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類戰犯叫“參謀\”(俞天任)(12)
怎么能不滋润呢?看看作战期间联军向英帕尔地区空运的物品清单吧:
919吨粮食,5000只鸡,27500个鸡蛋,维生素525万片,燃料83.5万加仑,香烟4342万支,总共62.5万吨。
再看看日军,5月31日第31师团在师团长佐藤少将的率领下开始撤退,撤退的理由是:“60天内没有得到一粒粮食,一颗子弹的补充”,这次要“撤到能够接受补充的地方”。这是日本陆军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抗命”事件,单位是师团。
日本陆海军在二战时的作战表现应该说是不错的,即使在从瓜达卡纳尔岛以后一直是那么悲惨的作战,小队(排)以上集体投降,开小差的事件是没有的,这在参战诸国军队中是独一无二的。
但这次就出现了也是参战诸国军队中独一无二的师团单位“抗命”。
牟田口手下有三个师团长,全部被他撤了职。5月10日第33师团长柳田少将被撤职,5月31日,第31师团长佐藤少将被撤职,6月22日第15师团长山内少将被撤职。
日军制度,师团长直属天皇管辖,叫做“亲任官”。其余人等无权过问,而这次牟田口公开藐视军纪,无视天皇,怎么办?大家装聋作哑,只当不知道。那位抗命的师团长怎么处分?也装聋作哑,既往不咎。
前面说过日军已经成了一个官僚机构,军队内部就是大家互相糊弄。战后除了牟田口中将以外,从中央到地方的所有当事者都一口咬定自己是反对英帕尔作战的,主张早日停止的。有趣的是其中绝大多数人还都能够拿出证明出来。
那为什么还在打?4月末参谋本部次长秦彦三郎在视察缅甸时,和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河边的意见是一致的:“英帕尔作战已经失败,应该中止”。
河边司令官对秦次长是这么说的:“中央要是发布中止作战的命令,我很高兴。但要我来发这道命令,我可发不了”。
为什么?据说皇军的字典里没有“撤退”。
同行的有一位刚刚从陆大毕业的大本营少佐参谋叫后胜(陆大57期),和大本营作战参谋杉田一次(陆大44期)商量说这是不能再打了,而杉田在瓜达卡纳尔岛干过,知道英美军的利害。回去以后在5月15日的大本营会议上,秦次长报告说“英帕尔作战胜利的可能性很低”,杉田补充了一句:“完全没有胜利的可能。”
东条英机大怒:“谁说皇军不能胜利!”
结果得出这么一条结论:作战部队不提出中止作战,就继续进行作战。
6月26日,牟田口终于绝望,向缅甸方面军提出中止作战。7月1日,方面军作战参谋青木飞往马尼拉向南方总军提出结束作战。经过大本营许可,7月2日,南方总军才正式下令中止英帕尔作战。
第15军86500人的参战部队,损失率在80%左右。除阵亡大约20000人以外,全是饿死或由于饥饿而伤病而死?
英帕尔作战的当事人们几十年一直在讨论的,也是:“为什么不能尽早停止作战行动”。
这个问题其实是没有尽头的?就像“为什么不能不打瓜达卡纳尔岛战役?”;“为什么要袭击珍珠港?”;“为什么要进驻印度支那?”;“为什么有7.7?”;“为什么有9.18?”……,没有尽头。
因为有这个天皇领军,因为有那个军政独立,因为有那些精英参谋。
大本营参谋,精英中的精英,参谋中的参谋,都是些什么人呢?
陆大毕业10年以内,军衔不高,一般从大尉到大佐,年龄不大,一般从30出头到40不到。
最重要的是,几乎都没有上过战场,不要说吃猪肉,连猪跑路都没有见过。
来看一位“昭和的名参谋”,濑岛龙三的例子,就知道这些精英们是怎么指挥战争的了。
日本人说起陆军参谋,一般都会想起石原莞尔,辻政信,濑岛龙三这三人。前两人好理解,可这个濑岛龙三是何方神圣,怎么也并列昭和参谋的三大代表?
