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接触国内来的人。怎么评价呢?五味杂陈。 国内来的留学生,绝大部分很好。他们用父母的钱,交学费及生活费。离开了父母的呵护,独立面对所有,虽没有我们当年插队时的艰辛,但压力也是蛮大的。很多人学会了自己做饭,洗衣,收拾屋子。去餐馆打工,减轻父母的负担。一个女孩,在华盛顿上学,周末去了趟纽约,观看“占领华尔街”,写了篇评论,得了2000元稿费。他们拼命地汲取着美国的“营养”,领会着美国的先进,大部分毕业后回到祖国。看着他们年轻的身影,感到欣慰。 国内来的访问学者,别怪我嘴毒,算了,还是不说的好。 说个不是访问学者的故事。 我接待过一个国内来的访问团。从机场接他们到旅馆后,稍事休息。介绍他们本地的一些风景名胜,他们说不感兴趣。想看看本地的古董市场。我还真不知道。打电话问了几个人,将他们带到本市一个最大的古董市场。 一进门,团长就向门口展示的一艘古帆船做了个熊抱的姿势,而团长太太直奔一个英式大号鼻烟壶,其他人也四散奔向各自感兴趣的物件,大有占领古董店的气势。老板看见一下进来这么多中国顾客,煞是高兴,和其他店员一起陪同。我对老板说,他们只是逛逛,如果谁有什么需要,我会让你知道。然后对团长说,我站在最显眼的地方,谁需要什么,叫我。 大约半小时,付团长招手叫我。原来他看中了两款墨镜。货架上写着:买一,另一个一半价。他问我什么意思,我翻译给他。于是他拿了一款10刀的,指向另一款20刀的,没容我翻译,那店员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连连摇头说:不是这样的,买10元的东西,另一个原价要在10元以下的才可以半价。我就解释给付团长,他恋恋不舍地放下墨镜,嘴里叹道,我太喜欢那款了。我说你可以买那20元的,然后这10元的半价。他立刻回说,那我就亏了5元。算了,不买了。磨叽了半天,几个人出门,没买一分钱的东西。 到饭点了。问他们想吃什么,大家说,想吃本邦菜。于是又打电话,问明他们本邦菜的饭店,带他们到了那里。一进门,老乡见老乡,拉起了本邦话,我是一句不懂,看他们那亲热。 吃完付帐时,团长掏出一中国银行卡。老板娘抱歉地说,我们店小,刷不了国际卡。团长大怒,一甩,将卡扔出老远,说,中国卡就不是钱么?在中国能付,为何在这就不能付?后又掏出2美元,甩的啪啪响,大声道:这是给那服务小姐的小费。他们出门后,我赶紧补交了10元小费。服务这么一大桌,才两元,心里过意不去。他们在门外等我,以为我在拿回扣。真是两个世界里的人啦。 第二天,他们要求逛商场,说要买些名牌衣服。带他们到了本市最大的MALL。美国有的名牌几乎全囊括了。说实话,我几乎不逛商场。就找了个沙发看书,等他们。两个多小时后,团长先到,没买什么衣服,只买了个“悍马”玩具车。并说,美国没什么名牌,我们一般只认欧洲的牌子。因我对所有牌子是“牌”盲,便也没置可否。其他人也沥沥拉拉地聚过来了,都没买什么东西。我们便向外走,快到车旁了。付团长看到团长手里的“悍马”,就非要回去也买一辆,大家只好跟他往回走。我已知他的根底,就急走几步跟上他,说,这车是挺棒的,百多元一辆,也不贵。他愣了一下,然后回过头来对大家说,算了,我别买了,耽误大家的时间。 记得我的表舅给我讲的一个故事,说一个人很穷,但他在外面很体面。他的炉台上放着一块猪皮,门后搭着一块床帘。要出门了,就用猪皮抹一下嘴,将窗帘挎在胳膊上。见了人,问吃了吗?指指油乎乎的嘴,答:刚吃完。然后指指窗帘说,天热了,大褂穿不住了。 那时小,缠着表舅反复地讲,重复地指着并没抹油的嘴,和并没搭着窗帘的胳膊,笑的前昂后合。但小小心里也发誓,今后无论如何,都要本分作人,绝不做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事。 (备注:我表舅的故事,好像是侯宝林的相声。但我确确实实是从我表舅那听来的)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