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十年前,照相机是个稀罕物。开始是黑白卷,出去游玩,能捞上个三两张就高兴的很了。有次去王屋山玩,胶卷没挂上扣,一行人挠首弄姿的折腾了一天,回京后到照相馆冲胶卷,心急要看结果,生生地在照相馆外面踱步两个小时,等到一卷空白“带”!那大概是这辈子最想捶胸顿足,擂自己一顿的事情了。 后来有了彩卷,出去玩一次最多也就拍两卷。一次在桂林大榕树下,先生后退找角度给女儿照相,一脚卧近一滩牛粪里。三岁的女儿笑的花枝乱颤。整个旅程女儿没记得其他,就记得“我爸爸踩着牛屎啦”。 再后来有了数码相机,不知柯达等生产胶卷的企业还有饭吃否。于是相片便铺天盖地的迎面而来。出去旅游一次,少则二三百张,多则三四千张。将那旅游的兴致破坏殆尽。你想呀,三四千张的相片,哪还有时间享受了? 回来看相片,三分之二的陌生人的面孔,还有树杈呀,屋檐啦,胳膊呀,腿呀,后背呀,乱七八糟,莫名其妙,这就是没有成本的结果! 现在更不得了了,人手一部手机,不单有照相功能,还能发布。这不,昨天在餐馆,菜端上来,还没吃呢,地球那边的人就知道我们在“腐败”了。你说这人们,都疯了吗,都夜里两三点了,不睡,看地球这边的人在干嘛。我这边刚给花照了几张相,那边就点了好几个赞。其实这花全世界哪都有,长的也都差不多,我照也是手闲的,没什么意义也没什么感动。这照相变得既占用了自己的时间,也浪费了其他人的时间。 比较窝囊的一次是去金色大厅。到那种地方,肯定是人手一部照相机,有时会两部。先生带了一个有长短镜头的相机,其实也不是什么高档的货色。我们上台前,先生将相机交给一个随团的人,教给他怎么用,就去后台了。这位先生拿着相机,一顿狂拍,在我们上台的时候,相机没电了,存储也满了。结果我们在金色大厅,一张相片也没捞着,相机整个成了他人的嫁衣裳。几百张哪。 现在想起来,觉得自己的教养还有欠缺。又不是什么历史重要时刻,缺失又如何?贵在参与。若干年后,谁会看你当年的照片?大家大概都有过这样的尴尬,到人家去,主人热情地捧着一大摞相册让你看,等你评论。是不是挺难为的?再诚实的人此时都会虚伪一下,对不?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