这濑岛龙三可是位人物,他是在有名的日本综合商社“伊藤忠”的董事长的位子上退休的,怎么样?是一位很成功的企业家和经营者。
濑岛龙三是富山县的一个农家子弟,不过到龙三出生时,他父亲已经不务农了。他父亲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都得到了勋章,所以就在郡役所(相当于中国的区政府或县政府)管征兵。
濑岛龙三在1925年考上金泽陆军幼年学校,是招收的五十名学生中的第五十名,但是毕业时是第一名。1930年考入陆军士官学校,以次席的成绩毕业,1936年考入陆军大学校,是第51期的,1938年作为首席生而得到在“御前讲演”的荣誉,但是不巧的是那天天皇本人并没有来,由侍从武官长“代听”,不管怎样,也算是发表了“御前讲演”。
“御前讲演”是日本陆军的最高荣誉,就意味着将来肯定能进参谋本部的领导层。一开始在佳木斯的第四师团,后来在第五军实习。当时是战时体制,实习参谋一般立即就参加实际的作战计划的制定,但濑岛不知怎的没有参加过实际工作,据濑岛后来自己说,可能是现场指挥官怕他出了错而被上司斥责就干脆把他冷藏起来了。实习一年后,果然调到参谋本部第一部第二课(作战课)任作战参谋。
也就是说濑岛没有任何实战经验。
原来的作战课,分成四个班:对北方班,对支那班,航空班和兵站班,现在又新加了一个对南方班,其中兵站班的班长就是大家熟知的辻政信中佐,课长是服部卓四郎大佐。课里又把北方,南方,支那这三个班合成一个作战班,班长是櫛田正夫中佐,濑岛龙三大尉呢,就是櫛田正夫的副官,帮着统管三个作战班。
就是这样,一个考试成绩特棒,但没有上过战场,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军刀组参谋,就在地图上指挥着几千上万公里以外的上百万部队。
日军的精神第一主义是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特征就是极度地轻视情报收集,轻视情报参谋。其实作战参谋和情报参谋的不和在什么军队都有,而且是越是失败的时候这种倾向越明显。美军,德军都有过这种问题,但是日军却是独树一帜,他干脆就直接把情报参谋列为二等公民了。
日本陆军不是没有情报收集人才,也不缺情报分析人才,甚至有很优秀的情报人才。这里就讲一件类似于笑话的事情吧。
莱特岛战役的失败,日军丧失了数万,也使得第十四方面军司令官山下奉文大将和参谋长武藤章中将计划中的“菲律宾大决战“成为画饼,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的失败成了现实。
这句话并不是说没有莱特岛战役,日本就不会输掉太平洋战争,而是指莱特岛战役实在输得太荒唐。更荒唐的是在怎么会有这场莱特岛战役这件事上。
山下奉文和武藤章两人原来计划的是在菲律宾等麦克阿瑟来,一起打持久战玩。倒也不指望能守住了菲律宾,反正守一天算一天,万一山姆大叔那天转了心眼,不打了也说不定。还有一点就是菲律宾当时是美国殖民地,山姆大叔不一定下得了狠手,什么法宝都往外乱祭。
应该说,这是在那道“绝对国防圈”的紧箍咒下面的唯一选择了。
但是,大本营突然改主意了,参谋次长秦彦三郎和作战课长服部卓四郎亲赴马尼拉,指示第十四方面军改变原定的吕宋岛决战的“捷一号作战”为莱特岛决战。
为什么大本营像瘌痢头过江似的一浪一个花头?大本营那边倒也有他们的理由:情况变了。现在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也不是中好,美国佬没几天蹦跶了,干嘛还要躲起来打,堂堂正正地走出去打,胜利是属于我们地!
怎么塞班岛失守,东条下台才几天,这帮参谋们的尾巴又翘起来了?
