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北京就先想到姥姥,媽媽和旗袍。
最先見到的旗袍是穿在姥姥身上的, 那時我還沒上學,住在北京宣武門內未英胡同。 姥姥是東北人,大眼睛,直鼻梁,身材修長,頭髮平平光光的,在後面挽個 兒。姥姥畢業於張作霖創辦的吉林女子一中,後又隨姥爺去日本。 從日本回來後,跟着姥爺,也做過幾年官太太,聽媽媽說,當年家裡也是牌局不斷的。
姥姥當年的旗袍是否也和電影上的一樣,風情丌種,紅綢綠鍛,我就不得而知了, 家裡也從沒人提起過。 在我眼裡,姥姥和北京其他的老太太一樣,買菜做飯,為家計和勞改的姥爺還有姨們的升學就業操心。 和別的北京老太太不一樣的是,姥姥只穿旗袍。
我所見到的姥姥的旗袍都是布料的,一色黑或灰色,長長的,幾乎蓋到腳面,夏天是單層短袖, 春秋是夾層長袖,冬天是棉的。 姥姥平和安靜, 與她的黑色灰色一起, 端莊嫻靜,就如同我們住的灰色大宅院內的一道景物。
姥姥會不緊不慢地拉着我的手,在大院子裡走動。 大院子門口有兩隻怒目圓睜的石頭獅子,再上一個很高的門坎,便是門房, 過了石子鋪的穿道, 正前方是大廳,大廳的兩邊是廂房,大廳右側是亭子間,中間一個圓形的亭子,四周有石路通向圍着一圈帶木格窗花的套房。套房的外牆上是青藤和紫色的花,院子裡種滿了草木。
大門兩旁是窄窄的石子路,右拐路邊是低矮的一排相連的房屋,通向一個大偏院,是個大四合院。左拐是一個石頭月亮門,裡面也有幾間外觀雅致的廂房。 大院的後方是原先的後花園,在高牆間有門通到后街上。 那時花園裡已沒了花草,只剩黃土,還有一個破舊的, 網子早已不知去向的籃球架 。
宣武門內大街上,可以看見高高的城牆,很厚,上邊能走人。 還有綠水渾濁的護城河,宣武門的大吊橋好像也還在。
周末,我們下了叮叮噹噹的有軌電車,坐着三輪車回到家。姥姥會牽着我的手,帶我到街上去買烤白薯。 烤白薯的老頭,穿着大棉襖大棉褲,在街邊支着冒着紅火的大鐵爐子,自來熟,也不知他是否真的認識姥姥,反正他會說∶來了,您哪! 給孫女來兩塊兒呀?小的五分,大的一毛,紫皮兒,干白瓤兒,冒着燙手熱氣兒,那個香, 那個甜呀。 街上還有賣糖葫蘆,油茶,油餅,豆漿,餛飩,和撥楞鼓的。 香氣,油炸味,吧噠吧噠的撥楞鼓聲,又熱鬧,又活分兒。
街角拐彎處就是宣武門教堂,姥姥有時會和坐在門外台階上,揣着手兒的老頭老太太打招呼,說上一兩句∶ 外孫女兒來啦? 您老兒吃了? 上街逛啊? 家裡都挺好哇?
教堂旁邊是個小兒書店,夫妻開的,臨時的棚子, 周末生意還挺興旺。那是小兒書幾毛一本,可在店裡租着看才一分,租回家兩分。 姥姥有時會給上一分錢,讓我坐在裡面看一本小兒書,她去上街買菜,打醬油醋。有時也花兩分錢租回家,回去表哥表姐也能看。
未英胡同里什厶都有,醬油鋪子,小旅店,小雜貨店,沿街一排小平房,不掛窗簾裡面都看得真真切切。 從胡同里七拐八拐就到了西單大街, 有飯鋪,電影院,劇院,大大小小的商店。
跟着姥姥去天橋看雜耍的,記得有個破衣爛衫的胖大漢子,舞着把大刀,怪嚇人的。還去西單看皮影戲,講的是西洋的故事,有個小矮個子吝嗇鬼讓紡紗的姑娘猜他的名字。 姥姥還帶我們去長安劇院看便宜日場京劇院學生演的京劇。劇院裡挺亮,沒幾個人看,聽不懂唱什厶,有字幕在兩旁。 姥姥看的很認真,我們就在座位上扭來扭去,等着姥姥聽夠了,上西單大街上吃東西。
爸爸媽媽會帶我們去西單劇場看電影。 記得看過蘇聯電影“夏柏楊”。 妹妹老問∶ 怎厶還不打炮呀? 最後沒辦法,只好把她帶到外面,給她買了一大包糖,讓她吃到電影結束。
後來家搬到阜成門外八里莊, 父母親教書的學校就建在那。 當年那片兒很荒涼,原是個亂墳崗子, 四周全是莊稼地,牲畜馬車往來不絕。 在那片黃沙撲面的墳地上,慢慢蓋起了樓房。
後來開始拆城牆了, 不過還留着城門樓子。媽媽那時還穿旗袍,和姥姥的一樣,都是尋常布料。媽媽的旗袍比姥姥的要好看,布料細, 沒有姥姥的那厶長,只到膝蓋下,比姥姥的有腰身,藍白花的,白底紫葉的,淺灰白格的,素淡雅致。平時不穿,只有到作客或節假日外出時才穿。
