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对“侨”字的解释是:寄客。按古人的逻辑,只要不在自己的家乡居住,就都是“寄客”,《康熙字典》的解释也就这样写道“旅寓曰僑居”。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古代大不相同,“侨”字的语义相应起了变化,只把寄居外国的人士称之为“侨”。 说到“侨”不免想起“华侨”这一个群体。想起华侨,我又常常想起一段掌故,说的是明朝“永乐”年间,有三个随“中贵人”出使柬埔寨的“健儿”半夜逃脱,不想回中土。柬埔寨国王找不到那三个人,就找了三个它的子民顶包。幸好当时的永乐帝不像那位“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一般不知民瘼,他认为是华人自己逃跑,与当地人无关,不应该责罚他们。何况那三个被拿来顶罪的人,语言不通,生活习惯异于中土,不该叫他们背井离乡。于是命令礼部给这三人发路费,送他们回家。每当想起这个典故,我都禁不住猜想,不知柬埔寨的望族之中,是否有那三个“逾期不归”者的后人呢? 老一辈华人背井离乡到海外谋生的一个原因,是为了改变个人或家族的命运。《中国历代流民生活掠影》一书提到,1935年中国太平洋学会对流民出洋的原因所作的调查显示,因“经济压迫”而出洋者占69.95%。既然如此,发家致富就是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的一个重要选项。但是,出洋之人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要完成资金的原始积累和建立起完善的人际关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在当代,有些人拥巨资到海外“拓展市场”,仍然可能面临当地政府或既得利益集团的有形或无形的阻挠,可以想见那些缺乏启动资金和社会关系的老华侨,靠双手打拚出一个新天地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新年伊始,想起这个话题是因为在 2015 年的最后一天,出席了此地一家公司的“迎新春跨年晚宴”。 我的妻子原先学的专业是药剂,也有国内医院的工作经验。随我移居香港之后,国内的专业资格得不到认可,应聘到一家上市公司的市场部工作了十多年。再次移民到新西兰,一切又要从头开始。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观察,她选定了现在所服务的公司,原因是这家公司所经营的产品中,保健品是一个重要的项目,和她所学的专业有交接。到目前为止,她已经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九年,也使我得有机会仔细观察和了解这个企业的经营理念和营销策略,还有他们从小到大的业务拓展以及顺应形势的转型。 说到转型,我想起了九十年代曾经流行一时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说法。虽然这一种说法后来引出另外一窝蜂的批评,我个人倒不觉得这种说法本身有什么问题,关键是如何平衡文化与经济之间的互动。譬如说,通过发掘某处古迹的历史、人文故事,自然而然地带动起当地的旅游消费,并无不妥。应该批判的是那些籍着对三皇五帝乃至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搞的祭祀活动,既无历史意义,更无现实意义。那样的活动,没有多少文化含量,也不见得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助益。这个企业近年来致力于“文化搭桥”的工作,成绩斐然。他们举办、协办了好几场由中、港、台演艺人为主体的文化晚会,为侨居此地的华人朋友创造了“他乡遇故知”的氛围,也给这里的原住民提供了接触华人文化的机会。据我所知,这类演出,名为“商演”,其实并没有多少商业利益可图。我的理解是,他们之所以要搭这样的“文化桥”,是为了给公司的口号“海外华人的家”注入更多实质内容。 通过这次“跨年晚宴”得知这家企业迎来了他们的第十五个年头,我非常欣赏当天晚上的主持人说的一句话,她说“我们向‘百年老店’又跨进了一步!” 把一家店经营成“百年老店”当然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实现,这当中涉及的内因和外因数不胜数。内因无非是公司领导的决策和员工的向心力,外因则关系到公司产品的市场认受性和经济大环境。最近几年,我多次以“员工家属”的身份参加他们公司的新年聚会,充分感受到他们那种上下一心、朝气蓬勃的精神。这家公司,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全体员工的聚会。员工带上自己的伴侣和孩子,老板也带着自己的家人,共同享用迎新晚宴之外,还进行各类文体活动。两位老板平易近人,每次聚会都亲自参与布置场地,拍照、录像等具体事宜,并员工们一起全情投入各类游戏和文娱活动,共享欢乐时光。这样的活动,加深了同事们的相互了解,也增强了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就像郑智化的歌曲《水手》中的这几句歌词: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 ,至少我们还有梦 。我认为,建基于同心同德的基础,加上因应市场客观因素不断作适当的调整,“百年老店”不会只是一个梦。 要成为“百年老店”,免不了要经受风雨的洗礼,只要梦还在,圆梦的心志仍然坚定,路就能一直走下去。倘若想都不敢想,得过且过,随波逐流,或者一味的投机取巧,只着眼于短期效益,那就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将来。 祝愿海外华人企业能有更多的“百年老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