原来前几天有过一场“台湾海海战”,给那帮参谋们打了一针吗啡。
1944年10月10日,“公牛哈尔西”带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第三舰队,突然对冲绳进行了攻击,从12日开始对台湾的机场进行集中攻击,其实这是为了准备在菲律宾的莱特岛登陆而进行的佯动作战,但大本营没看出来。
从12 日到15日,联合舰队的航空部队和第二航空舰队的轰炸机对哈尔西舰队进行了反击,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六百四十八架和从地面航空基地起飞的二百五十七架飞机参加了对哈尔西舰队的攻击。
据大本营19日发表的战报说,光击沉击毁的美军航空母舰就有19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等15艘,总之:皇军取得了赫赫战果,美军太平洋舰队损失过半。日本人赢了。
其实呢?哈尔西的损失只是被击毁了两艘重型巡洋舰“休斯敦”和“堪培拉”而已。
和以往的大本营战报不一样,这次大本营可不认为他们在吹牛撒谎,他们这次是真的赢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已经没戏了。准备在菲律宾登陆的麦克阿瑟没了海空掩护,他不就是来送死的吗,有什么好怕的?这才有一夜之间改换作战计划的邪门事出来。
在日本只要看太平洋战争的书,肯定会说到这场“台湾近海海战”,倒不是这场仗有多大的军事意义,而是只要看这场仗就可以知道那些不可一世的精英参谋们到底是一拨什么人,日本军队的战争指挥到底是怎么进行的。
战果统计怎么会出现天地之差,而且大本营还信以为真,拿了这个胡说八道的战果去指挥下一步作战呢?
其实这场战斗的有名还不是仅仅在战果统计的荒唐,而是在于:有人知道了战果统计荒唐,向大本营指出来了以后不但没有人听,反而被穿上小鞋,发配到前线去了。
堀荣三,陆大56期,刚刚毕业两年。先分配在大本营第十六课(枢轴课),后来准备派去德国任驻德武官副官,但因为德国的样子怎么看怎么不行了而作了罢。给调到情报部的第六课(英美情报课)。是个情报参谋。
堀荣三不但是个情报参谋,而且是个极为优秀的情报参谋。堀荣三在大本营里被称为“麦克阿瑟的参谋”,作战课的作战参谋有时会来找他帮忙算一下命:“美军的下一个目标是哪里?”,因为堀荣三经常算得准。他能从各种公开的信息来源中推导出美军的动态,能从美国的无线电广播的股价中推导出美军的疟疾药品,食品罐头准备情况,再推出美军在疟疾病地区可能投入的兵力和时间。
就这么个优秀的情报分析专家,在那些作战参谋面前也没了生气。
因为他遇到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陆大前辈:濑岛龙三少佐。
大本营关于台湾近海空战的战报发表的时候,堀荣三大尉正好出差去菲律宾。坐在去九州的火车上,听到大本营战报,他也很高兴。但是到了九州陆军新田原航空基地的时候,眼前的光景突然在他脑海里闪出一个念头:“不对”。
堀荣三大尉看到的是一架架像烧焦了的劈柴似的“飞机”,那时候由于美国的封锁,败战的颜色已经越来越浓。没有了铁,飞机都是用糊门窗的纸糊在木头架子上的。经过一次空战,到处都熏得烧得焦黑一片,要多惨有多惨。
“就这样的玩艺儿,能炸沉美国19艘航空母舰?那到现在为此日本人在干吗来着?”
很自然的疑问,对不对?
