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俗语中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流传广泛,不管到没到过这两个地方,基本上没有人质疑这种说法。关于这句俗语的来历,有引苏南民歌《姑苏风光》为证,歌曰:上有呀天堂,下呀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嘛有山塘,哎呀两处好地方! 根据有记录的文史资料,唐肃宗朝的任华在他的《怀素上人草书歌》中就这样赞道“人谓尔从江南来,我谓尔从天上来!”当然这两句诗也可以作“人从江南来,才情天上来”那样的理解。那么,曾任杭、苏两州刺史的白居易所咏“杭土丽且康,苏民富而庶。”这两句诗则是板上钉钉,实锤认证了。 话说我第一次游江南,与同学们离开苏州之后就直奔杭州而去,抵达杭州的时候已经入夜。那时的杭州与国内大部分地区一样没有“夜生活”,我们住进了“浙江宾馆”,吃了一顿简便的晚餐就“洗洗睡”了。头天晚上,接送我们的司机就说,我们的住地离“花港观鱼”景点最近。第二天我们起了个大早,也没叫车,徒步直奔西湖。那天大概不是假日,只有零散的游客,“花港”湖里以鲤鱼居多,尤其是红鲤鱼的鳞片与蓝绿色的湖水相映成趣。由于是早上,我们放弃了“南屏晚钟”和“雷锋夕照”两个景点,沿着苏堤一直往“曲院风荷”方向走去,尽享“苏堤春晓”的美景。前不久游太湖,站在鼋头渚之上,面对那号称“三万六千顷”的浩瀚烟波,禁不住张开双臂,长啸一声。而眼前恬静精致的西湖,则令我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徐徐地吐气,轻轻地“哇!”了一声,生怕惊扰了眼前的清幽雅美。初春时节,到“柳浪闻莺”谋杀菲林正是最好的时刻,因此我们在那里勾留了不短的时间。接下来的日子,我们游玩了“岳王庙”、灵隐寺、六和塔,在虎跑泉茶室品尝龙井茶。我们吃过了“楼上楼”、“知味观”、“杭州酒家”等等杭州有名气的菜馆,也帮衬了不少巷弄里的小吃店,离开杭州的时候带着满满的美好回忆。 后来我还有多次机会到访杭州,夏、秋两季都去过,唯独不曾在冬天去。记得有一次与娘子同游杭州,选住在西湖边上的“华侨饭店”。那时正是金桂飘香的时节,每天到各景点游览之余,早晚在西湖边上溜达,空气中尽是沁人心肺的甜香。有一天看到西湖边上桂花树下铺了大块的布,工作人员用竹竿敲打树枝,那细细碎碎的桂花簌簌地落下,片刻间成就了一张花毯子。工作人员把大布的四个角提起打个结,搬回店里去。我们信步走进一家茶室,点了“桂花藕粉”,坐在临湖的窗边慢慢品尝。说到吃这一茬,秋天最叫人垂涎的自然是肥美的“大闸蟹”,我们逗留在杭州的那一阵,每天都要吃。那时风气还没变坏,不存在冒牌货,每一口红黄的蟹膏,雪白的蟹肉都是实实在在,甘美丰腴。 在杭州游玩的节目之一是乘坐三轮车兜风。在外面晚餐后,叫上一辆三轮车,请驾者稍微绕点道回饭店。那时街面上没有灯红酒绿,只有住家的灯光透露出生活的气息。不过三轮车上观光还是比不上泛舟西湖有意思。曾经在晴朗的秋日,与娘子乘舟游西湖。蓝天白云倒映在湖面上,周边有金色、黄色的秋花,远处则是黛绿、墨绿的山峦。小舟移动得很慢,小舟两旁的湖水轻轻地两分,偶尔有水鸟掠过湖面。不禁想起欧阳修的《采桑子》: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杭州的多处景点我去过不止一次,有时是出差时抽空一游,有时是陪客户去游览,忝充导游。要问我最喜欢哪个景点,西湖就是首选。难怪白兄居易说“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