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11 月,我在广州一家卖早点的店铺拍了一张产品价格照,然后在“朋友圈”发了一段文字调侃南京网友,附上文首的那张图,配文是:前阵子看到南京朋友发的信息,肉包子要 15 元一个,今天在广州买了一堆早点才花了二十多元,顿时幸福感满满。过两天在市场上看到猪肉的零售价,里脊竟然卖 40/500克,这才知道自己实在是“奈伊夫”! 没想到才过去了一年半,在风口上恣意飞翔的猪价俯冲式下坠,据 6 月 22 日媒体的报道,生猪出栏价格的跌幅竟然高达 65.4%。这一波来势凶猛的价格下跌,有人归咎于进口猪肉,也有人认为猪肉价格的暴涨暴跌,几乎隔几年就发生一次,有外部原因,也有政府干预的因素。本文试着根据已知的公开资料分析一下这种现象。 2019 猪肉零售价 2020 猪肉零售价 2021 猪肉零售价 先来看看“进口猪肉元凶论”。2020 年进口猪肉 439 万吨,2021 年 1 - 5 月进口 196 万吨,按比例算与上一年数量差不多。加上库存投放到市场的冻肉 1 - 5 月总计达到 306 万吨,按照 2020 年分类消费水平来算也并不能说很高,因此进口猪肉造成猪肉价格下跌的说法依据不足。 进口数据 分类消费数据 回过头来看看 2019 年猪肉价格飞涨的原因。2019 年 8 月 3 日中国农业农村部发布消息称,辽宁省沈阳市出现生猪非洲猪瘟疫情,是中国首次出现非洲猪瘟疫情。新华社表示,从引起中国本次非洲猪瘟疫情的毒株看,部分基因序列与格鲁吉亚 2007 株和俄罗斯伊尔库茨克 201 7株的相应序列完全一致。不過根据俄罗斯联邦兽医和植物卫生监督局发布的报告,中国境内的病毒遗传序列与俄罗斯境内病毒有较大差别,更有可能是由同樣自疫區的欧盟大量进口猪肉引起的。不管源头来自哪里,反正 2019 年中国猪肉产量降至 4255.00 万吨。产量下降引发市场供应量短缺,于是猪肉价格节节上升。高昂的价格反过来影响了人们的消费习惯,数据显示 2018-2020年人均猪肉消费量由 39.8kg/人下降至 28.9kg/人,下降幅度达 27%。 至于部分人关于“政府干预”导致猪肉价格暴涨暴跌的看法是否有道理呢? 2013 年底开始的一波猪肉价格下行使得相当一部分养殖户退出市场,2014 年价格稳定下来并开始向上走。行情的转变吸引部份新投资者,也使原有的经营者增加了扩充产量的信心。但是由于环保和土地的政策调控,2014 以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禁养,业者无法顺利拿到场地,因此直到 2018 年都无法达到 2014 年的生产水平。 产量与价格关系 2019 年 9 月 9 日,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稳定生猪生产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工作的通知》。主要内容有: 扩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实施范围。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县,中央投资补助比例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 50%,最多不超过 3000 万元。此外,实施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补助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对 2020 年底前新建、改扩建种猪场、规模猪场(户),禁养区内规模养猪场(户)异地重建等给予一次性补助,中央补助比例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 30%,最低不少于 50 万元,最高不超过 500 万元。 除了补贴之外,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银保监会等多部委也纷纷出台“支持养猪事业”。比如,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生猪产业的支持。支持具备生猪活体抵押登记、流转等条件的地区按照市场化和风险可控原则,积极稳妥开展生猪活体抵押贷款试点。 