1944年6月,美军开始进攻马里亚纳群岛,6月15日在塞班岛登陆,仅仅经过20天的战斗,人数为一个师团的陆海军守备队就全部“玉碎”。接着关岛,特尼安岛也以和塞班岛同样的模式落入美军手中。
马里亚纳战役以前,大本营还天真地认为,虽然航空母舰的力量日本占劣势,但是南太平洋各地的陆基航空兵飞机架数合起来和美军的飞机数目也就差不多。能够打一阵子的了。但是,各岛的海陆军航空基地几乎都是在美军的第一波攻击中就全部被毁。没有了空中支援的守岛部队按照作战计划想进入滩头守备阵地,“乘敌军立足不稳,把登陆敌军消灭在滩头阵地上”。结果还没有来得及进入阵地,就被美国海军的舰炮给全部清洗了。
马里亚纳群岛本来是德国殖民地,一次大战中被日本人乘火打劫弄来的,现在落到了美国人手里。先不要说心疼不心疼,首先是马里亚纳群岛的失守,使东京门户洞开。只要美军乐意,随时都可以想法子在东京进行登陆作战了。
7月18日,总理大臣兼陆军大臣兼参谋总长的东条英机大将率内阁引咎辞职。
此时,大本营制定了代号为“捷”的作战计划,准备迎接美军的登陆作战。按照登陆的地区不同,作战计划共分四号,第一号是菲律宾,第二号是台湾,冲绳和南九州,第三号是东京仙台,第四号是北海道和千岛群岛。
仗已经打成了这样,台湾近海空战的成果实在是让人怀疑。如果说开战初期日美航空兵力还可以互居高下的话,那么到了现在就是美国空军的独擅场了,日本的飞机,只是一些会飞的劈柴。海军的鱼雷攻击机几乎没有了,即使还剩下几架只能装载250公斤炸弹的正宗的零式战斗机对航空母舰和战列舰都无法形成威胁,更不要说那些劈柴了。
所以堀荣三大尉就直奔台湾近海空战指挥部,海军的鹿屋航空基地,在里面看到的景象使他目瞪口呆。
指挥部里人来人往,海军参谋们喜笑颜开地还在黑板上追加战果。黑板上用粉笔写得密密麻麻,都是些“航母1,XXXX君”,“战列舰1,XXXX君”,“舰种不明1,XXXX君”,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儿?被击沉的舰名中,连正在夏威夷海底睡大觉的“亚利桑那”号战列舰都出来了。
其实,中途岛,瓜达卡纳尔岛,马里亚纳群岛几场海战下来,海军的飞行员已经消耗殆尽,现在全是一些第一次见到飞机也就在几天前的新手。根本不会判读战果,一架己方的飞机在敌舰上空被击落起火,会被周围几个人报告成:“又有一艘敌舰被击中了”,基地的参谋们是多多益善,有几个人报告就是击中了几艘,所以才有这么荒唐无稽的战果出来。
堀荣三大尉知道这事情不对了,发表的战果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拿出去吹牛骗骗老百姓还不至于会引起大问题,而要拿着去指挥战争,那漏子可就要捅大了。
他立即回到新田原基地向参谋本部情报部部长有末精三大佐打电报报告了此事,之后再去马尼拉。一到克拉克空军基地,堀荣三大尉立即向山下奉文和武藤章报告了此事,这就是山下奉文和武藤章后来拼命反对大本营改变作战计划的原因。
山下奉文和武藤章相信了堀荣三的话,大本营为什么就不相信呢?
其实大本营不知道有这份电报,电报已被濑岛龙三少佐销毁,因为濑岛不喜欢这份电报。
一个少佐参谋,就敢销毁一份发给情报部长的如此重要的电报,仅仅就因为这份电报不合自己的口味?
这没有什么稀奇的,比这更大胆都有。华盛顿时间1941年12月6日21点(日本时间12月7日11点),赫尔国务卿向美国驻日使馆发了一封罗斯福总统致日本天皇的亲笔电报,呼吁避免战争,重开美日谈判,而美国大使在天皇面前读完这封电报已经是12月8日凌晨3点15分。
4分钟后,第一批飞机从“赤城号”航空母舰上起飞了。
东京审判时,东条英机听到这个时间差时几乎崩溃了:他不知道这件事。
原来,大本营通信课少佐参谋户村盛雄(陆大51期),私下命令递信省检阅室的电信官白尾除与日本政府有关之外,所有外国来的电报全部延时送交!
一开始是延迟5小时,12月6日开始延迟10小时。这封电报送到户村手上的时候是12月7日正午。
户村是这么说明的:“从濑岛参谋那里听说了在马来半岛已经发生了空战,战争已经开始了,看起来这个时候美国总统来电报也没有意义”,所以这封电报被他扣住了。送到美国大使馆时已经是晚上10点钟了。
一个少佐参谋,连别国国家元首发给日本天皇的电报都胆敢私自扣留。销毁你个小小的大尉参谋来的电报还算一回事?
