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溪边树下的博客
  回忆录
网络日志正文
怀念恩师爱新觉罗·季庸先生 2024-07-06 05:06:16

                怀念恩师爱新觉罗·季庸先生

       爱新觉罗·季庸先生又名罗桂钧,满族,1902年前后生,籍贯北京昌平。他是出身满清皇族世家的旗人,但他属正黄旗,还是正红旗,已无从可考。先生早年毕业于北京朝阳大学法律系,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在北平市法院担任法官。因学生时代参加五四运动而钟情青岛,五十年代举家来青岛定居。在青岛四方区夜大执教中文。1962年退休后出任青岛市北区政协委员。
1963年,20岁的我因家贫辍学无业在家。听说有一位老学者在家开办私塾式学堂教授古典文学,我便心向往之。1963年4月22日晚,经同学介绍,我来到青岛市北区周村路31号二楼爱新觉罗老师的家。这是一座日式建筑的楼房,环境非常雅静。罗老师高高的个子,方正的脸,穿一身黑色布衣布鞋,留光头,讲话京腔十足,声音洪亮,一副老学者的派头。
       他开设这个私人学塾并非为了收取学费,他完全是为了打发自己的退休时光,用他的话讲,为能教学相长,温故知新。每周二、四、六晚七点到九点是授课时间,对每个学生每月收取学费二元五角。共有六名学生,年龄在20岁到25岁之间,数我年龄小。其余五人都是在职的工人或小学教师,只有我一个是待业青年。
       学塾共开有《中国文学史》、唐诗、古代散文三门课程。即使只有六个学生,罗老师还是坚持他站着讲课的教学习惯,我记得第一节课讲的是殷墟和甲骨卜辞,用的是刘大杰编撰的《中国文学史》。第一节唐诗讲的是白居易的《琵琶行》,我们人手一本《唐诗三百首》,罗老师不拿书本背诵如流,逐句解析给我们听。第一节古代散文讲的是唐朝韩愈的《师说》,我们人手一本《古文观止》,罗老师又是不拿讲义,一边背诵,一边讲解。老师的才学真让我们几个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
       学塾每个月进行一次月考。六名学生中连续考第一名的一直是我。也许是因为罗老师对考试成绩不好的同学进行了严厉批评的原因,有的学生以上班加班为由经常缺课,半年之后学生走光了,只剩下我一个学生。考虑到我还没有就业,罗老师就免了我的学费并把上课时间改为每天下午二点到四点,一对一地对我授课,一讲就是两年。
        两年里,罗老师对我讲解了近百篇唐宋八大家的古文,100多首唐诗,以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还选讲了《左传》《战国策》《史记》等古典名著,为我的古汉语水平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对当年学习的东西仍然能够背诵如流,这完全是受恩师治学精神的影响,传承了恩师善于背书的好习惯。
        1964年,我21岁参加了工作。我在就业履历表中对1962—1963年期间的单位归属就填为“跟随政协委员罗桂钧老师学习文史”。在后来的入团提干时这段文字曾引起一些人的冷笑。
1966年,文革开始后老师的高血压病越来越重,我的学习被迫中断了。
       1968年1月6日,罗老师病逝。
       老师的书房里有一个书柜,里面装满了文史方面的书籍。其中有一些是铜版和木版的线装书。透过这个书柜,我记住了华岗、范文澜、艾思奇、余冠英、游国恩、陆侃如等中国当代著名学者的名字。老师病重时曾留遗嘱:“把我的藏书都赠送给丁存义。”
       文革当中,我曾遭遇抄家之灾。抄家的目的就是奔着我的藏书而来。后来我庆幸,幸亏老师的藏书没能转赠给我,否则也将在劫难逃。
        半个世纪过去了,往事并不如烟。每当想起先生对我的教诲之恩,心中总是充满无限的遗憾和内疚,有如鲠在喉之感。
         饮水思源如果没有当年爱新觉罗·季庸老师对我的爱心和无私的传道、授业、解惑,我不可能具备今天的文化素养!老师对我的恩情堪比父爱。可我这个受恩之人对恩师的回报却是滴水没有。
       想起来真后悔。我没有留下恩师的一张照片,更没有和恩师的合影。在恩师病重的时候,我没有拿出一天时间来为他陪床。在那个风风火火的文革年代,师道不传也久矣。我怎么竟是那样的无知和麻木!回顾当年的自己,真感悟到了当年的我就是一个令人可恨的不懂人情的书呆子!
我想起恩师为我背诵《长恨歌》时的最后两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我心存遗憾,欲哭无泪,我写道:恩师父爱未能报,此憾绵绵无绝期。