其中,自然资源部发布通知也明确要求,生猪养殖用地作为设施农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生猪养殖用地空间,允许生猪养殖用地使用一般耕地,作为养殖用途不需耕地占补平衡。 以上支持养猪政策的陆续出台,使得分析师们得出如下结论“未来 3 年肯定是生猪养殖的黄金期。” 还有人对于世界养猪业未来发展趋势豪迈地放话:欧美是规模化养猪,中国是集团化养猪!三年后,中国养猪业的规模化程度、集中度将超越欧美!非瘟重构中国猪业!包括养猪业及其上下游行业!2023 年,集团化养猪二分天下! 今年年初,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1 月 18 日 10 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了当时养猪业的状况“目前市场上的生猪出栏还是不足的,2021年的产需缺口仍然存在”,而行业内普遍认同“生猪价格上涨有进一步扩大迹象”、“无论是从猪肉的缺口,还是养猪利润走势来看,本轮生猪盈利周期有望持续到 2022 年下半年。” 不过现实是残酷的,这几个月来猪肉价格的拾级而下给这些“预言家”和行业领袖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们的大话说得太早了。 政府的扶持计划有它的正面影响,但是一如历年的同类型补贴措施,表面上轰轰烈烈,确实能够造成短期效果,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周期性动荡的因素。加上当市场向好的时候,养殖户的侥幸心理影响了对市场的判断,叠加上消费者消费模式的转变,于是就出现了最近猪价跌跌不休的状况。 由于年初的时候,业者口中的“牛猪”,也就是超过 150 公斤的大猪最高能卖到 36元/公斤,一头猪的产值达到了 5400 元。业者憧憬接下来的清明、端午节期,纷纷存栏挤压市场,甚至有人购入中猪二次育肥,希望赚个满堂红。目前生猪养殖成本是这样的,自繁自养出栏成本价大约 16-17元/公斤,二次育肥出栏成本则高达 20-24/公斤。按照年初的出栏价,即便是二次育肥拉高了成本,仍然有客观的利润。可惜由于雨季来临加上气温偏高,猪场疫病风险有所增加,造成养殖户的心理压力,纷纷减库存,把手头的“牛猪”尽量推向市场。由于先前猪肉价格高昂,令消费者改变消费习惯,餐桌上猪肉的比例相对下降。即使是猪肉,同样有消费结构的变化。譬如鲜肉消费转向肉制品消费、中高温肉制品向低温肉制品倾斜。逐渐形成国内猪肉消费的一个发展方向。数据显示,冷鲜肉及深加工制品在猪肉消费总量呈缓慢增加趋势,热鲜肉的消费总量却是呈逐年下降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猪肉的销情未能恢复,于是价格无法回升。随着投放到市场的肉猪有增无减,价格自然持续低迷,使得本轮生猪价格跌破了多重“底线”,降到了12.72元/公斤左右! 其实早在 2014 年 10 月,“人民网”转发过一篇文章《养猪业迎 3 年来最重亏损年 频繁“蹦极”为哪般? 》里面有这样的内容: 近十年来,我国猪肉价格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周期,其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周而复始,形成了所谓的“猪周期”。 我国的生猪市场基本是按照 3-4 年一个周期运行。从波峰来看,近年来波峰分别出现在 2001、2004、2008 和 2011 年,呈现的波峰规律是 4、3、4、3。那么,是哪些因素加剧了“猪周期”波动? 目前生猪生产调控有一个特点,就是猪价跌了,就收储,发放养殖和防疫补贴;肉价上涨就开始投放储备肉,平抑价格。中国畜牧协会有关专家表示,这种调控对短期内平抑猪肉价格起作用,但某种程度上是干扰了生猪产业内在调整和升级转型的进程。 多位业内人士反映,有的企业为多获得养猪的扶持补贴,会在母猪或存栏生猪数字上做文章,这也会对正常的市场预期带来误判。 业者建议,“当前政府要做的,不是头疼医头,而是需要对整个养猪产业进行顶层设计,要利用生猪价格‘阵痛期’,加强食品生产、安全、环保等多方面的制度设计,倒逼产业一体化、规模化、标准化升级。” 这又过了两个周期,看来除了前面说到的“集团化”,其他方面的变革似乎并不显著。难道说二师兄又要进入到下一个轮回吗?
|