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能染指非洲吗? 当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973号决议对利比亚实施禁飞区后,法国率先对利比亚局势作出反应并抢得头柱香。随后,一场被命名为“奥德赛黎明”的军事行动也旋即正式展开。 法国军方发言人19日说:法国空军出动二十多架阵风和幻影—2000战机于当地时间19日下午5点45分向利比亚政府军地面军事目标实施了打击,并摧毁了数辆利比亚政府军的装甲车辆。另外,法国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也已从法国军港出发,将参与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 法国此番的高调表现令世界耳目一新,行动的本身不仅显示了法国的实力也赢得了国际的掌声。让人感慨地是,法国作为一个传统强国,如若再不表现一哈,那么就真的有可能被世界所遗忘了。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早在突尼斯发生“茉莉花革命”时法国曾率先表态支持过阿里政权,但后来由于阿里政权的突然倒台而让法国略显尴尬。现在到目前为止法国是世界上惟一承认利比亚反政府武装的国家,这与对突尼斯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法国这种积极主动果断出击的背后隐含了十分明显的战略意图。 历史上,北非曾经是法国的势力范围,利比亚南部曾经被法国占领过。利比亚现在是产油国家和欧佩克成员国家,法国虽是其主要客户之一(大约占到利比亚出口量的10%),但排在意大利德国之后。因此,利比亚在国际能源战略中的位置十分重要,更重要的是军人出身的卡扎非上校1969年政变上台以来推行专制独裁统治至今并长期奉行与西方决裂的外交政策一意孤行,为了报复美国1988底年更是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洛克比空难”事件,留下了流氓国家的坏名并从此声名狼藉,受到过西方国家的长期制裁。 关于禁飞区决议,禁飞区决议本身就是一个涵盖军事行动性质的协议。虽然是旨在调停维持区内秩序,但这主要要看发起和执行国的目的是什么。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发起国法国和美国的目的就是要迫使专制独裁的卡扎非下台,那么,所以一旦被联合国通过,就意味着被授权,就意味着这一目的的合法化和正义化。如果中俄果真想要维护所谓国际正义的话就可以行使手中的否决权,但中俄根据各自的实际利益并没有象当年对待伊拉克萨达姆那样的投反对票,而是以弃权表示了默许,这应该算明智之举。由此而来,有了联合国1973号决议做尚方宝剑,发起国就等于有了行动的法理依据而变得出师有名。 但老练狡猾的卡扎非也非等闲之辈曾企图以缓兵之计来迷惑国际舆论,他一方面积极表态要接受执行联合国的禁飞区决议,一方面又继续加紧对反对派大本营班加西的进攻。据半岛电视台披露:卡扎非的政府军19号已经攻进了班加西并与反对派展开了巷战。这样也就给了国际舆论及执行国实施打击以最好的借口和理由。 回到本文提出的问题上,法国能染指非洲吗?本博的分析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首先是实施的可能性不大,连实施的可能性都不大也就没有了成功的可能性。法国的战略意图虽然十分明显,但也仅仅只能说是一个意图而已。 1、法国不过是趁虚而入:铲除卡扎非这活儿本来是美国一直要干的。但美国由于深陷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而实在分身乏术,加上美国国内反再战情绪高昂对奥巴马政府不力,还有奥巴马自身头上的诺贝尔和平奖光环。在这种窘迫的情况下,有法国这样的急先锋来请缨做帮手是美国求之不得的。 2、法国没有决定权:虽然法国大包大揽全力以赴,但法国并没有单独行动的自由,因为指挥权和协调权并不在法国手上,指挥权和协调权在设在德国境内的北约盟军非洲总部的手中,这样一来也就是说等于实际的指挥权在北约总部,即等于实际指挥权还在美国的手上。事实上,法国也没有独立作战,美英等北约国家也都在积极地投入中,这样做就是将来不给法国落下口实。 3、德国不愿配合:德国这次的态度也无意中表达了对法国的一种提防,本来德国和法国在欧盟的利益上是共同体,但这不意味着他们就亲如一家。德国的态度很明确,推翻独裁的卡扎非政府坚决支持,但你法国想将来借此谋求利益,那德国可不想被利用,德国显然有意在观望。 4、利比亚方面的原因:利比亚未来的发展充满变数,卡扎非会不会马上倒台?倒台以后会出现一个怎样的局面?是又一个索马里还是又一个伊拉克?利比亚的反政府武装基本有三,一是国外归来和国内原有的民主派;二是对卡扎非不满的反水派;三是各种的宗教势力,虽然利比亚以逊尼派为主(占97%),但下面小分支达100多,其中比较大的也有40多。利比亚的混乱局面对未来的整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5、法国自身的原因:法国能力有限,在美国一家独大的前提下,法国愈叫板美国还不是时机,想独自发挥作用和施加影响那更几乎是不可能的。看来法国萨克奇政府是想借此机会在国际事务上有所作为,但自萨克奇上任以来国内方面的业绩平平无所建树,这次他不过是企图通过在国际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来捞取个人资本,仅此而已。 但不管怎么说,法国此次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还是应该给与肯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