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削苹果的时候,忽然想起“贵买平用”这句广州话俗语。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些物件买的时候显得比同类商品贵,由于质量好,使用寿命却长,算起来倒是便宜。之所以想起它来是因为所用的削皮器。这款削皮器是当年在香港买的,当时的售价确实比较贵。由于造型简单而且特别锋利,我们一直把它归类到德国“双人牌”刀具的档次,移民新西兰的时候,也就一并带了过来,又用了十年。在这十多年中,也曾买过一些造型精美的削皮器,用起来总不如这一款,使用几次之后就放到一边了。两个月前,削皮器铆接的部位突然崩脱,不能再用,只好把先前的备用品拿出来使用,感觉还是不顺手。前几天翻找杂物,无意中在一个纸箱里发现了已经毁坏的那个削皮器的“同胞兄弟”,外包装还原封不动,才想起当年是一下子买了两个。说起来真对不起那只被报废的削皮器,用了这么些年,我一直没留意它的产地和牌子,这次“失而复得”,首先查看。原来是瑞士产的,是 Zena 的 Rex Peeler 系列,真要用粤语说上一句:失觉晒!
介绍削皮器不是本文的主要目的,今天要说的是“贵买平用”这个片语的广州话读音,同时分析前一篇博文所提到的“瓶瓶盖”一词的读音。对广州话有点认识的外地朋友想必都知道“平”这个字的正音,但是未必知道在“贵买平用”这个词中,这个“平”字必须读变音。汉语字词中一字多音的不少,同一个字发不同的音会有不同的解释。“平”字在普通话中只有声母 P,韵母 ing 阳平一种读法,在广州方言里却有两个不同的读音。如“平静”、“邓小平”、“一马平川”这些词里,“平”字的韵母接近英文里 english 的第一个音节,接近“汉语拼音字母与国际音标对照表”中 ing 的对应符号;至于“平到你唔信”(便宜到你不信)、“有我咁平,无我咁靓”(有我的便宜,没有我的漂亮)这些句子中,“平”字的韵母则近似于英文里 angry 的第一个音节,大致与“对照表”中的 ang 对应符号相仿。使用第一个读音的时候,“平”字的语义和普通话一样,读成第二个音的时候,“平”字就变成了“便宜”的意思。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呢幅地好平。” 这五个字,用广州话来念,“平”字的发音不同就导致语义的极大差异。
“瓶”这个字,在广州话中也有两个读音,而且所用的两个韵母与“平”字一样。一般说来,广州人习惯把瓶子叫做“樽”,譬如“玻璃樽”、“胶樽”等等,大体只在读书面语的时候才会使用“玻璃瓶”。与“平”字两个不同发音带出两种语义不一样,“瓶瓶盖”的瓶字发另一个音的时候,语义并没有变化,只是一种语素性变调。变调在各种方言中都有,譬如北方话里的“奶奶”,“姥姥”,“姐姐”等等,叠字中的第二个字就都是变调。广州方言里的变调很多,计有“小称变调”、“叠音变调”、“称谓变调”等等,“瓶瓶盖”这个词就属于叠音变调的一种。在这个词里,“瓶”字的韵母发音也接近“对照表”中的 ang 对应符号,不过第一个字和第二个字的声调不同。第一个字发阴平声,第二个字发阴上声,如果套用广州话数字九声法来说就是:第一个字发 0 声;第二个字发 9 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