那時候的人都心懷着一個崇高的目標,毫無怨言地在簡單甚至貧乏的物質生活中,追逐着一種信念,一個理想。
亂墳崗子上漸漸樓房多起來,和菜地,豬羊馬雞混在一起,熱熱鬧鬧。小學,中學, 機關,醫院,紛紛蓋起。我們的小學就是一座廟改建的,我們伴着菩薩佛爺上課。 直到我去加拿大,西郊八里莊北窪路一帶,還是一片綠色的農田。小商店也只有一兩家。
九十年代再回北京,街道加寬了許多,農田上蓋起了很多高樓,安靜的北窪路已經商店林立,餐館成群,路兩旁都是叫賣的商販。通了公共汽車,私家車也遍地都是。
旗袍似乎又隱隱派上了用場。 多半是賓館飯店裡的年輕女服務員穿着,顏色鮮艷,圖案靚麗,以紅,金為主。總覺得她們穿的旗袍和姥姥的不一樣,沒有那種與古亭古院相映的醇厚與樸素,也和媽媽的不一樣,沒有那種在田野菜隴上的清新與明麗。但她們年輕,充滿了活力,臉上,眼中有新時代的坦誠與期望,旗袍穿在她們身上,由她們賦予這古老的服飾於嶄新的涵義。
那時的北京,城牆都已拆完,西郊八里莊已不再是鄉下亂墳崗,到處是高樓大廈,車水馬龍, 人聲嘈雜, 店鋪林立, 農田已經不見了,活的,滿街滿地跑的豬, 羊,驢,馬,雞,鴨也不見了。
終於也想有自己的旗袍。 我的第一件旗袍是在北京甘家口一家小裁縫店做的。女師傅是安徽人,心快手巧,一個人可同時接待好幾個顧客,絲毫不混不亂。 我挑中了一塊絲絨的暗紅和黑相間的料子, 選中立領無袖,長款式,領口下方有橢圓形開襟的樣式。女師傅量身剪裁, 縫功也細密,我穿上後很滿意,合體而曲線 當。
回到加拿大,這旗袍的還真很派得上用場,節慶宴會,朋友正式聚會,晚宴,甚至加拿大國慶節和多元文化節的各族裔的服裝展示,大方又得體。
過去在加拿大不大看得見旗袍, 唐人街偶有幾件,也是式樣陳舊,面料單一,顏色俗艷的。 近年旗袍漸漸多起來,各式新款,新面料比比皆是, 不光中國店賣,普通大商店也有賣的,我的後幾件旗袍就不用再回中國做了,都是在店裡買的。
加拿大其他族裔的也有穿旗袍或改良旗袍出席晚宴的, 有的式樣很大膽,圖案也新穎別致。
回北京反倒沒有穿旗袍的機會,同學聚會,老友團聚, 大家也穿得很漂亮,不過沒有人穿旗袍。 大家從小相識,或年輕時同學同事,都是穿着千篇一律的衣服,現在雖都跳出了黃藍灰黑的框框, 可還真沒人穿旗袍, 起碼在我們的聚會上沒有。
北京大大的不同了,坐車在一二三四環上轉,高樓層層疊疊,成片,成海, 讓人頭暈眼慌。我的未英胡同早已沒有了原先的樣子,我的八里莊也面目全非。大路,汽車,商店和樓群中充滿了時代的挑戰,蓬勃的商機,喜歡也罷,不喜歡也罷。
旗袍雖然還是旗袍,也不同了, 不只是中國人穿,外國人也穿,式樣,色澤,用料,圖案設計都隨着時代的發展,日新月異, 喜歡也罷,不喜歡也罷。
在多倫多也能買到很好的旗袍了,雖然還是不如北京的選擇多。又買了兩件旗袍,都是用紗做底料,再配上網眼罩紗,穿上舒 貼身,流暢有形。 一件是大紅罩紗的,有隱隱鑲綴的小亮片, 在燈光下星星閃閃, 穿上很喜慶。 還買了件紫色罩薄薄的黑網紗的, 從上到下有一支梅花圖案,底兒是艷紫, 罩上黑網紗就成深紫色,配上淺紫色的梅花,在燈光下尤其典雅而醒目。雖然穿得機會不多,但看着喜歡。
兒時記憶中的北京,就象姥姥的旗袍,淡淡灰色的,平和嫻靜,古樸無華。 青少年時的北京,就如媽媽的旗袍,素雅,清麗,明快,帶着青春的朝氣。現在的北京,就象模特大賽中的旗袍,古典的內涵已被靚麗,開放,大膽,新穎,前衛的造型所改觀。時代日新月異。
北京還在變,每天都在變,充滿了機遇與希望, 但不管她變成什厶樣子,在我的記憶里,永遠給我的北京留下一角青翠的綠地,在我的心裡,也永遠給姥姥, 媽媽,和她們的旗袍留下一末溫馨的藍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