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文章評論 |
|
|
|
作者:兩由之 |
|
留言時間:2013-08-08 19:28:02 |
|
|
今天又找出幾首識發去聲的例子, 還包括乾隆的一首:
山水畫(元·龔璛) 竅於山川載神氣,開闢而來畫何異。 無隱乎爾觀爾志,子敬為子敬敬識。
仇英碧梧翠竹圖(清·乾隆) 石泉窈以清,梧竹復修翠。誅茅為小楹,延得青山致。 幽人兀然坐,開卷默而識。仿佛沂水風,吾與點也意。
華林寺(清末民國初·陳肇興) 言尋越王山,忽逢華林寺。紺殿郁崔嵬,金紫迷人醉。 歷歷階前松,千年抱空翠。無諸昔建國,故址猶堪識。 霸圖一消歇,香火歸初地。鳴禽帶梵音,寒蟬悅禪意。 坐嘯來清風,溽暑忽全避。日暮數聲鍾,滿山黃葉墜。 |
|
|
|
作者:兩由之 |
|
留言時間:2013-08-07 20:40:25 |
|
|
鳥姐, 寫了首倒犯, 沒敢發, 還是先放幾天自己改改再說吧。 |
|
|
|
作者:紫荊棘鳥 |
|
留言時間:2013-08-07 17:14:53 |
|
|
倒犯?我也是迷迷糊糊的,沒自己的看法。最多只能照本宣科。要不你來? |
|
|
|
作者:兩由之 |
|
留言時間:2013-08-07 16:08:49 |
|
|
鳥姐, 你在一篇博文里提到“倒犯”, 恰好我在學“犯”字詞, 有倒犯, 側犯, 花犯, 玲瓏四犯, 尾犯, 渡江雲三犯, 但我始終沒理解, 這“犯”如何理解。 你能說說嗎? 謝謝在先。 |
|
|
|
作者:紫荊棘鳥 |
|
留言時間:2013-08-07 15:45:16 |
|
|
不敢,我是半桶水水平。 對漢語而言,魏晉時代屬於上古漢語,唐宋屬於中古,發音一般變化比較大。 當然這裡涉及到具體的字,變化如何,那就得具體考證了。 意一般是去聲,值一般是入聲 --- 照中古韻。如果上古時代發音也差不多,那麼只能說,此詩按照唐宋時代近體詩的標準,是韻部混用的。唐宋時代這樣的詩詞少見,但是樂府時代卻不一樣。例如木蘭詩,平仄混押的現象比較明顯,但是在唐宋時代,這就是忌諱。 |
|
|
|
作者:兩由之 |
|
留言時間:2013-08-07 15:40:49 |
|
|
女王好詞, 贊!
只“獨好”的獨字出了, 沒想好用啥字能代呢。 |
|
|
|
作者:兩由之 |
|
留言時間:2013-08-07 15:35:02 |
|
|
其實“識”當去聲用的例子有不多, 最早在魏晉就有盧諶的一首詩把“識”字當去聲。
纖質實微,沖飆斯值。誰謂言精,致在賞意。 不見得魚,亦忘厥餌。遺其形骸,寄之深識。
明朝的陳憲章的詩是這樣的:
扶溪作飯江門吃,五峰丈人予未識。何當坐我五峰前,共對梅花說周易。
哎, 不糾結了, 大概作為去聲也沒大的錯。 只怪我們的大科學家太嚴謹了。 |
|
|
|
作者:紫荊棘鳥 |
|
留言時間:2013-08-07 14:35:53 |
|
|
這些都是入聲韻啊,所以這恰好說明你最開始列舉的黃庭堅的詩,易、識都是入聲。 一般識只有當“志”的通假字時才是去聲,通常是入聲。
我還是覺得你押韻有誤。不過這無傷大雅,希望別介意,說不定我還說錯了。 |
|
|
|
作者:兩由之 |
|
留言時間:2013-08-07 14:07:46 |
|
|
岳陽別李十七越賓(唐·王昌齡) 押陌韻
相逢楚水寒,舟在洞庭驛。具陳江波事,不異淪棄跡。 杉上秋雨聲,悲切蒹葭夕。彈琴收餘響,來送千里客。 平明孤帆心,歲晚濟代策。時在身未充,瀟湘不盈畫。 湖小洲渚聯,澹淡煙景碧。魚鱉自有性,龜龍無能易。 譴黜同所安,風土任所適。閉門觀玄化,攜手遺損益。
續古詩十首 其一(唐·白居易) 押陌韻 戚戚復戚戚,送君遠行役。行役非中原,海外黃沙磧。 伶俜獨居妾,迢遰長征客。君望功名歸,妾憂生死隔。 誰家無夫婦,何人不離坼。所恨薄命身,嫁遲別日迫。 妾身有存歿,妾心無改易。生作閨中婦,死作山頭石。
雜歌謠辭 步虛詞(唐·高駢) 押陌韻 青溪道士人不識,上天下天鶴一隻。 洞門深鎖碧窗寒,滴露研朱點周易。
詩三百三首 其二(唐·寒山) 押陌韻 重岩我卜居,鳥道絕人跡。庭際何所有,白雲抱幽石。 住茲凡幾年,屢見春冬易。寄語鐘鼎家,虛名定無益。
旅中雜興五首 其二(宋·趙蕃) 押陌韻 舊雪固已多,新雪翻增劇。立春已涉五,太昊猶辟易。 長安有羈旅,無以度朝夕。所願見白日,歸舟泛深碧。
和石昌言學士官舍十題·萱草(宋·梅堯臣) 七言絕句 押陌韻 人心與草不相同,安有樹萱憂自釋。 若言憂及此能忘,乃是人心為物易。 |
|
|
|
作者:queen |
|
留言時間:2013-08-07 14:07:10 |
|
|
“態度決定一切!”主動與被動天壤之別。