浏览(601) (4)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溪边树下
注册日期: 2024-04-24
访问总量: 287,473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世界奇葩——中国乞丐扫码接受施舍
· 105岁的文化寿星是这样修成的
· 100岁征婚奇人
· 毛泽东的睡衣&温家宝的胶鞋
· 94岁唐奖汉学奖得主许倬云批评川
· 新上任的日本首相石破茂酒量超人
· 中国大学为什么教授云集而大师难
友好链接
· 巴黎老高:巴黎老高的博客
· 席琳:席琳的博客
分类目录
【我的人生路】
· 我的民国小学教育回忆
· 解读我家老照片——民国36年(1947
· 回看我的旅游足迹
· 1950年青岛浸信会求真小学失学记
· 故乡的童年记忆
· 烧锅炉——满面煤粉十指黑
· 忆蟋蟀少年(往事追忆二则)
· 六十五岁青岛到北京驾车往返日记
【看中国】
· 世界奇葩——中国乞丐扫码接受施舍
· 100岁征婚奇人
· 中国大学为什么教授云集而大师难
· 中国大学之滥觞
· 名曰公证处 实为压榨机
· 0
· 朱镕基主导的国企改制私有化是一
· 朱镕基的100口棺材变成了噱头治
· 朱镕基导演的1998年全国千万工人
· 朱镕基是中国高薪养廉的始作俑者
【看美国】
· 美国老年公寓里的红歌遗老
· 晨思
· 古稀后开始选择润美的七位华人寿
· 美国佛州发放免费食品实拍
· 奥兰多的青岛人
· 黑人老弟授我以鱼
· 昨夜有熊叩门
· 美籍越南裔老陈的故事
· 我在美国看痛风
· 在美国享受覆盆子
【大饥荒回忆】
· 大饥荒回忆—— 抢饭夺食,打死也
· 大饥荒回忆——短命的街道共产主义
· 大饥荒年代上海流浪记
· 大饥荒回忆:春节的猪头
· 大饥荒回忆06:充饥救命的猪饲料
· 大饥荒回忆05:为了那最后的一滴
· 大饥荒回忆03 进饭店吃饭要凭介
· 大饥荒回忆3 大饥荒中的青
· 大饥荒02. 舔碗——大饥荒民俗
· 大饥荒回忆01. 蛤蜊和茅草根——青
【文革百忆】
· 文革中印制红卫兵袖章的作坊
· 文革中一度风靡中国的三大进口商
· 见证文革中周恩来接见前的安检
· 朱德秘
· 近看文革死刑犯
· 我的文革纪念品——游街示众的牌子
· 文革回忆——夫妻相互揭发六亲不认
· 文革回忆:难忘的十句文革英语
· 文革初期地主中医遣返记
· 文革回忆03 公墓文化在文革中灰
【青岛故事】
· 125年前祖父老照片
· 我家珍藏的清朝光绪年间的老照片
· 我为青岛啤酒扼腕
· 啤酒传入中国的苦涩故事
· 大饥荒回忆:进饭店吃饭要凭介绍
· 啤酒城覆盖了黄酒城
· 青岛农业的挽歌
· 青岛的家庭基督教会
· 青岛有个基督村
· 啤酒城淹没了黄酒城
【文化评论】
· 低头吟诗别忘了抬头看路
· 学书法:远离秦桧近弃舒同
· 文化寿星冯国将
· 蔡澜大智慧的启示
· 《采薇》让中国风北美飘扬
· 历史正在把鲁迅请下神坛
【杂谈】
· 半年自杀超23万 当惊世界殊
· 他乡的美酒
· 废电池回收日本世界第一
· 哀微信
· 博客人
· 虱子与阿Q精神
· 警察与农民工
· 中国年轻人玩的是斗地主还是斗祖
· 吉星福将军返乡美元扶贫的苦涩故
· 消逝的钢笔时尚年代
【看世界】
· 毛泽东的睡衣&温家宝的胶鞋
· 94岁唐奖汉学奖得主许倬云批评川
· 新上任的日本首相石破茂酒量超人
· 日本已成为新的东方之珠
【诗与远方】
· 崂山道士巧改宋辛弃疾《南
· 为走线人一呼
· 老有所思自嘲
· 青岛石老人祭
· 流沙河和他的《草木篇》
· 天净沙四首(曲牌)
· 溪边树下诗话之一:趣谈杨柳话诗
· 川蜀行二首
· 生日抒怀二首
· 美居小诗
【健康养生】
· 105岁的文化寿星是这样修成的
· 那些骑自行车健身的寿星们令我仰
· 漫话腰痛
· 书法健身增寿
· 劝君应练八段锦
· 血压标准的发布促成药厂利润的井
· 80%的高血压是误判
【回忆录】
· 黄河岸畔打铁人
· 中国劳教悲剧
· 我家珍藏的清朝光绪年间的老照片
· 牙膏和香皂的联想
· 失传断代的章丘锡匠
· 大跃进回忆: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
· 大饥荒回忆:进饭店吃饭要凭介绍
· 大饥荒回忆:春节的猪头
· 文革回忆录:青岛啤酒厂武斗纪实
· 啤酒城覆盖了黄酒城
存档目录
2024-10-01 - 2024-10-04
2024-09-01 - 2024-09-29
2024-08-01 - 2024-08-31
2024-07-01 - 2024-07-31
2024-06-01 - 2024-06-30
2024-04-23 - 2024-04-23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