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见有篇网文说中国人不读书,人均年读0.7本(不算教科书)。说这是很危险的,对一个民族来说。
这个统计数字怎么来的,我不知道。但我算了一下,人均年读0.7本,一年也要十亿本那。所以中国出版商不用担忧,有你们的生意可做。
为给民族分忧,我每年替百 多人读书,为这0.7的比率不下降尽绵薄之力,和高收入人群拉高人均收人有异曲同工之嫌。
读书有什么好处呢?有感。有感有什么好处呢?有感而发。有感而发有什么好处呢?可以不得狂躁症,抑郁症和强迫症,可以节约很多的医院床位。
这半生也算读书无数,但现在仍张口不能文,闭口不能武。读的那些书都哪去了?就饭吃了。这不是玩笑。小时为在饭桌上看书,没少挨父母的筷子头。如今为人父母了,仍是一手持筷,一手持书。看到精彩处,早忘了碗里是何饭,盘里是何菜了。上班也因此会经常迟到。常常两碗白饭下肚没夹一筷子菜,书就饭吃了。
所以我现在对那些年轻人,饭桌上人手一机,不看饭菜,个个低头忙着发信息,收信息,特别理解。内容不同,性质是一样的。现代手机堪比当年杨贵妃:后宫粉黛无颜色;桌上百菜无滋味呀。
书分很多类,我看的书很杂,没有什么选择, 逮着什么看什么。对别人没什么建议。只是小声地说一声,吃饭的时候别看莫言的,忒恶心,影响食欲。真不知他是什么环境里长大的,任何小细节在他笔下,都那么龌龊。
原来看了他的几个长篇,通篇变态体。后来又找了几个短篇,变态的更彻底。
一次选了一本访谈书,付标题是“十五个有思想的文化人”,吸引了我。第一个是某某某,一张嘴就是大陆没文化,没作家,没学问。中国文化的根基在香港。心想,他一个殖民地文化出来的这么狂,到要看看他的水平有多高,讲了半天,也没整出个哩咯隆。然后表明他欣赏的作家有张爱玲和杨绛。
张爱玲,文笔不错,描写到位。但品味上就不敢恭维了。人在阴暗里,就写不出什么明亮的东西。和严歌苓比,就不是一个档次的。虽然有些中篇有斧凿的痕迹,但大部分让人荡气回肠,拍案叫绝。
杨绛嘛,也就是女人的作品。就和我看某人的文章一样,从不看署名,就知道是她的文章,因她的所有文章都透露着这么两个信息:她很丑,但她是贵族。杨绛也一样,和钱钟书比,她是难望其项背的。我对杨绛老人致以我由衷的敬意,但她的作品,就那么回事吧。
俗话说,桌子底下放风筝,起点就不高。那几个有思想的文化人,也不过尔尔,白担了”有思想”的名。
余华的《第七天》,有点回归了人性。原来他对人本善良表现的淋漓尽致,但不知要追随什么风,几个作家比着赛描写残忍,阴暗和狠毒。余华以写小人物擅长,人性里的伟大-------真的伟大,不是形容词,也不是溢美词,而是真正的确切的伟大,在他的笔下,在那么不健全的背景下,触动着你的心。
曾经喜欢琳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及至读了《总统,是不能信任的》,就觉得作者太异想天开,一厢情愿了。其实她在这本书里所表达的诉求,在当今中国人里不算少数,最近看了一些历史讲师(教授?)们书,基本是相同的观点。纵观古今中外,能有几人真明白呢?
我现在是早饭,午饭和晚饭及睡觉前看会书,其余时间是工作,睡觉,打豆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