
08/01/2009 - 08/31/2009
07/01/2009 - 07/31/2009
06/01/2009 - 06/30/2009
05/01/2009 - 05/31/2009
04/01/2009 - 04/30/2009
03/01/2009 - 03/31/2009
02/01/2009 - 02/28/2009
01/01/2009 - 01/31/2009
12/01/2008 - 12/31/2008
11/01/2008 - 11/30/2008
10/01/2008 - 10/31/2008
09/01/2008 - 09/30/2008
08/01/2008 - 08/31/2008
07/01/2008 - 07/31/2008
06/01/2008 - 06/30/2008
05/01/2008 - 05/31/2008
04/01/2008 - 04/30/2008
03/01/2008 - 03/31/2008
02/01/2008 - 02/29/2008
01/01/2008 - 01/31/2008
12/01/2007 - 12/31/2007
11/01/2007 - 11/30/2007
10/01/2007 - 10/31/2007
09/01/2007 - 09/30/2007
08/01/2007 - 08/31/2007
07/01/2007 - 07/31/2007
06/01/2007 - 06/30/2007
05/01/2007 - 05/31/2007
04/01/2007 - 04/30/2007
03/01/2007 - 03/31/2007
02/01/2007 - 02/28/2007
01/01/2007 - 01/31/2007
12/01/2006 - 12/31/2006
11/01/2006 - 11/30/2006
10/01/2006 - 10/31/2006
發表評論
作者:
用戶名: 密碼: 您還不是博客/論壇用戶?現在就註冊!
     
評論:
柞里子:話說“行百里者半九十”
   

柞里子:話說“行百里者半九十”

 

就語法而言,文言與白話其實是兩種不同的語言。

因為使用的同是中文字,而使用者又同是中國人,所以,文言與白話實為不同語言之說,聽起來頗為荒謬。

 

其實,兩“同是”之說,皆未嘗不可質疑。

 

漢人(漢代之人,非如今所謂的漢人)稱先秦的文字為“古文”,稱漢代流行的隸書為“今文”。早於司馬遷的大學者孔安國號稱懂古文,其實也只能算是勉強略知一二。但凡古文《尚書》中不能與今文《尚書》對照的篇章,孔安國也只能束之高閣,稱之為“逸書”了事,即其明證。

 

先秦的古文字,漢代大學者如孔安國者尚且目不識丁,更遑論如今的所謂漢人?

由此可見,先秦文言與今日的白話所使用者,並非是同樣的文字。

 

漢代流行的隸書,今人辨認不難;後出的楷書就是今日所謂的繁體,認識繁體的今人不難辨認,更不在話下。不過,具備認識的機會與能力與當真認識並非等同。不信?翻開《康熙字典》看看。當真認識幾分之幾?對一般受過大學教育者而言,恐怕不足十分之一。所謂“一般”,意思是:不是以古文字學為專業者。

換言之,兩漢以後的文言使用的文字,就數量而言,也並不等同今日白話使用的文字。

 

至於如今自稱為漢人者,究竟與先秦兩漢之人有多少血緣關係?在經歷過“五胡亂華”以及蒙古與滿清的占領之後,如今所謂的漢人究竟有多少漢代之人的血統?眾所周知,如今的希臘人其實算不上是古希臘人的後裔,如今的意大利人其實算不上是古羅馬人的後裔。如今的國人與先秦兩漢之人的繼承關係,並不比以上兩例更加堅實可信。

 

因為文言與白話其實是兩種不同的語言,所以,絕對不能用白話的語法去理解文言。但凡真懂文言者,相信都會同意這樣的說法。

或問:什麼叫“真懂文言”?

但凡藉助注釋、標點,逐字逐句推敲而後明白其意,換一篇文章,又得重複這類推敲過程者,都談不上是“真懂”,只能說是具備“解碼”的能力而已。洋鬼子漢學家們的讀文言,都是在搞這種decoding的把戲。(對于洋鬼子漢學家佩服得五體投地因而對柞里子恨得咬牙切齒者,不妨把“鬼子”兩字按文言去讀。文言的“鬼子”,就是白話的“‘大人”。呵呵)

 

但凡不會寫文言者,也談不上真懂。如同見過豬跑,並不等同吃過豬肉。

 

真懂,就會知道“行百里者半九十”只有一個正確的解釋,就是“行百里者,當視九十里為其行程之半”。

但凡作其他理解者,比如,理解為“行百里者,有一半人行至九十里而止”,皆是用白話語法理解文言所致。

真懂,就會知道“行百里者,有一半人行至九十里而止”的意思,用文言來寫,絕對不可能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寫成“行百里者半九十而廢”或者“行百里者半九十而止”,那還差不多。

 

再舉一例。《荀子》:“非常可喜之論”。

這“非常”,是“異於尋常的”,不是“非常地”。

所以,《荀子》的“非常可喜之論”,只能理解為“譁眾取寵之說”。

但凡理解為“非常可喜的議論”者,也是按照白話語法理解文言所致之謬。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