这些佐级参谋的特长之一就是胡说八道,匪夷所思地胡说八道。这么说吧,随机挑几个汉字进行排列组合可能比那些参谋们的胡说还有条理些。比如想去进攻沙特阿拉伯,就说沙特皇室是天皇一家的远亲,什么成吉思汗是源义经的投胎转世。一会儿天皇又是犹太人,一会儿又是伊朗王族沿丝绸之路来到了日本,就成了日本的天皇,伊朗的什么什么地方的神庙里有和日本皇室的菊花纹章相似的花纹就是证据什么的。
而当时指挥着这场战争的,就是这些佐级参谋。
为什么是这些佐级参谋?这是很多人都想不通的事情。组成大本营的陆军参谋本部和海军军令部到底是怎样运作的?
这些佐级参谋们基本上都是1900年前后出生的,没有经过过战争,大正年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进入陆军少年学校,然后是陆军士官学校,陆军大学校这样的经历。
和他们的将军前辈们不同。将军们大多经过日俄战争,他们的教材就是日俄战争,将军的“战争”和“战斗”是一回事。所以将军们一到海军就是“巨舰大炮”,一到陆军就是“白兵主义”(拚刺刀的意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根本上改变了战争的概念。坦克,飞机,毒气等屠杀手段的发明,是战争的规模,战争的速度都有了革命性的变化。而将军们对这些新兵器多不熟悉,而年轻的佐级参谋们则是行家里手,这样就使佐级参谋们在发言时更有说服力,将军们不懂嘛,由得你胡说八道。
但是官场是由将军们控制的,光知道技术是不行的,还得会迎合将军们。所以这些佐级参谋们从一开始就得表现出对“精神至上论”的支持。像濑岛龙三的陆军大学校毕业论文就是《关于日本武将的统帅》,里面列举了楠木正成,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川上操六和大山严等五位日本武将,得出的结论是:“统帅的根本是断然的意志并将其迅速贯彻于军队以及捕捉战机”。
濑岛龙三的论文和结论,理所当然地受到极高评价。
因此进入参谋本部后,濑岛极受重用。太平洋战争陆军的开战命令,就是他起草的(海军的开战命令起草者是山本佑二大佐,后随“大和号”战列舰一起葬身海底)。
你说他已经具有了“断然的意志”,正在“迅速地贯彻于军队”,而且还捕捉到了“重创美军哈尔西舰队”这么好的“战机”。这个时候如何容许别的不调和音来干扰呢。
所以,濑岛龙三少佐销毁了那份电报。并且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堀荣三就赶到菲律宾去当第14军的作战参谋去了。
这件事没人知道。但是在1958年,在被拘留11年以后从西伯利亚回到日本的濑岛龙三还是找到了堀荣三,当面向他承认此事并赔罪。
所以当美军第七舰队兵临莱特岛时,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智郎和海军军令总长及川古志郎一起晋见天皇,说这次美军的行动目的是“为了从政治上掩盖台湾近海的失利而企图尽早占领哪怕是菲律宾的一角”。美国海军已经伤了元气了,没什么可怕的,您就只管等着听捷报吧。
历史学家秦郁彦教授评论说:“这是陆海军统帅部第一次如此迅速地同时做出了一致的判断,只是,那是一次基于完全错误的情报的完全错误的判断”。
就在这样的战争指挥下,1944年10月,日本和美国在菲律宾的莱特岛外海进行了一次号称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海战,可能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舰队决战。
美国参战的有170艘军舰,总吨位150万吨,连同登陆用船只总共900余艘。日本海军则是把包括战列舰“大和”“武藏”号在内的所有能够出动的军舰全部押了上去,共77艘,总吨位66万吨。双方出动的作战飞机加起来超过2000架。
结果呢,“武藏”等26艘日本海军的军舰长眠海底。
