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瑕白玉才华比仙的妙玉
红楼梦中的妙玉, 以一外姓而又非因联姻与贾, 王, 史, 薛四大家族荣辱与共的修行之身, 赫赫名列金陵十二钗的第六位, 仅次于黛, 钗, 元, 探, 湘, 居于熙, 迎, 惜之前, 可见曹公对她的偏爱与重视.
虽然前八十回妙玉仅出场两次, 还有几节通过其他人的转述描写她的家世,性格, 才气等, 但每次现身均为传神之笔, 历来被红学家作为经典段落分析引用. 遗憾的是曹公如此的铺衬, 却未被续书者所用. 后四十回对妙玉人物性格的描绘及结局, 完全陷于平庸而毫无可圈点之处.
曹公虽无机会对妙玉淋漓尽致地描写, 但他确实给了她特殊的地位并充分显示了对她清醒而具有穿透性的偏爱.
首先, 曹公对她的偏爱表现在让妙玉的名字中也用了这俗仙并举, 寓意深远的”玉” 字. 曹公对红楼中的很多人物都无相貌上的正面描写, 对妙玉更是如此, 也没让她参加抽花签而定花名. 但在红楼十二曲{世难容}中 却有出神入画的形容, ”气质美如兰” , 原是如兰花一般孤傲幽静的人物. 对衬宝钗的牡丹, 黛玉的芙蓉, 曹公赋予她的清雅高洁, 不点自明.
“云空未必空” , 这是曹雪芹对妙玉的经典评判. 曹公很注意形象的描绘, 他不忍心让这样一个清水荷萍般的女子削发, 因此特地安排她带发修行. 从此种安排看出的倒是曹公本人的”云空未必空” 的情愫, 也体会到这一人物的塑造比其他人物更多含作者想象的成分. 至于后人所分析的她到底对宝玉是否怀有特殊的与她身份不符的情怀, 我倒认为不重要, 重要的是曹雪芹成功地描绘出一个妙龄美玉般的出家女子, 情缘未了, 尘世情, 儿女情, 姐妹情尽在其中, 只是鉴于性格及身分, 用另一种形式表达而已. 曹公未完成的后续中, 应是有首尾呼应的对她结局的精彩悲情之笔.
在妙玉这样一个看似出世, 实则时时事事都在世中的人物身上, 体现了曹雪芹梦想和现实的矛盾, 不论妙玉结局如何, 终是无奈. 曹公对她着笔不多的处理, 也给后人留下了无尽暇想的空间, 也许这倒是妙玉这一人物最好的结局.
吃个老母猪不抬头的刘姥姥
刘姥姥和妙玉的相同之处在于也是因偶然因素, 与四大家族发生了关联. 刘姥姥的重要性, 实在是也应入主金陵十二钗的.
和妙玉相辅相成的是, 一个仙气逼人, 一个土得掉渣儿, 一个虚写成分多, 被超世和理想化了, 一个是实写为主, 但被世俗和戏剧化了.
刘姥姥的阶层, 是曹雪芹所不熟悉的, 虽然他非常成功地写出了她的见识, 她的眼光, 她的侠义, 她的不同反响的随机应变及四面圆通的能力. 在这个层次上, 曹公成功地塑造了这个人物, 并给后世留下了不朽的贾府人眼中一农村老妇的形象.
曹雪芹非常有层次地交代和描写了刘姥姥两次进荣国府的情形, 精彩传神, 为后人津津乐道.
但他不成功的一面, 是他对描写的人物不熟悉, , 从他所属阶层的眼里, 在这个人物身上过多地注入了喜剧色彩, 尤其是她在贾府从盛至衰不同时期的几次出现, 让人很容易联想起西方杂技魔术中串场的小丑.
刘姥姥这样一个重要人物, 在后四十回中, 也仅仅是在贾家危难时出手相救, 使巧姐逃出魔掌, 在故事情节上讲符合逻辑, 也符合前八十回对她性格的描述, 但简单和草率的手法, 和曹公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
通过对这两个一俗一雅着墨虽不多, 但令人过目难忘的人物的塑造, 曹公的过人之处清晰可见, 虽然是有相当臆想成分或不十分熟悉的人物, 仍能让她们跃然纸上, 个性鲜明, 在书中享有重要席位, 并让后世读者如数家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