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拿到英国文化委员会的资助,去英国读书。 一年多后回来,单位的同事们说我好像有点儿变了。我答说,“我只是还原了我自己”。 完全是脱口而出,那一刻脑袋里真实且唯一的想法。 我所说的还原,当然不是说回到那个初涉世事的、未经打磨的自己,也不是说返回到了某个生活阶段。而是说,有机会将天性或性情中被岁月掩盖了的某些东西再擦拭出来。 在英国的那一年,生活目标单纯,生活内容简洁。每天是最简单的千篇一律:上课、泡图书馆、吃饭、睡觉。诸事皆以读书为中心,诸事只是一件事:读书。没有外界的压力、约束、纷扰或牵制等等,完全的自由自主,随心随性。 于是, 心中被封锁着的那个本原的我,慢慢复苏而出了。我多多少少又是曾经的那个沒心没肺沒心计、高兴起来会哈哈大笑、玩儿起来会“疯”得忘形、话由心说掏心掏肺的“我”! 我们会随着环境而改变,悄然而不自知。我们的心情、行为、精神、思想被周围的环境一点一滴地浸润着,一丝一毫地修改着。这个过程从我们一出世就开始了。每天,一睁开眼睛,便受着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的围绕,日复一日。 但是,周遭的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天性终是不同的,注定了、也避不开相互的冲撞。于是,我们慢慢学会了随着那个环境而调整自己,或卷曲收敛,或伸展舒驰。这不是正常的修身养性,而是一种无能为力的迁就。这种调整,有时候是能够选择的,更多的时候是不得已的。于是,我们修剪自己,磨去棱角。这也意味着,我们一点一点地丟失了那个本原的自己,丟失了我们本性中原本有的快乐。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说,“能使木寿且孳”的方法,是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又说“植木之性,其本欲舒……”。树如此,人更是如此。林语堂先生也曾写过:"对我自己而言,顺乎本性,就是身在天堂"。所以,适度地还原自己,露出真性情,会更快乐。 还原自己有很多的方式。 独处或许是最好的办法。独处不是孤僻,不是逃避,而是和自己相处。我们需要安静的时间、空间来整理自己。如果我们因为惦记着那“斗米”的滋味而不能效法淘渊明的执拗而归隐田园,那么,不妨给自己创造一个“乐园”,需要的时候,走进去,静下来,做一回自己。 还原自己不是任性放纵,不是随性妄为,不是摒却修养,不是染指靡俗,不是简单的愤世逆反。还原自己,是一个与周围的环境温柔地讨价还价的过程,是保持自己的原味道的一种努力。 看看周围,那些过得快乐的人,多半自性明了,活的是自己。 (题头图片来自网络) 写于2016年2月 修改于2019年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