珍珠港,中途岛,马里亚纳海战都是使战局发生巨大变化的大海战,但是都没有这次莱特海战的意义重大。这次海战,宣告了一支曾经是很强大的海军的灭亡。拥有航空母舰特混舰队的国家有几个,可是拥有过全部国产装备的航空母舰特混舰队海军的国家就只有美国和日本。
这一下,所谓“大日本帝国海军”成了历史名词了。
在海外丧生的240万日军中,以菲律宾为最多,518000人。其中被参谋本部和南方总军送往莱特岛的有8万4千人,其中战死的比率达到95%,为太平洋战争中日本陆军之最,甚至高于后来的冲绳战役。
而且在美军已经在吕宋岛登陆以后,参谋本部还死抱着莱特岛不放,严令第14方面军支援莱特岛,不准后撤。12月15日参谋本部作战部长宫崎周一赶到马尼拉,在山下奉文和武藤章的坚持之下才算说了一句:“今后方面军可以自由考虑”。
大本营参谋们都已经傻了,麦克阿瑟居然不按他们想象的时间地点行动,那怎么办?没办法了,第14方面军去自生自灭吧。1945年1月1日,山下奉文和武藤章带领伤残不齐的第14方面军的全体官兵(由于大本营的瞎指挥,伤病员无法后运),向东京皇居方面作了最后的遥拜以后,就准备和麦克阿瑟拼命了。
这次的作战计划基本上是按堀荣三大尉的思路制定的。情报参谋出身的堀荣三,首先站在麦克阿瑟的立场上做出进攻菲律宾的计划,然后武藤章等人再根据这个计划制定作战计划。
已经不是“防守计划”了,仅仅是“作战计划”,因为不存在“胜利”的可能,多拖一天就是一天。看看工兵第32连队大尉中队长(连长)落合秀正在战后的回忆吧:
“即便这样,支持着全体将兵的还是精神力量。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使命感,家族和同胞所在的本土不能受到侵犯,尽可能拖住更多的敌人,为本土决战争取时间。但是,这场战争本身有必要吗?在已经超过生存界限的战斗中,有人已经开始在迷茫了,我就是其中的一人”。
菲律宾决战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才以山下奉文大将向同盟军投降的形式结束,但相当多打散了的日军士兵不知道这件事,游击战斗一直持续到1946年春。至于最后正式投降的小野田少尉回到日本,则是1974年的事情了。
靠精神力量,可能能够打赢一场群架,也可能能够打赢一场仗,有时甚至能够打赢一场战役。但要是单靠精神力量打赢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古今没有。
到这时候,那些曾经是那么不可一世的参谋们,也知道这一点了。但还是照样的疯狂,原来是因自信而疯狂,现在则是因绝望而疯狂。现在只是为了战争而在战争,至于这场战争是怎么打起来的,已经被忘记了,或者说是想忘记掉。
“玉碎”这个日语单词大家都知道,第一次出现是在1943年5月的阿留申群岛的阿图岛,1942年为了配合中途岛作战,日军攻占了阿留申群岛的阿图岛和基斯加岛,这也是美国历史上仅有的过的一次领土被外国军队占领。
后来在美军的攻击下,山崎保代陆军大佐以下除了27名伤兵作了俘虏之外,其余2638人全部战死。这是第一次“玉碎”。
这一来就一发不可收拾。大半个太平洋,随时到处有皇军们在“玉碎”。塞班岛,关岛,莱特岛。这些“玉碎”的结果,总算是让大本营的参谋们知道了一件事:没有海空支援,岛屿是守不住的。
守不住岛屿,美军就步步紧逼,越来越近。所以皇军们还得到处去“玉碎”。菲律宾打起来了,看样子也得“玉碎”了,下一个轮到谁了呢?这时候居然参谋本部的参谋们还没有看清美军的“蛙跳战术”,总在台湾和冲绳之间摇摆不定,还老想着去救菲律宾一把。
冲绳战役就是在这种不知道该不该干,不知道怎么干,也不知道干什么的情况下打起来的。临时编成了个第32军,归驻台湾的第十方面军管。任命了牛岛满中将(陆大28期)当司令官,长勇少将(陆大40期)当参谋长,八原博通大佐(陆大41期军刀组)任高级参谋。
日本陆军除了一开始的关东军的高级军官们相互之间还能搭档之外,后来为了防止下克上的行为,有意把一些脾气不同的人撮合到一起。但是像第32军这样整个一付“十三不靠的麻将牌”倒也不多。