俺主動和詩一首。
《江亭怨》石林望峰亭
攀上借高遠眺, 飛角向天誰造? 險路峭山間, 和煦風光渺浩。
挽手並肩趣妙, 旭日東升霞照。 思緒萬千篇, 最是人間獨好。 |
|
|
|
作者:紫荊棘鳥 |
|
留言時間:2013-08-07 14:02:12 |
|
|
算了,懶得折騰了。你折騰明白後,將結果告訴我一聲...:) |
|
|
|
作者:紫荊棘鳥 |
|
留言時間:2013-08-07 13:57:21 |
|
|
是啊,但是這不能說明相識的識,可以是去聲啊。看這個: 青溪道士人不識,上天下天鶴一隻。 洞門深鎖碧窗寒,滴露研朱寫周易。 這裡不識的識,就是不相識的意思,易和只,這裡都是入聲。 易什麼時候是入聲什麼時候是去聲,我沒弄明白,容易,肯定是去聲;表示變化的易,肯定是入聲。 |
|
|
|
作者:兩由之 |
|
留言時間:2013-08-07 13:48:59 |
|
|
易 【去聲4寘】〖容易〗 【入聲11陌】〖變易〗 識 【去聲4寘】〖記〗 【入聲13職】〖知識〗 |
|
|
|
作者:紫荊棘鳥 |
|
留言時間:2013-08-07 13:31:32 |
|
|
相識的識是入聲,肯定是沒錯的。這個沒疑問。 疑問: 1) 相識的識,這裡可否發去聲 (我一直覺得不能,但是你這裡的例子讓我動搖了) 2) 黃的詩中,“開易”的易,到底是去聲還是入聲。 |
|
|
|
作者:紫荊棘鳥 |
|
留言時間:2013-08-07 13:26:40 |
|
|
OK,沒見過這詩。易也可以是去或者入;這裡易應該是個去聲 (名詞),所以識也應該是去,才能說是押韻。 一直認定相識的識是入聲,難道相識的識,可以有兩種讀法?很奇怪。Mark,暫且存疑。 謝 example。 |
|
|
|
作者:兩由之 |
|
留言時間:2013-08-07 13:02:42 |
|
|
請看詩例:
和柳子玉官舍十首之心適堂(宋·黃庭堅)押寘韻
一屏一榻無俗塵,左置枯桐右開易。 重門不閉誰往還,明月清風是相識。 |
|
|
|
作者:紫荊棘鳥 |
|
留言時間:2013-08-07 12:52:59 |
|
|
去聲的識,其實就是“志” (日誌,記錄的意思) 的通假,但是你這裡是“相識”啊,自然是入聲,不會是去聲。 個見,供參考... |
|
|
|
作者:兩由之 |
|
留言時間:2013-08-07 12:05:02 |
|
|
先謝謝鳥姐。
識有兩發音, 在詞林正韻里, 入聲【十三職】和3部仄聲【四寘】, 發音為"記"。 而本詞採用此詞林正韻3部, 那肯定是沒有出。 |
|
|
|
作者:紫荊棘鳥 |
|
留言時間:2013-08-07 11:35:07 |
|
|
韻“識”得商榷啊,Sorry,得從嚴要求。 新韻“識”是平聲,詞林正韻是入聲。若醉字押韻,則應該是依詞林正韻,但是這些韻字都是上聲和去聲,識不是。上聲去聲可通用,入聲是另一類,所以識字失韻。 |
|
|
|
作者:兩由之 |
|
留言時間:2013-08-07 11:26:20 |
|
|
老冬非也!
有人偷偷看, 不說, 很危險;
俺這是明里看, 看了還寫。 |
|
|
|
作者:兩由之 |
|
留言時間:2013-08-07 11:21:17 |
|
|
|
作者:老冬兒 |
|
留言時間:2013-08-07 11:15:32 |
|
|
|
作者:queen |
|
留言時間:2013-08-07 10:57:29 |
|
|
俺不笑,俺要堅持住,堅定地站在兩由博一邊。
此地無銀三百兩,無銀就是無銀嗎,有啥可笑的,更不容質疑。 |
|
|
|
作者:兩由之 |
|
留言時間:2013-08-07 09:40:26 |
|
|
|
作者:綠島陽光 |
|
留言時間:2013-08-07 09:29:29 |
|
|
心虛呀!啥啥那掩耳盜鈴是啥意思?為啥專朝穿裙子的看涅?哈哈! |
|
|
|
作者:兩由之 |
|
留言時間:2013-08-07 09:10:04 |
|
|
|
作者:兩由之 |
|
留言時間:2013-08-07 09:07:36 |
|
|
那當然了, 雪豆那是主動掀, 俺這是被動看, 差異太大了。 |
|
|
|
作者:queen |
|
留言時間:2013-08-07 09:05:03 |
|
|
|
作者:碧海藍天 |
|
留言時間:2013-08-07 08:51:16 |
|
|
|
作者:兩由之 |
|
留言時間:2013-08-07 08:32:31 |
|
|
亂說, 俺這是爬石林望峰亭時, 風太大, 會把裙吹起, 路很陡峭, 不看美腿都還得看。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