司令官牛岛满,成天什么事不管,闷头练毛笔字。那位长参谋长呢?在住的地洞(不敢住房子了,怕美军的飞机炸)门口订上一块谁也看不懂的牌子“天之岩户战斗司令部”,然后就弄了几个漂亮的女人,一边喝威士忌,一边和记者,参谋们胡说八道。
有人说过,长勇能当上少将,就说明了日本陆军的本质了。长勇是甲级战犯桥本欣五郎的同乡,拜了桥本作老大,桥本策划的那一次政变都有他一份。因为南京炮击英国军舰事件,桥本被转为了预备役,可长勇还照样在陆军里混得开,这不还当上少将了。他老大也不就是个大佐嘛。
剩下一位八原高级参谋,也是一位异人。正经中学毕业,没有上过陆军幼年学校,却创出了最年轻的陆军大学校入学纪录:24岁就进了陆军大学校,还以军刀组身份毕业。毕业后在陆军省干了一段以后就当了驻美武官,后来又去牟田口的第15军当作战参谋。和牟田口吵了起来,被调到陆军大学校去当教官去了。
这次来冲绳,用八原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流放到海岛,当了一支三等军的参谋”。
发昏当不了死,该干的话还得干,八原拟定了一个作战计划。计划一出,第32军内外一片喧哗,“八原是怕死鬼,八原太卑鄙”,说什么的都有。
八原的计划是:对外界支援不抱一切指望,挖地洞,做耗子。打到最后一人为止,反正大本营已经在考虑本土决战,“一亿玉碎”了。只要能让美军多出一滴血,任务就算完成了。
但是其他人不这么看。对“打到最后一个人为止”大家没意见,因为别无选择了。但是大家不愿去当耗子,不是说“武士道”吗?武士得死得痛快,像樱花那样,“唰”就没了。钻地洞做耗子,大家不愿意。
参谋本部和第32军,第10方面军和第32军,第32军和第32军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第32军自己在干嘛呢?
在当民工。
屡战屡败,日本人也算清醒了一点,知道了航空兵的厉害。但日本人有个毛病就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一说航空兵有用,就立即海军陆军都不要,只要空军了。立即全国上下掀起了一个轰轰烈烈的大修飞机场的高潮。第32军当然也不能例外,反正美国人还没有打过来,作战方案也定不下来,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咱们修机场玩。那时候日本可没有推土机,于是锄头挖,扁担挑,一个小小的冲绳本岛居然修了7个飞机场出来!
修完了以后才知道又冒了一回傻气:飞机在哪里啊?连糊那种会飞的劈柴的纸都快没了,还谈什么飞机。
更有趣的是:这些机场到最后全是帮美国人修的。冲绳战时,美军一开始的进攻目标就是占领这些机场。到现在这些机场还在为驻日美军效力呢。
最后还是采用了八原的方案。倒不是参谋本部认了错,而是参谋本部又犯了新的错误:作战部长宫崎周一扣住了原本答应给冲绳的第84师团,而作战课长服部卓四郎又把从关东军里抽出来的最精锐的第九师团调到台湾去了,这下子冲绳的守备力量再也周转不过来了。参谋本部下了决心:好吧,就按你的办,钻地洞做耗子去。
参谋本部作战课课长服部卓四郎在战后说“只能说当时鬼迷了心窍,自己的糊涂,对大家不起”向第32军的参谋们赔过罪。大本营的用兵,大凡就是这种“鬼迷心窍”式的。
八原的作战策略是利用坚硬的珊瑚礁,构筑纵横交错的十字形地下工事,存贮足够的粮食,淡水和弹药,甚至准备了发电机和通风设备,专门防卫,利用晚间进行反击。
八原对日美两军的战斗力和火力的估计是3比1和1比10。除了不得不承认美军的火力优势之外,还是抱着皇军无敌的固定概念不放。其实更加可能的是如果不做这种估计的话,他的作战计划不可能被参谋本部认可。
但他的火力估计却太糟糕了。第32军的炮兵在日军中算上等,共拥有各种口径火炮400门和少量坦克,弹药准备了一个“会战”的数量。日本陆军的这个“会战”实际上是指一个星期的时间,拿迫击炮做例子,日军的“一个会战”的炮弹就是300发。这300发迫击炮弹真要打出去得花多长时间?嘿嘿,有个3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能打完了。
可美军的兵力和火力呢?美军投入了七个师的陆战兵力共18万人(包括预备队总共25万人),舰载机2000架,各种战舰1500艘。只看海军兵力,冲绳一战甚至超过了号称“历史上最大的作战”的诺曼底登陆行动。1945年4月1日在美军开始冲绳登陆之前,光舰炮就向冲绳本岛倾泻了10万发炮弹!从这个比例来看,日美军队的火力可不是一比十,而是一比无穷大。
海军在战前有自己的一套,战舰是没有了,但陆海加起来还有3000架红蜻蜓(就那种会飞的劈柴),所以只要陆军能确保机场,用特攻战法,一根劈柴换一艘军舰,把那号称是最强大的美国海军给全部沉到海底去也不是没有可能。
就没有人去想是不是能撞得上去或者即便撞上去了那根劈柴会不会对美军军舰造成比一个凹坑更大的伤害了。
不管怎么说,美军的大炮一响,没死的皇军就只有二选一了:等死或者钻洞。
当然是钻洞,这时候终于开始后悔当初不该去修那些个倒霉机场了,早知道该多打些耗子洞了。
不过就这些耗子洞也打得够结实,用了200万根枕木,一吨的炸弹直接扎上去都抗得住。
美军上岛的第一天没有遇到任何抵抗,没有飞来一个子弹,美军第一天无一人伤亡。山姆大叔在想:“是不是日本人全被炸死了?”
但是马上山姆大叔就知道错了。
惨烈(只有惨烈这个字能用)的战斗是从4月5日开始的,美军在岛中部的嘉手纳海岸登陆,把岛分为东西两半,再小心翼翼地花了5天时间终于南下推进到了日军的主阵地。这时遭到了日军的顽强抵抗。单单52高地(美军称之为sugar loaf)在美海军陆战队第六师和日军第44独立混成旅团之间一天之内十次易主。美军一个原本250人的海军陆战连打得只活下来8人。光这个精锐的海军陆战队第六师就死伤3000人,还有1300人打得精神失常。
但是在精神上先垮下来的是日军。美军采用了“骑马式作战”,用坦克,用推土机,用炸药一寸一寸地炸毁日军修筑的洞窟工事,平均每天只能前进200米。但是切切实实地在前进,而日军则是在绝望中一步一步地后退。
可是大本营还在不断催促发动反击。
5月4日,终于在大本营的催促下,神经已经近乎错乱的以长勇为首的参谋们在八原一人的反对中决定了从洞里爬出去反击。长勇握着八原大佐的手恳求说:“知道你还有很多想法,让我们一起去死吧,怎么样,请你同意”。
八原博通在回忆录中写道:“进攻的失败是太明显了,但我被感动了,心一软就同意了。实际上可以自慰的是我们已经留下来了不劣于太平洋战场上任何一支美日部队的战绩。”
以总预备队第24师团为主力的总攻击像所有人都预料到的一样失败了,冲出洞窟阵地的日军在几公里的范围内被美军陆海空三方面的炮火所全部吞没。
第二天晚上,牛岛满司令官对八原说:“就像你预料到的一样,进攻失败了。开战以来给你添了太多的麻烦,知道你处境很困难,我已经决定停止攻击了。不想那么轻易地就玉碎,今后就全权交给你了”。
八原十分愤怒:“全军的战斗力都已经耗尽的今天,说这句话太晚了”。
但八原还是去作最后的战斗方案。
总攻击以后,第32军在八原博通大佐的指挥下还坚持了三个星期。直到6月23日早晨,牛岛满司令官,长勇参谋长自杀,自杀前命令八原大佐逃回本土。至此,冲绳战结束。八万余日军战死,几乎数目相同的岛民卷入战火成为牺牲品。美军的死伤也是整个太平洋战争中最大的,超过四万人。
美军司令官巴格纳中将先日军司令官牛岛满6日战死。
八原也没有能够逃回本土,混在居民中的八原被美军逮捕,在战俘营里迎来的终战。
牛岛满没有说为什么要八原逃回本土。是不是要留下八原的一张嘴?留下这张嘴干什么?悔恨不该发动战争?还是告诉人们战争的残酷?或是控诉大本营的罪恶?
如果美军在日本本土强行登陆,冲绳战会不会重演?估计美军不敢冒这个风险。
于是,就有了广岛,有了长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